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在1999年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大理文化作为云南文化的源头,建设民族文化大州也是 新世纪大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就大理建设民族文化大洲的重要意义、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应坚持的几个原则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大理民族民间艺术为蓝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让大理民族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渠道的渗透,让幼儿"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参与和体验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形成对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理喜洲旅游小镇建设是大理旅游发挥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旅游小镇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为农村加快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新路子,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对大理市喜洲镇如何建设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小镇进行了实证阐释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洱海区域的盐井发现和开发与南诏大理文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盐在南诏和大理国的民族、地方政权形成过程中,在历代王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食盐的控制是南诏之所以能够把分散的各族各地捏拢在一起的经济和文化纽带。洱海区域的盐井文化是诠释南诏大理文化的独特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一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开放、融和、机变、自强是大理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它与当代大学的时代精神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和互融性。大理学院在20多年的办学育人历程中,将大理民族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融和自强、德化精进”的大理学院精神,并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办学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大理石悠久的开采历史、丰富多彩的大理石种类、深厚的文化渊源等方面充分论述大理石文化及对大理石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大理旅游业的蓬勃兴旺,更加促进和带动了大理石工艺品的发展和开发利用。从大理石的功用、审美两大属性阐述大理石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当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南诏大理国的藏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诏时期的"赠书习诗……传周公之礼节,习孔子之诗书";大理国时期的广求汉文典籍,促进了大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诏大理文化",同时作为大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理古代藏书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碑刻铭文是民族古籍及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载体。以苍洱地区为核心地带建立的南诏大理国曾是唐宋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王朝,其文化在宗教文化、儒学文化和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呈现了多元包容、和谐发展,体现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兼容性与和谐性。  相似文献   

11.
苍山洱海间的秀丽景色优美风光和大理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开阔了吟咏的园地,他们一经大理,诗兴辄来,留下了不少优秀诗文,其优者如郭沫若、邓拓等的游大理诗抄,但也有一些诗家名手,因为来去匆匆,往往过眼烟云,印象淡薄,因此其中一些诗词,又多数限于雪月风花,怀古念旧等出于应酬付贺之作,艺术感染力不深.四川新都人,明代的历史文化名人杨升庵谪居云南三十多年,曾多次游历和寓居大理,以其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感受和高超的艺力,对大理的山川景色、人情风物、民族习俗、历史文物、塔庙寺观等等写下了约略三、四百首诗词,是外地文人吟咏大理诗章较多的一个,由于他诗才亟富,诗艺很高,出了不少名篇名句,一些篇章几乎前无古人,后无过者,为人们吟咏引用至今,本文仅就他吟咏大理诗词的出色的艺术造诣作一简介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德化精神”是大理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重视教育。大理白族历来重视对汉文化的吸收,通过对儒、释、道等文化的兼收并蓄,立足本民族的思想,在哲学思想、礼乐伦理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建树,推动了白族文化朝着更加丰富、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使大理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这种精神对现代建构和谐社会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理白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其中白族服饰文化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入手,分析了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具有对个体美的形象的塑造、对社会关系的整合、对民族文化的建构等美育功能.并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意蕴,从而弘扬了大理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白族档案是白族世代相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特定文化空间的永久保存载体。基于民族文化的白族档案研究,是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为三个基点,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白族档案研究,在全面、深入地对云南大理凤羽白族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揭示白族档案在这一地区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提出解决民族档案资源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这一关系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主要聚居区,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从远古到近现代,白、汉、彝、回等民族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洱海地区成了云南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地之一,尤其是滇西的交通要地。大理地区新闻报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丰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数字资源的建设更加趋于民族化、区域化、特色化和多样化,使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该依托本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这一特色资源,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多途径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以实例分析和介绍大理民族文化遗产图文数字资源的建设途径和方法,以期促进各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积淀民族精髓,丰富民族网络文化信息家园。  相似文献   

18.
大理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之地,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减弱,极大地威胁着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自由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歌能最集中、最典型地折射出普通乡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及其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大理白族情歌为例,阐释情歌中的自由超越性,旨在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文化竞争力,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谐,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