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红橡、柞木、帕利印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涂饰表面分别采用4种方案进行干燥,测定了不同强度紫外线处理下地板漆膜的韧性,从最早开裂时间和裂纹率两方面对漆膜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红橡而言,宜采用第4种方案;对柞木而言,宜采用第2种方案;对帕利印茄而言,宜采用第3种方案.若3种地板采用同一种工艺方案时,宜选用第2种方案.  相似文献   

2.
苏敏涛 《广东科技》2007,(7):193-194
随着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家庭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如幼儿园等)装修后室内空气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营养盐对天津市景观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天津景观水体生态环境营养盐的污染特征、营养比例以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水期营养盐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剖析了生态系统对胁迫因子的响应机理,分析了水体内部的生物代谢过程,及总磷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与气候、换水、降雨、沉积物、人为干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天津市景观水体出水口的营养盐含量高于上游来水;无机氮、总氮、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全年变化规律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天塔湖总氮、总磷的季节变化与河道相似,可溶性磷酸盐、无机氮季节变化与河道相反,丰水期低于平水期;与2000年改造之初相比,天津景观水体存在着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健康住宅提出的环境指标要求,通过改善住宅外环境一住区环境的途径来推动住宅环境指标的实现,分析了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着重探讨了绿化对环境质量因素作用的机理,提出了住区绿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中水灌溉对植物及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水、30%二级中水、50%二级中水、100%二级中水灌溉太阳花、虞美人、丹麦草、观叶菊、长寿花等植物.对植物、土壤具体指标的测定表明:植物经不同配比二级中水灌溉长势良好,土壤中的各营养指标明显增加,重金属元素稍有累积,但没有造成污染.二级中水灌溉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施用再生水灌溉绿地时,应定期监测土壤的变化,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其环境风险进行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能源结构变化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烟型污染是重庆市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能源结构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重庆市能源结构和环境空气现状,预测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能源结构变化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测试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材料内部结构的分析,使用的精密仪器均属技术密集型产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测试实验室就迅速地发展起来。本文对测试实验室的选址、建筑布局、降噪、防振、空调、供电、稳压、屏蔽、接地等诸方面结合已建工程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文辉 《科技信息》2009,(26):87-88
美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多和湿地研究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因此通过对美国湿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历史、背景和主体进行分析总结,并研究具体案例,发现其中值得借鉴的优点,摒弃其不足之处,对我国湿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人的一生中大约有6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若室内空气的质量差,则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影响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且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金宗哲 《科技潮》2001,(8):83-83
随着北京申奥活动的成功,首都市民对环境治理水平的态度更加积极热烈。但是人们在严格治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同时,往往忽略了日常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家居小环境。目前,北京市居民室内环境污染状况已经十分严重。2001年初,北京晚报曾连续报道,由于居室内小环境污染造成居民疾病频发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市儿童医院的医生经过近半年的统计发现,在该院治疗的白血病患儿中,近90%的小患者家中近期内都进行过豪华装修。另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对分别采用现浇整体楼盖、小跨度叠合装配整体楼盖和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楼盖三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到了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楼盖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的结论,以供施工操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压型钢板-混凝土粘结成整体的组合楼板共同受力时,特定型号的压型钢板及配筋条件下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能力,依据试验现象分析,确立了简化的破坏模式.对简化破坏模式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利用虚功原理推导出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设计表达式,给出了试验采用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和压型钢板、配筋相关,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工程设计应考虑压型钢板、受力钢筋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静力特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是一种新的构造形式.结合一算例,利用 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组合空腹楼盖的三种计算模型:空间梁单元与壳单元的混合元模型、空间壳单元模型、壳单元和块体单元模型三种理论计算方法,对这三种计算模型作分析对比,得到了静荷载作用下该类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及其他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复合结构绝缘板(CSIPs)的发展代替了传统结构绝缘板(SIPs)成为新的结构楼板.但是,由于CSIPs中上部面板和芯板剥离现象的发生导致了CSIPs的承载能力较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改进的复合夹芯楼板(ICSIPs).在ICSIPs中再生骨料混凝土面板取代了CSIPs中上部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面板,再生骨料混凝土面板的采用增大了上部面板的抗压刚度,避免了上部面板和芯板剥离现象的产生;CSIPs中扩展聚苯乙烯泡沫(EPS)芯板和GFRP下部面板被保留下来,以此减轻结构的重量并作为上部混凝土面板的模板.为了掌握ICSIPs的抗弯性能,完成了3个足尺试件的抗弯实验.结果表明,ICSIPs具有稳定的承载力,其主要破坏模式是上部再生骨料混凝土面板的受压破碎导致结构失效,ICSIPs的最大节点位移是CSIPs的1/6,并且没有剥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杉木木材可与纳米SiO2通过类似生物拟态矿化的过程进行复合,其力学性能等提高的程度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结合状态.通过SEM,TEM表征杉木 - 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和EDXA等分析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多数以纳米尺度分布在木材细胞壁上,并有部分沉积在木材中的纳米空间;纳米SiO2与木材组分既有原位复合,但主要是其表面的大量不饱和残键和游离羟基与杉木组分中的羟基形成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组合楼板的主要破坏模式——纵向剪切破坏,本文发现在一种新型叠合楼板中存在的连锁咬合效应,以之作为一种新的叠合面水平抗剪机制,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通过进行6块3类不同形式预制底板叠合成的叠合楼板的单向拟静力试验,从极限承载力、滞回曲线、自复位性能等方面总结、对比了这3种叠合板的整体受力性能,验证了这种水平抗剪机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叠合板,本文提出的这种新型叠合板中存在的连锁咬合效应减少了叠合面的损伤累积,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叠合板的变形恢复性能,提高此类叠合楼板叠合层与预制底板的协同受力性能,保证叠合试件充分发挥其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石膏模-混凝土组合楼盖用磷石膏的抗压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抗压强度取值、弹性模量取值、石膏与混凝土之间两类抗剪连接件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的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且随着含水率的降低,磷石膏的强度增加幅值越来越大,大致呈对数函数关系;磷石膏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其抗压强度较高,抗压强度可取4.8MPa,且受力过程中有明显的弹性阶段,根据曲线,其弹性模量取值约550MPa;对混凝土与石膏间的两类剪力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结果表明两类连接件具有相同的抗剪强度,而B类连接件比A类连接件连接效果优越,试验数据比较稳定,最终以石膏破坏而导致构件破坏,连接件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是一种较新的组合结构形式,构件总量多,荷载分配量化有困难,设计时没有经验可依赖;因此有必要对结构中构件的重要性程度进行研究。讨论了组合空腹板架结构的构件重要性评估方法,利用结构应变能增量来衡量构件对结构整体性能贡献的大小,得到了构件重要性指标。通过24 m×18 m、四边简支的空腹板架算例,找出了结构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重要构件为短边方向中心区的肋梁。结论可作为设计阶段结构优化的依据,根据构件的重要性指标设置不同的安全储备来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钢-混凝土协同式组合空腹夹层板由于跨度较大,自重较轻,舒适度是评价其结构性能的主要指标.针对某筒中筒结构楼盖,考虑不同网格布置方式、有无隔墙和不同行走路线影响进行振动响应分析.分析表明,楼盖低阶振型表现为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在网格为正交正放,行走路线通过低阶振型中心时最大;有隔墙时空腹夹层板的自振频率和峰值加速度要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