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刘建浩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380-383
建筑属于视觉感知的艺术,从本质上讲是建筑对象内在关系及其和谐程度的表现形式。本文拟就景观建筑造型、视觉信息传达与人的心理效应间的深层联系进行一些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幼儿绘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是技能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它提高了幼儿视觉观察能力,颜色辨别能力和形状表征能力。本文从介绍幼儿绘画的含义以及发展阶段入手,在分析了幼儿视知觉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绘画促进幼儿视知觉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美术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本文立足于视觉心理的内在规律,认为素描教学的意义在于:1、培养学生视觉的敏锐反应,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力。2、培养分析、洞悉理解对象的心智思维,形成对物像特征的深刻把握,即富于心智的认识能力。3、培养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索,即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4.
海上小目标检测的视知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海上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视觉非线性的图像分割方法,同时结合最佳分割区域自动调整算法,获得海上小目标的优良分割结果,并利用目标背景间存在较强反差这一先验知识,从分割所得二值图像中确定真实目标,算法中同时考虑了对亮、暗目标的处理,因而对目标的灰度变化不敏感,大量经上小目标检测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早期视觉的可能的计算模型,把几何特征分为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认为早期视觉中感知局部几何性质和全局拓扑性质先天运动感知,先于形状感知。模型本质上虽然仍然是读物上,但已不是的传统的von Neumann的顺序计算,而是非von Neumann的平行计算,它为计算理论和拓扑性质检测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采用静态研究范式研究无意视盲的负载问题。结果发现:(1)在低负载和高负载的条件下都有无意视盲现象出现,而且二者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2)出现无意视盲的被试,其主任务完成情况不受非预期刺激的影响,而注意到非预期刺激的被试则因非预期刺激的出现,反应时延长,正确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方善用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4)
从受众视觉行为入手,研究印刷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贴广告和直邮广告)版面编排,从符合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的受众视觉行为的角度来理解版面编排,通过版面编排设计元素在空间的视觉生成,研究它们对于版面编排的影响,进而重新诠释印刷广告版面编排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视觉非线性的图像分割方法,同时结合最佳分割区域自动调整算法,获得海上小目标的优良分割结果,并利用目标背景间存在较强反差这一先验知识,从分割所得二值图像中确定真实目标.算法中同时考虑了对亮、暗目标的处理,因而对目标的灰度变化不敏感.大量海上小目标检测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审美对象存在方式的具体含义可以逻辑地表述为:“自在-自为-为我们”的“准主体”。与此相应,纯粹知觉主体则是一个“自为-自在-为对象”的“准客体”。在审美对象与知觉主体“自在-自为”的整体层面上,两者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两者之间的可逆性的辩证关系实则是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从语言关、意境关、情感美三个方面对语文课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国画经过历代的流传和画家的继承发扬,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国画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怎样使选修国画的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文从国画的形式美美、意境美、体验美的条件对国画选修课的学习进行了实际的论述。感受国画的美,就是通过画者创造出的生动形象,以及由欣赏者对国画规律的理解和作品所展示的高雅的意境美。让学生明确国画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国画欣赏的基础,而掌握国画欣赏的方法,是感受国画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Hebb学习法和侧向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知觉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汉字学习过程为例,模拟了视知觉模式从整体知觉到局部知觉的转变.知觉模式的转变源于网络权重的结构性变化,即由初始的随机分布变为块状分布,而局部的侧向相互作用是导致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指出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趣味和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猕猴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的群体活动在轮廓线检测训练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知觉训练可以降低V1神经元响应在不同试次之间的变异性,促使V1神经元对相同刺激的响应更加稳定;训练还可降低V1神经元群体中神经元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使V1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更加独立;增加了神经活动的维度,提高了神经元表征信息的容量,减少了冗余的神经活动,进而提升了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文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23-28
在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诗学体系与文学创作中,视觉元素居于重要的位置。其表现形式除引用具体的画家、画作之外,还包括:基于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小说文本中表现精妙而丰富的色彩;依托色彩创造具有视觉可信度的画面意象,扩充读者的视觉想象,并赋予画面一定的叙事功能。无论是色彩性还是画面性,其根源都在于视觉感官。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批评中呼吁将经典文学作品视觉化加以把握,更将视知觉摆到自己笔下人物生命进程的头等位置,甚至赋予它超验的意味,沟通人物的此在与"彼岸世界"。藉此,他在小说叙事中构建起一个视觉王国。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美的观点去讲解概念、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文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多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力,进而发展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