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依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法家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从早期的管仲、李悝、商鞅,直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提出以法治国的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一、缘法而治的"法"的基本特征法家治国之"法"必须具有强制性。法家非常强调"法"和"刑"  相似文献   

2.
秦晋两地都对法家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即三晋之地诞生了当时中国一批最杰出的法学理论家,创立了法家学派,而秦国即为法家理论的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变法改革在秦国的成功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相同点乃在于二者有着共同的戎狄文化背景;但三晋能够产生出卓越的法学理论家,变法改革却不能取得最后成功,秦国在变法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就,而在法学理论方面却毫无创建,其中差异即由于三晋文化中深厚的人道主义、道德观念和自由主义背景,而秦国人民的文化素养低下,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儒法至汉晋方得以合流,而早在先秦,子夏子思之学已与法家有融通之处。子夏氏之儒的行事及思想或许正是法家任法与专制理论的源泉。子思"牧民以利"更与法家功利思想如出一辙,儒简"定纷止争"譬喻的记载即是儒家子思学派与法家思想融合的印证。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竞争力,构建了"三三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模式,即从三个层面——综合层面、适应层面、实用层面,通过三个阶段——认知阶段、吸收阶段、运用阶段,在三个环节——课程设置环节、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是幸运的,不仅可以著书立说,而且很多人身居显宦,使得法家理论在现实政治中得到了比较彻底地实施。在实践中他们需要权力,需要他人的服从,需要通过不断斗争来巩固权力和改革成果。因此,与其他各家比较,法家更强调斗争性,中国虽然在战乱中获得统一,但是也导致政治斗争的残酷及伦理道德沦失的消极后果。法家思想与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顺应了人民需求,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和时代前进的方向。因此法家的历史观是"进步"的。这已是很多学者的共识。但是如果仅仅是从法家取得的"成果"去肯定它的"进步"意义,未免标准单一且过于功利。本文就从法家斗争论这个角度去重新思考法家。  相似文献   

6.
自贾谊在《过秦论》中对秦亡的原因论述后,世人一直有着"秦亡于法家"的悖论,但是从相关史籍看,秦朝在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等方面均未遵循法家的主要思想。如果非说法家有错的话,那么错就错在法家没有让秦王遵循法家的思想。秦朝的灭亡,不是一个原因的结果,而是众多因素的合力使然:直接原因是农民起义;间接原因是酷刑厉法,这里所谓的酷刑厉法不是法家的重刑思想;根本原因是秦王基于穷奢极欲而繁徭重赋,致使人民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7.
韩非、李斯是荀学的主要继承人,从他们的生存状态、求学方式、思想发展历程等方面来看,他们早在求学之前便已埋下不同的学术种子,并非在学成之后疏离荀学。韩非自幼习染三晋法家文化,接触慎到、申不害等人刑名法术之学,他将追随荀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儒家的深刻反思,并从荀卿处汲取了大量理论智慧。李斯出于生存状态、个人兴趣而有选择地继承荀学知识,关注帝王之术并对韩非学说产生兴趣,而从仕秦国的特殊经历加速了他推动法家学术的步骤,最终成为实践法家思想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金人的音乐建构及礼乐倾向是中国古代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制度及用乐实践而言,立国之初便进行大肆的文化移植,礼乐制度成熟之后则努力掩盖宋之影响并凸显民族音乐的主体地位;就金朝乐论而言,金人则更多以乐表现真情实感,重视乐之"兴",在美学层面尚"淡"求"真"。宋、金乐论思想是两个并行的体系,制度层面的沿袭并未形成理论层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土导向是本土化和专业化的整合.在5·12大地震后的都江堰市灾后社区,上海社工服务团恰当组合了"本土"和"外来",展现了本土导向的实践智慧.该个案经验在"道"的层面有其可演绎性,在逻辑和理论的层面,本土导向的内涵需要继续探索.而工作人员的"液体"角色则是本土导向实践智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法家与墨家由于立足的哲理基础不同,反映在赏罚的理论与实践上,也表现为各有特色的不同侧面。就赏罚的理论基础、赏罚的原则、赏罚的效用而言,法家重人性,墨家重神秘;法家的逻辑较为周密,墨家则显得粗疏。法家与墨家因为所需阐释的不同价值取向所然,表现出了各具特色自成一家的理路设计。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考虑服务集成商具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服务提供商进行服务质量努力的服务供应链最优策略问题.在量化企业社会责任和服务质量努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行为特征的提供商和集成商的效用函数,并以服务供应链成员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不同约束条件下最优的企业社会责任、服务质量努力以及价格等最优决策策略.通过数值仿真发现:首先,多数情形下服务供应链成员的最优效用分别与集成商对社会责任投资预算的上限和提供商对服务质量努力投资预算的上限成正比.其次,为保证效用最大化,集成商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尽可能选择质量努力较高的提供商进行协作.第三,提供商为获得最优效用,应尽量选择企业社会责任较好的集成商进行协作.但提供商不可盲目通过提高质量努力投资预算来增加企业效用.  相似文献   

13.
法家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认为法度开始于人不得为非的设定,而不是对人自觉为善的指望。法家强调力量、智慧,主张凝聚民力来发展社会生产,推崇通过功效的追求来保证人的生活;宣扬依照能力来承担具体的社会事务,担当具体的社会角色,在较强的角色意识支撑下司职尽能,而且具有强烈的规范意识;重视智慧,认为既仁且智是最高的境界。由于智慧是人能力的表现,存在个人主观随意性,所以,智慧必须在法度的轨道上运行。这就为智慧行为的实践设定了客观的标准,这些至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强调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天和、人和是道儒两家都重视的。但就它们的逻辑排列而言,道儒两家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儒家强调人和,依据社会的需要来营建社会的和谐,其具体操作就是依据血缘亲疏关系的"仁"来决定具体行为的内涵的方法,结果是对人自身和谐的忽视,造成社会与个人的分裂,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投入多而结果少;道家则从公平的"不仁"切入,不偏于个人的欲望,不偏于人际关系中的自己,不偏于人是万物关系的一部分的定位,从个人到社会他人,从内在本性到外在要求,依归自然无为的轨道,不仅强调社会的和谐在个人的和谐,个人的和谐在内心的和谐,而且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只能在他者价值的实现中才能得到保证,这既为营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打牢基础的参考,也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揭示了俭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温州的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在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全国发达地区之一。温州较早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温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历了探索试点、全面实践、进一步扩大影响和提升水平四个阶段。通过回顾这一过程,文章总结了温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指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需要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虽然都是德性伦理学,但双方的德性构建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思孟学派采用了辩证思维,认为德性是人先天本有的,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情感的基础作用,而亚里士多德采用了形式思维,认为德性是人后天训导和培养的,注重人的外在道德行为和理性的指导作用。此外,双方的伦理学与其形而上学、政治学的关系也不相同,体现了统一与基础、合一与分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杨勇兵 《长春大学学报》2014,(3):388-391,39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从主体或人的方面考察现实的自然界,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因而具有深刻的主体意蕴、实践意蕴;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历史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从更为深刻的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蕴;马克思的自然观在总体上并没有为当今时代所超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它还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廉租房法律政策既是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同时也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其价值主要在于实现社会公平。目前,我国廉租房法律政策还存在一些缺陷,诸如现有法律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也没有形成健全的廉租房法律体系。为此,必须通过针对性措施来完善我国廉租房法律政策,发挥其对房地产市场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大学生个体带来显著的非货币非市场收益。基于样本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可以通过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公共参与和心理体验共5个维度来度量;(2)样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总收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收益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适应、心理体验、人际交往、公共参与和行为规范;(3)大学生社会实践次数、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接受培训次数、单次实践时长、学校宣传力度、学校和社会支持程度以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程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总收益或其中某一维度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