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旁指代词的话语功能:旁指结构的使用语境及表达效果;旁指结构在话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境十分复杂、难以穷尽。语境对话语的产生和话语意义的理解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体现在:依赖语境可以帮助受话 者听出“言外之意”、辨析岐义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语义上不合格或不规范的句子或词语推断出正常的信息、从模糊的意义推断 出具体明确的信息、推断出与句子意义相反的信息、进行省略、自动补充语意等。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建构语境知识,辨明交际意图和寻找语境线索三个方面探索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建构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熟悉语言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和学习文化语境。辨明交际意图就是要根据言语功能判断出显性意图,进而参照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推断出隐性交际意图。寻找语境线索是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建构语境知识,辨明交际意图和寻找语境线索三个方面探索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建构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熟悉语言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和学习文化语境.辨明交际意图就是要根据言语功能判断出显性意图,进而参照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推断出隐性交际意图.寻找语境线索是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篇与语境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语篇的含义依赖于语境。文化语境是生成语篇的间接因素,一方面,文化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会间接影响语篇的意义;另一方面,文化语境又是决定结构安排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影响语篇结构的根源在于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语篇是思维方式的体现,文化语境决定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它总是与人们的言语交际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依存制约着表达一方的言语行为,并为交际对象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补充情景意义。我们平时听话离了前言后语往往不知所云;看文章离了上下文往往不明其义。波兰语言学家马里诺斯基在(Malinowsk)说:“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分类各有不同,但对语言语境的看法是一致的。它指的是语言活动中能影响和制约语义的语内因素,如词、短语、句子、章节、语篇等语言构成成份。 语用学研究表明,语境在交际中主要有两大功能:解释功能和过滤功能。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是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一句话的意义,即实际传递的信息,往往与句子本身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有  相似文献   

7.
王禹奇  林淑华 《科技信息》2009,(33):245-245,251
语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依据,因此,在语境中理解原文,在语境中揣摸作者的思想和感悟,译者才有可能排除各种可能产生歧义及存在的模糊,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采,译出好的译文。本文从语境功能出发,剖析语境因素与翻译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语境因素在成功的翻译实践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林茹 《科技信息》2012,(7):415-416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应了语言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应建立在人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很关注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的理解有过不同的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视角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具有解释和制约作用,对于隐喻意义的推导和意义的筛选过程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境与翻译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依据。翻译中对上下文及更广泛的语言环境所确定的语境意义的研究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本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探讨了语境困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认为语境研究是正确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就指示和回指进行了对比,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提出了建设性的标准。指示的基本特征包括文外照应、自我中心以及带有话语者意图;而回指的基本特征是文内照应、没有语境中心和话语者意图。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将是否舍有隐含意义作为区分指示和回指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1.
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级英语语篇教学的功能语言学模式。以人际元功能理论为指导,以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第六册第一单元Text I为例,分析该语篇对话部分的形式结构特征如何反映交际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从语篇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阐释。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深层解读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同时进一步说明SFL理论用于解释语言事实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语境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境,将语境定义为“一种心理结构体”,即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这是一种更科学的动态语境观。话语意义与认知语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认知语境对话语意义有解释和制约作用,相同的语言形式,由于认知语境的不同,话语意义不一样;另一方面,话语意义对认知语境具有不可分割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文化语境的因素对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文化意象。思维差异、习惯表达、历史与信仰、地域文化及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等六个方面论述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以期引起学界对文化语境在翻译中作用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它贯穿语言运用活动的全过程,是语言运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境,目前语文教学界已有一些论述.但这些研宽大都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语文课的语境是异常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堂内语境;二、课文内语境;三、作者语境;四、读者语境;五、词语语境。  相似文献   

15.
言外之意     
林景英 《科技信息》2007,(21):170-171
言外之意是一种从句子的意义中推断出来的实际话语的含义。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往往故意违背合作原则或是遵循礼貌原则,从而导致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人们可以悟出句子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主要具有风趣幽默和巧妙讽刺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郑秀梅 《科技信息》2010,(19):22-22,163
语境化是指交际双方通过经验和推理,将语境内在化或认知化,使语境内的新、旧信息互相作用以增强或减弱话语的意义,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在此过程中,交际者必须顺应语境关系,选择与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顺应的语言及结构,才能实现交际的成功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肖锐 《科技信息》2009,(32):140-140
系统功能语法对阅读的看法不同于认知心理学,它认为语篇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抛开社会文化因素,读者不可能对所读的材料有真实全貌的理解。本文从社会文化和语言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语境和语篇对阅读教学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有关部首字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部首字;2.从词概念的角度解释部首字;3.从字形结构方面解释部首字;4.从事理的角度解释部首字;5.从词义的功能角度解释部首字;6.从词所表示的事物隶属关系角度解释部首字;7.从词汇所描摩事物的状态角度解释部首字;8.从词义的差异角度解释部首字;9.从方言的角度解释部首字。《说文》对部首字的解释,对我们今天的辞书撰写,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对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的阐述和理解,指出社交语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基础,直接影响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是确保成功交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解释了语言意义和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其明示—推理模式认为语用推理实质上是填补语义表征和语境之间信息空白的过程;是加工处理新旧信息和关联信息得出会话含意的过程。文章从隐含前提补足的角度探讨了关联推理模式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