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繁殖期社鼠攻击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配对实验,对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繁殖期的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期内雌雄动物均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同性个体间雄性动物的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同性个体间雌性动物的攻击水平和异性个体间雄性动物的攻击水平;同性个体间雌性动物的攻击水平和异性个体间雌性动物的攻击水平没有差异,但两者均高于异性个体间雄性动物的攻击水平;雄性动物和雌雌组中雌性动物的攻击行为均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减弱;雌雄组中雌性动物的攻击行为在各时间段的差异不大.表明社鼠在配偶选择中雌雄动物均具有主动性,攻击行为是自然种群内存在多种婚配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针对雌性剑尾鱼对雄性剑尾鱼尾剑长度与营养状况偏好的问题,设计了本试验,配偶选择试验采用析因设计法,考虑尾剑长度(长尾剑和短尾剑)和营养状况(饥饿14 d和正常饲喂)两个因素时雌鱼的配偶选择标准,采用行为选择箱记录试验鱼的偏好时间和交流行为等.研究结果显示:雌性剑尾鱼在面对营养状况一致的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剑雄性;而面对尾剑长度一致的雄性时,则倾向于选择饥饿处理的雄性;当面对长尾饥饿雄性与短尾正常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饥饿雄性作为配偶;但对短尾饥饿雄性和长尾正常雄性无明显偏好.饥饿增加了雄鱼与雌鱼的交流时间与交流次数,降低了雄鱼的运动速度以及胸鳍、尾鳍的摆动频率.雌性剑尾鱼偏好于长尾剑、饥饿处理的个体作为配偶.饥饿并没有增加雄鱼的活动性.雌鱼对饥饿雄鱼的偏好可能与饥饿使其表现出更强烈的交配偏好有关.  相似文献   

4.
许鹏  李言阔  缪涛  黄燕 《江西科学》2015,33(3):324-329
2005-2006年,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野生川金丝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移动和休息构成了川金丝猴日活动的主体。川金丝猴用于移动和取食的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76.5%,其次是休息行为占14.4%,理毛行为占6.4%,玩耍行为1.3%,警戒行为1.1%。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花费在各种行为的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行为和交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休息和理毛行为显著增多;而移动行为、玩耍行为和警戒行为显著减少。每天上午和下午,川金丝猴分别有一个取食高峰。夏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8:00-9:00与16:00-18:00;冬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9:00-10:00与16:00-18:00。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昼间均有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夏季在13:00-14:00时间段,冬季在11:00-13:00时间段。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群昼间均有2个明显的移动行为发生高峰,夏季在9:00-11:00和15:00-16:00时间段,冬季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移动高峰期川金丝猴群在取食点之间进行长距离的群体迁移。冬季理毛行为高峰发生在11:00-12:00与17:00-18:00时间段。夏季理毛行为的高峰发生在下午14:00-15:00与16:00-18: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5.
笼养松鼠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对笼养条件下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进行观察,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相关行为数据,以探讨影响其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因素,为松鼠猴的科学饲养繁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松鼠猴一天的活动时间分配中,45.74%的时间用于移动、18.77%用于休息、15.93%用于觅食、9.17%用于晒太阳和9.12%用于玩耍。在3个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中,青少年组的移动和玩耍时间明显高于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成年雌性的觅食时间高于成年雄性和青少年个体;晒太阳在3个性别年龄组中没有差异。在日活动节律中,上午和下午分别出现2个移动和觅食高峰,中午出现休息高峰的同时出现一次觅食小高峰。  相似文献   

6.
笼养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笼养条件下黑叶猴(Presbytis franclisi)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中,幼年组的运动时间明显高于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成年雌性的觅食时间高于成年雄性和幼体,在理毛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中,成雄用于自我梳理的时间显著多于给雌性个体理毛的时间,雌(1)接受雌(2)的理毛时间明显多于给雌(2)的理毛时间.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存在季节性变化,表现为从夏季到冬季,室内休息时间减少,运动、觅食、室外休息时间增加,晒太阳时间从无到有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但也影响了非人灵长类的日常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为探究投食对川金丝猴日常活动的影响,2017年7月~2018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基地投食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为两个取食高峰期,且在中午14:00~16:00为较长的休息期.取食、移动和休息行为构成了川金丝猴昼间活动的主体(81.99%),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行为55.45%、取食行为13.34%、移动行为13.20%、理毛行为8.33%和其他行为9.68%.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性别-年龄组在生长发育、繁殖投入等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生存适应.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生境中白鹇的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及集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hm~2森林大样地及其周边地区布设35台红外相机,在12 427个相机工作日中共获得白鹇有效照片495张(组),独立有效照片381张(组)。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日行为频次比例和月行为频次比例来分析白鹇的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同时统计白鹇的集群情况,结果表明:(1)白鹇每日有4个活动高峰期,且雌性白鹇的活动高峰期比雄性早1~2 h;(2)白鹇的主要行为是移动和觅食,分别占总行为频次的51.33%和37.20%,其余4种行为分别为警戒6.29%、对抗2.10%、休息1.68%、梳理1.40%,雌雄白鹇间在移动(t=2.266,df=28,P=0.038)和警戒(Z=-2.270,N=30,P=0.023)这2种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仅雄性白鹇在旱季的觅食行为比例显著高于雨季(t=0.252,df=13,P=0.026),而其他行为频次比例无显著的季节性差异;(4)白鹇集群群体的个体数量为2~6只,其中2~3只比例最大,占95.06%;(5)白鹇有雌性集群、雄性集群及混合集群3种方式,在雨季以单性集群(尤其是雌性集群)为主,而在旱季则以混合集群为主,存在显著差异(SymbolcA@~2=6.984,df=1,P=0.008)。白鹇表现出来的活动节律、时间分配以及集群行为是对喀斯特石山栖息地的一种行为适应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长期口服混合稀土常乐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将120只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2、5、20 mg/kg 3个剂量的给药组,连续以灌胃方式给药90 d,第91 d取血清,测试肌酐(碱性苦味酸法测试)、尿素氮(尿素酶电导法测试)、尿酸(终点法测试)和钙(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用SPSS10.0软件对肌酐、尿素氮、尿素、钙的含量和尿素氮/肌酐比值进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尿素含量:雌、雄两性大鼠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尿素氮含量:雄性大鼠,2 mg/kg组的含量比对照组极显著增多,而20 mg/kg组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雌性大鼠,5 mg/kg和20 mg/kg组均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2 mg/kg组雌性大鼠比雄性大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肌酐含量:雌性大鼠和雄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钙含量:雄性大鼠各剂量组均比对照组极显著增多(P<0.01),雌性大鼠2 mg/kg组比对照组含量显著性增多(P<0.05).⑤BUN/CRE比值:雌、雄性大鼠在5 mg/kg和20 mg/kg组均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2 mg/kg组的雌性大鼠比同剂量组的雄性大鼠极显著性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0.
倭蜂猴为夜行性灵长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其夜间活动规律尚未见报道。以连续记录法对5只笼养雄性倭蜂猴夜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为减少人为干扰,采用监控摄像记录动物夜间的活动,时间为每日19:00至次日7:00。结果显示:在夜间的12h中,倭蜂猴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达(5.85±0.25)h,其次是移动((4.17±0.16)h)、摄食((0.94±0.10)h)和其他行为((0.45±0.04)h),用于理毛的时间最少((0.40±0.02)h);不同倭蜂猴个体间除理毛以外,休息、移动、摄食和其他行为所消耗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研究对象摄食行为主要集中在每日19:00至21:00;移动行为则主要集中于3:00至4:00之间。倭蜂猴每天的夜间活动中,前2h为摄食高峰,这与大多数昼行性灵长类动物白日活动开始先摄食后进行其他活动的节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3.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7.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设施工程技术》CAI课件的制作方法 ,阐释了该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