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志栋 《科技信息》2009,(21):I0157-I0158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全面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目标、作用和内容,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这种体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评测方法,进而探索一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高职院校应在校企融合模式下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双师教师团队、打造创新创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文结合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设计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尤为重视,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密集出台了职业教育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大多数学者对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培养等领域研究得很多,但是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研究却很少。如何将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高等职业教育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职创业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要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经验,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商玮 《咸宁学院学报》2014,(1):206-207,216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素质教育,近年来在高职院校蓬勃开展。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通过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潮中,按照教育质量工程对复合型信息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个性化教育观念,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大学本科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大大提高了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背景下,中高职贯通专业建设围绕国际品牌汽车后市场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品牌汽车培训的有机衔接,开发基于现代品牌汽车企业岗位工作过程整体设计的中高职贯通专业课程体系;扩建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目标,促进合作育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专业培养理念、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问题都需要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经验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以专业培养方向为目标,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创业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由传统手工业者具备的价值取向,扩展至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敬业奉献精神、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价值观培育相契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要求相切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要求相一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包括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5,(5):96-98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正将传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旨在培养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特定职业技能为一身的人才,这对"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按照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会计学专业"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实施"差异化"的目标定位策略;引入会计职业岗位群素质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袁金秋  沈慧 《科技资讯》2013,(33):152-154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农业职业教育是孕育创业人才的一方沃土。实施创业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是农业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这一问题,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潍坊职业学院信息类各专业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坚持产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发展,通过优化专业结构,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集创新创业与实训一体的平台,创新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建设等方式,在信息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同时在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方面开展了不少尝试。但中高职衔接教育还处在初期阶段,还缺乏区域性的科学有效的机制指导。为了解决"2+2+1"中高职联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生入学与专段、中职生继续培养、专科高职生培养、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构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架等在内的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为同类院校开展同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创新创业,这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度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但从目前调查重庆永川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情况来看,还在起步阶段,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也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树立"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探索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创业实战基地等方面进行物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新经济时代对创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8,(12):46-4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以来,中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开展了大量实践工作,但中高职衔接教育还处在初期阶段,未形成成科学有效的机制,加之许多学校仓促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与培养机制的对接不严密,造成了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粗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为了指导"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在内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机制,可为同类院校开展同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院创建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的建设实际,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重视创新实教育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创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新祥 《科技信息》2011,(32):84-84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主要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及创业能力等方面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规律,构建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