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人力资本和粮食产量的关系,有利于揭示粮食增产的规律、指导粮食生产,且有利于揭示教育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影响,从而合理规划教育投入。通过对历年的粮食作物总产量及人力资本质量的建模,分析人力资本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及其变动的规律,以期为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表3,参7。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的方法,分为3个10 a作为不同影响阶段,分别选取了10或者9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比了各阶段的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一定规模的粮食面积和从业劳动力对提高河南农业生产具有必要性。此外,亟待加大农业科技费用投入,加快河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密切关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5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0年来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迅速增加;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豆、玉米、谷子和高粱四大作物"四足鼎立"的结构模式演变为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的"玉米型"经济。分析了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图3,参10。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效率的黄淮海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黄淮海地区1999—2005年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对效率无效,至2003年粮食产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2004年和2005年粮食生产相对效率提高到有效范围,但是至2005年底黄淮海粮食生产的超效率值仍未达到1999年的粮食生产效率的状态。在影响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灌溉保证率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利于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数量的减少有利于其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6.
粮食生产的综合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量的长期波过过程既带有周期波动成分,又带有随机波动成分,因而根据周期波动分析和随机波动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来预测粮食产量是可行的,提出的综合预测模型的拟合误差比单一模型计算的误差小,预测效果比较好,是粮食产量预测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梅河口市商品粮基地1980—2007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近30a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梅河口市粮食生产的各类影响因子,结果发现粮食总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平均单产的波动。1980—1995年,在粮食总产量构成中,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变化较大,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5年以后玉米产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占了50%以上;单产的波动也较大,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玉米增幅最大,达到41.21%,其次为水稻,为39.78%,大豆为34.93%。同时通过对近30a的粮食单产量与当年4—9月的平均降雨、积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的消耗量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梅河口市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因子是4—9月份的积温、化肥的消耗量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图6,表3,参16。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原油价格波动,探讨库存信息对市场预期的冲击以及非商业交易商的头寸变化是否对原油价格及其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以及其它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原油期货的价格和波动;同时探讨原油期货收益率是否与风险相关,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否增加了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等问题. 构建了一个刻画库存信息对市场预期冲击的新指标,并试图将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纳入到模型中来度量其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揭示了市场未预期到的库存变化、非商业交易商的交易活动、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原油价格水平有显著影响;但所考察因素对原油收益率的条件方差无显著影响,条件方差存在波动聚集现象;原油期货在下跌趋势下的波动率要远大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建模方法描述了我国粮食中长期的供求状况,用因果关系图研究和分析了粮食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参数估计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模拟了个人投入、国家投入、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对粮食供求状况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粮食预测和政策仿真提供了数量依据,以期能够对我国粮食供求预测、预警和政策分析等层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准格尔旗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其粮食单产变化除受品种改良、技术革新等人为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气候波动尤其是降水波动的影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叠加模拟,建立了准格尔旗粮食单产变化的时间序列模型,并对未来几年粮食单产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粮食单产通道模式及施肥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省1949~2005年粮食单产为原始数据,引入产量通道概念分析了辽宁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1980~2005年辽宁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施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单产通道对分析单产的变化趋势辅助作用很强;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氮钾肥用量持续增加,磷肥用量有所下降,复肥用量呈大幅度增加;农用化肥施用一定程度上推动粮食单产的提高,但无法改变气候等外界条件引起的粮食单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指示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波动性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水平。以耕地单产代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从而将耕地单产的波动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以吉林省西部乾安县为例,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分析,并从土地利用结构角度出发进行了退化原因的阐释。研究表明:政策因素、综合投入和气候因素不是决定耕地单产波动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健康与耕地单产的波动性变化密切相关,是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耕地单产)波动的根本干扰源。1949-2000年间,以1982年为转折点,乾安县的生态系统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基本健康稳定阶段和生态系统退化、稳定性被破坏的阶段。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上为森林景观的大面积减少、湖沼的消退和盐碱地的大面积扩散。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13.
粮食产业是基础产业,具有弱质性,实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以我国水稻的主产区——江西省为例,应用OLS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业政策相关变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单产水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均对江西水稻生产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税收对水稻总产的贡献率为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粮食总产量指数呈负向关系,这正印证了作为价格弹性较低的现象。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政策性服务以促进稻谷增产政策建议。图4,表3,参11。  相似文献   

14.
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86~2002年福建省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福建省的粮食总产量下降非常明显,8个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著关联,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福建省粮食总产量的3个最重要的因子,这可为今后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表4,参7。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测定水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有助于了解水产品价格运行机制,并可以作为进一步预测的理论基础。以水产品年度零售价格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变异率指标与谐波分析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出发对1978~2000年间其波动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样本期内,我国水产品零售价格波动可以划分为3个完整周期和1个不完整周期,其平均周期长度为7年,属于朱格拉周期;目前,水产品价格处于一个新的周期。可以初步推定,该周期在2003年左右达到峰值。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过程涨落放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蕴涵众多涨落因素。而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远离平衡态是该系统涨落放大所必需的条件。除此之外,只有当涨落放大到临界点时,才能使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从而满足创新主体对利润最大化追求,进而实现技术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