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最小二乘的Gauss-Markov误差模型在三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中存在缺陷,而求取坐标转换参数的目的是计算非公共点在目标坐标系的坐标,因此提出了一种三维坐标转换的总体最小二乘拟合推估法。考虑了原坐标系中公共点坐标和非公共点坐标的相关性以及非公共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误差对模型的影响,对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和计算非公共点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进行联合处理,推导出三维坐标转换的总体最小二乘拟合推估模型和求解方法。算例表明,利用新方法计算结果相比其他2种方法更加精确,均方根误差降低至0.077 3,相对百分误差降低至1.54%,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中系数矩阵既含有随机元素又含有非随机元素的特点,把三维坐标转换模型转换成非线性Partial EIV模型,最后线性化成类似于最小二乘间接平差形式,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转换参数,并推导精度评定公式。最后,通过算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artial EIV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正确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将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的解算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可有效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以清远市为例,介绍了对整个清远市采用基于平面二维7参数模型和平面二维4参数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并比较这2种方法对转换后的数据精度研究,讨论清远市西安80坐标系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之间的坐标转换模型的选择~([1])。研究表明,对市一级较大范围的区域,采用平面二维7参数模型比平面二维4参数模型的精度更高,更合适。  相似文献   

5.
将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的解算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可有效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监测地下煤炭开采对某矿工业广场内主、副井筒的影响,布设了由10个点构成的GPS基准网,从而为由54个监测点构成的井筒监测网提供在矿区坐标系统下的变形分析基准;在求解坐标转换参数时,为克服转换基准点中存在的位移对求参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抗差估计理论求参的模型及数据处理流程,并建立转换后GPS网的质量评价模型。根据对GPS基准网的处理结果,采用抗差估计求参,有利于保留GPS技术高精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自主完成QHCORS CGCS2000坐标框架的维护,文中利用IGS站为外部控制点,得到QHCORS ITRF2008框架下2017.0历元的坐标,在布尔莎模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转换得到QHCORS基准站CGCS2000坐标。通过验证等得到以下结果:坐标转换参数的中误差都小于2.0 cm,精度检核为内外符合精度都小于1.5 cm,pivot平台测试、系统运行正常未报警,实地坐标稳定性监测所得坐标精度在QHCORS精度设计要求内。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不依靠国家测绘局求解省级CORS网CGCS2000坐标的情况下实现QHCORS CGCS2000坐标框架的维持。  相似文献   

8.
结合福州城市坐标系统转换的实际问题,探讨适合城市地方平面坐标系到1980西安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推导给出了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公式,并对求解的转换参数进行验算和精度评估.设计开发了组件式坐标转换软件.  相似文献   

9.
GPS高程转换精度主要由2个方面影响,一是传统方法将求解转换参数和变换待求点的高程异常值分成2步计算,且在第2步计算时忽略了高程异常待求点的坐标误差。二是由于随机模型不准确的原因导致GPS高程转换精度降低。为解决以上2个问题,基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采用GPS高程转换联合模型的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其进行解算。实验表明,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且能够提高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CORS/RTK/PDA在土地变更调查中调查数据与数据库底图坐标系统不一致的问题,研究了二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采用4 322个公共点精密解算了模型参数,并研制了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在线坐标转换软件.在转换模型参数及大地水准面模型保密的情况下,用户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转换并自动接收结果,从而得到与土地调查底图匹配的一致坐标.本模型大范围适用,可在省级范围内统一坐标转换参数,与现有局部四参数转换方法相比具有优势.实践表明本模型及软件使用方便,能提高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多工序制造过程误差传递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误差流理论,得到多工序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尺寸误差是由各道工序产品尺寸误差累积、耦合和传递的结果.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将误差传递过程映射到状态空间方程得到误差传递模型.利用齐次变换方法,推导出制造过程中基准误差和夹具误差的具体影响,得到误差传递模型的详细结构.以制动钳的钳体制造过程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多工序制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洛仑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现在使用的大学物理教材和传统文献一般利用线性变换和间隔不变性导出相对论时空坐标变换式,过程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笔者提出了另一种洛仑兹变换式的推导方法,从两个不同惯性参照系S和S’同时观测同一事件,再根据两个相对运动参照系的线性关系推导洛仑兹变换,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顾桥煤矿D级GPS平面基准网坐标系统转换后的质量,克服转换基准点中存在的位移对转换成果的影响,基于高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估计模型及转换后GPS网的质量评价模型。顾桥煤矿D级GPS网转换后的成果表明,高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能够实现平差系统对存在位移的转换基准点进行自动准确探测的目的,保留了GPS技术高精度的特点,为该矿区建立了可靠的测绘基准。  相似文献   

14.
柔性制造系统装卸工作站要向单元控制器发送已装夹零件定位基准的三维坐标值,供加工中心数控编程使用。该文论述了最近研制成功的FMS装卸工作站计算机显示控制系统中,小碑夹具零件定位基准值的测量计算方法和测量显示软件。该方法采用相对测量原理获得零件定位基准的三维测量坐标值,保证了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通过系统误差软补偿,排除了因温度、测量基准不重合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起始数据误差与坐标轴指向变化对于转换参数的影响 ,提出了采用固定转换参数的GPS基线向量与地面已知数据进行联合平差与转换的模型 ,探讨了采用该模型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利用这一模型处理了上海地铁M8线GPS控制网的数据 ,结果表明 :当已知点位于GPS网的一侧时 ,采用这一模型能够显著地提高GPS控制网的外符合精度 .  相似文献   

16.
多阶段制造系统中,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是所有加工工位上尺寸偏差累积、耦合与传递的结果.为了解决多阶段制造系统中缺乏系统层上尺寸偏差控制模型的问题,在定义了3个坐标系、零件模型和零件偏差的基础上,通过齐次变换方法,推导出了夹具误差、基准误差、安装误差和加工误差的累积、传递过程,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系统矩阵.该模型建立了每个工位上的零件尺寸偏差与制造过程中各种误差之间的关系,将尺寸偏差控制从设备层扩展到了系统层.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测绘和煤矿行业中经常需进行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的相互转换。以陕西某矿务局2个煤矿所测地面和井下控制导线的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成果为基础,通过数学仿真,研究了赫尔默特相似变换、仿射变换、双线性变换3种常用转换模型伴随空间范围的增大,坐标转换精度的变换规律。探索了不同模型的空间适用范围,在综合考虑转换精度和空间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该矿务局的最优转换模型,及建模控制点个数。就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常见煤矿地区,在建立2种坐标系间的平面坐标转换模型时,仿射变换模型转换精度最高,所需控制点数量较少,宜在10个以上,且分布尽可能均匀,所得转换参数的适用范围最广,能够起到减轻野外工作量和人工计算量的作用。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测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已有地形图资料的坐标系与新测地形图坐标系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的地形图进行转换.小区域的地形图一般是通过选取同名点计算四参数来进行转换,选出的同名点精度直接决定了转换成果的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同名点筛选的方法,将同名点分解成距离分析和旋转角度分析两部份,分别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可以筛选出高精度的同名点.同时,用四川某县地形图转换中选取的同名点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得出该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地筛选出高精度的同名点,从而提高地形图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顾及2套坐标误差的三维坐标变换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顾及2套坐标误差改正数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以2套坐标改正数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准则导出了转换参数的解算公式;并根据公共点的坐标改正数以及公共点与待转换点间的协方差阵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改正数并对其改正,从而求得近似无缝的坐标转换结果.试验表明:当公共点与转换点坐标相关性较大时,该方法能显著地提高坐标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