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缅甸是东南亚民族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缅甸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如何,是一个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缅甸民族的种类和数量作了科学的分析、分类和厘正,并对当代缅甸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孙广勇 《世界博览》2013,(20):20-21
缅甸有135个获官方认可的民族,而克伦族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自缅甸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政府同各少数民族之间纷争不断,缅甸政府军同克伦民族武装的冲突更是持续了60多年。  相似文献   

3.
正在1988~2010年期间,缅甸存在军人集团、民盟及其支持者、少数民族等三大政治势力。但是缅甸政治转型之后,尤其是2016年4月民盟执政以来,对于缅甸到底存在哪些有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这些力量的相互关系,我们似乎不那么清楚了。笔者在此做一梳理。首先,在当下缅甸社会中活跃的政治力量比以前明显增多。除了传统的军人集团、民盟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在野的巩发党、正在注册进程中的88年代和平与开放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正缅甸议会批准政府与民族武装签署的全国停火协议缅甸联邦议会2015年12月8日批准通过缅甸政府与八支民族武装之前签署的全国停火协议。缅甸全国停火协议于2015年10月15日在内比都签署,缅甸总统吴登盛、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以及八支民族武装组织领导人签字。根据这份全国停火协议,双方应在60天内草拟一份政治框架协议并在90天内启动政治对话。缅甸为此成立了由政府、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三方代表组成的共同和平对话  相似文献   

5.
"分而治之"政策是英国占领缅甸时期所采取的殖民统治政策,该政策在历史上给缅甸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缅甸前政府统治时期又是一个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并日益激化的时期。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与"分而治之"政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以"分而治之"政策的历史危害及造成前政府统治时期一系列政策决策失误为线索,来探讨双方的关系。指明"分而治之"政策作为旧殖民主义的产物仍是缅甸民族问题和平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缅甸国会代表院的选举已经在今年4月27日举行,民族院的选举将在5月22日举行,参加这次竞选的主要有四个党派,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是缅甸现在的执政党,1944年成立,当时是由缅甸各党派,包括共产党、社会党、爱国党、大缅甸党等共同组成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相似文献   

7.
谢念亲 《世界知识》2013,(23):26-27
今年年初,缅甸政府军与克钦邦地方武装连日激战,当时中国境内与缅方克钦族同族的景颇族群众,聚集到中缅边境的那邦镇,要求缅甸双方停火。隶属于云南盈江县的那邦镇,与缅甸境内的拉咱镇只隔了一条不到10米宽的拉咱河。可以说,拉咱与那邦就是一城两国。在当今世界上,像这样同一个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跨境民族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却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联系,民族同宗、文化同流、信仰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8.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1,(21):24-26
缅甸政府搁置水电站建设的原因比较复杂,既与缅甸国内当前紧张的民族关系、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缅政府与昂山素季正在进行的和谈有关,也有国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缅甸是中国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开发西南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纽带,是中国确保西南边境安全稳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免遭西方国家过于严厉的制裁,解决北部边境地区的民族地方武装问题,实现本国的经济繁荣,缅甸需要中国的帮助,这些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决定因素。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缅甸均衡战略的实施和缅甸对中缅特殊关系的担忧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制约因素。美国与缅甸的关系很难调和,均衡战略的影响是有限的,缅甸的疑虑将逐渐消解,从长远看,这些制约因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缅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月4日缅甸从英国统治下获得了独立。今年1月4日正是缅甸独立十周年纪念日。十年来,缅甸人民在建设自己的新生活中已取得许多成就,我们为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建设的开始与计划缅甸联邦的经济建设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英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统治不仅曾给缅甸带来沉重的灾难,而且也给缅甸遗留下来严重的恶果。早在1885年英国就侵占了缅甸。从此以后,英国控制了缅甸的经济命脉。缅甸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握在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的手中。1941年,外国在缅甸的资本达一亿一千五百万英镑,其中英国资本最多,占有五千万英镑。在殖民统治下,缅甸的民族资本只能保持很小的数量,并且得不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缅甸共有一千多家工厂,但是,缅甸人经营的只占  相似文献   

11.
傈僳族是一个横跨中缅泰印四国国境而居的跨国民族。近年来,由于以云南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傈僳族发展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各个傈僳族学会、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傈僳族群众之间的民间交流与互动。随着族内交流互动日趋频繁及民族精英的引领,傈僳族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缅甸傈僳民族发展党的成立,新族标的产生等。如何正确看待傈僳族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我们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缅甸是东盟的明日之星。历经了长期的商品贫乏,缅甸民众对物质的渴求正在大释放,人们对外来商品的好感度非常高。虽然直销才刚起步,但从泰国转进的通道已被打通,此时进入虽说有风险,但很值得一试。缅甸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多山的国家。以农业为主,天然资源丰富。人口6000多万。2005年出于战略考虑,将首都从仰光迁至内比都。2011年,缅甸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宽投资政策、改革税率及  相似文献   

13.
王军 《世界博览》2013,(3):49-51,48
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身为佛教徒的吴登盛只是缅甸军方的"傀儡",推行民主措施不过是在为民主政府"装点门面"。不可否认的是,吴登盛已经带领缅甸开始新的纪元。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深处,Kyonku村的景象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水牛在稻田中犁地,身着纱笼的妇女们抽着烟袋,拍打着飞舞的蚊子。数十年前,与缅甸军政府交战的克伦族武装就在这一带山区活动。今天,这些民族武装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村庄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离开缅甸的勃生市已将近三个月了,但访问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次我们到缅甸去是为了参加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的第三次会议。承蒙缅甸政府的盛情安排,在以昂季准将为首的缅甸代表团陪同下,我们中国代表团的全体人员在会议期间到勃生市作了一次友好访问。这次访问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当地人民热情拥护中缅友好的强烈情绪,给我们代表团每个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勃生是缅甸的第二大港(仅次于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5.
缅甸吴奈温总统应邀即将来我国访问。这是他第十一次访华。吴奈温现年六十九岁,卑谬县榜地镇人,早年在仰光大学读书时参加过反英学生运动。后来参加德钦党,随缅甸民族英雄昂山从事民族独立运动,是当时有名的“三十志士”之一。后与昂山共建缅甸独立军,被称为“缅军之父”。1949年后,长期任缅军总司令、总参谋长。1958年曾一度任看守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1960年大选后任三军总参谋长。1962年3月宣布缅甸国防军接管政权,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同年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月中旬,缅甸国内民族和解会议在内比都举行。无论是现政府总统吴登盛,还是未来执政党民盟领袖昂山素季,都对这次会议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对于自建国以来就饱受民族冲突困扰的缅甸来说,这次会议体现出各方在民心思定的大势下的某种姿态,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仍然有待观察,缅甸民族和解的道路仍将是漫长的。沿密支那-曼德勒-内比都-仰光一线一路向南,你  相似文献   

17.
缅甸境内多数的山脉与河流是中国山系和水系向南的延伸,对于两国人民与文化交流互动极为便利,从汉代一直到清代汉民族移民不断迁入缅甸。在这个背景下,桂家(GweChia)人出现于17世纪明末清初之际,形成发展于18世纪。作为中缅混血儿的桂家人,经过与缅甸人的长期互动、磨合和融合,逐渐成为缅甸民族的组成部分,而被缅甸人称为“果敢”。  相似文献   

18.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重要的一条江,它犹如一条大动脉,纵贯全缅。上游是恩梅开江与迈立开江,这两条江汇合于缅甸东北部的名城密支那以北五十公里处后,向南奔腾二千四百多公里,穿过无数崇山峻岭,浩浩荡荡地流入印度洋。沿江两岸,风景十分奇丽,上游沿江多山,蜿蜒曲折,造成江水湍泻之势。她是缅甸各民族的摇篮,多少光辉灿烂的文化从这里发源。她是缅甸的历史见证,多少叱咤风云的故事曾在这里发生。缅甸人民称伊洛瓦底江为“天惠之河”,对它十分崇敬。据传说,古时这条河是雨神“伊洛瓦底”所居住的地方,他所锺受的白象鼻子喷出了大量的水,流成  相似文献   

19.
正"缅甸在面临西方国家谴责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双重压力时,把中国看作可依赖的救星。一旦这种压力得到缓解,缅甸仍有可能回到传统的大国平衡外交轨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缅甸民间对华舆论确实在转向正面,中国在缅甸的形象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这种转变的基础仍不牢固,存在反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缅甸总理吴努应我国政府的邀请,最近前来我国访问。这是在我国总理周恩来今年六月间访问缅甸后,中缅两国关系中的又一重要事件。我们表示热烈的诚恳的欢迎。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