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流体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该课程涵盖知识点宽广且专业跨度大,使得讲授和学习的难度较大。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包括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以调动学生兴趣、加强预习以夯实前期学习基础、更新教学内容与丰富教学资源、增加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理健全考核机制以全面验收学习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流体力学中伯努利方程的教学实践为例,系统介绍了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改革实践表明,多途径整合式教学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全过程考核中,采用"学、练、验、用"多途径结合及教学资源整合的方式,尤其是自主实验和应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改革定位于新工科建设培养要求,突出...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验室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以省级精品课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为例,探索了借助虚拟实验平台建立创新性实验室的意义、方法和可行性,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创新性实验中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挖掘出了实验教学的内涵,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对进一步完善"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本文以药学专业无机化学中配位化合物的教学为例,系统展开PBL教学,以期探索出适合无机化学教学的PBL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中,针对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试验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合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特点,梳理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制定了适合机械类本科生的教学思路,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文件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旨在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出相应建议,帮助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终身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的分析,说明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考试、考察方式等改革措施,并介绍与改革思路配套的教材、教学方法,营造科学、可行的教学考试和考察机制.参考相关考试改革的经验,对半开卷考试方式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比说明了半开卷考试的特点.课程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半开卷期末考试耦合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不但可以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认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把握重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和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素。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选择和工程实际相关的实验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工程算例讲解,实现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课程,根据必做实验、选作实验及挑战性实验等三个层次实行课程考核,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讨论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旨在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该文以流体力学实验为例,通过拓展教学方法,增设研究性和自主设计创新实验,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核,建立虚拟仿真、远程实验云平台,探索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多元化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多元化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  相似文献   

11.
新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下,项目实践和自主学习成为课程的两条主要教学途径。介绍了新教学模式下装配图项目实践的目的、实践方案及实施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掌握与技能培养并重,解决问题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并重,通过精心策划的装配图项目实践,给学生遇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课程目标。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问题,提出了工业实习过程“三阶段、五步骤”的实习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思想、目的、方法,讨论了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产生的作用。通过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方面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方法很难满足当前培养高职类学生的要求,文章研究探索高等职业院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改进,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应用课程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14.
王妍玮  于惠力  王玉文 《实验室科学》2012,15(5):143-145,148
针对工学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改革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开放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及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近三年的教学成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多相流体力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该课程目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从创新授课方案、注重实际操作、优化考核方式等几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最后给出实践效果.效果表明,在《多相流体力学》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研究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教学改革背景对中职教学的要求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比较重要。在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该文主要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结合实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该次理论研究,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研究性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对课程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改革,指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所提出的针对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主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作者提出使用案例教学、仿真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上自主学习新的知识,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图示法和布尔代数的特点;然后,阐述了在布尔代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介绍了如何将简单串、并联电路图应用于布尔代数教学。该方法能清晰、完整、生动地向学生讲述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该应用。以期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所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写作能力培养一直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学英语写作往往是作业的形式,学生写得少,教师改得精。为了验证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对英语写作教学产生积极良好效果,笔者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为指导,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写作教学的探讨,发现该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改善班级内的学生交际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