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银行贷款某渔港项目是拟向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项目,根据世行环评要求,公众参与调查分两轮进行,并建立公众申诉机制。该文结合实例对世行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方法进行说明,阐述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括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详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评的规定,提出公众参与环评的步骤。探讨成功开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所需要重视并做好的环节,以及判断公众参与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制度之一,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公众参与的结果,用表达公众对项目支持程度的量化指标公众认可度和认可等级及其计算公式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实例分析的结果作了讨论,最后对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或缺,听证会是提供意见交互平台的环评公众参与方式,能够使公众自主表达对环境影响的看法、意见。通过法律、制度明确并规范环评听证会及实施程序,对有效举行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提升环保公众参与,具有前提性保障作用。本文通过参照等方式,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制度在立法状况、实施环节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识别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回顾中国环评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厦门PX项目和四川什邡事件进行再审视,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存在时点滞后、效果不佳、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参与权和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和满足、滞后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速度等5方面问题。鉴于此,文章从4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强化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外部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细则;三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决策的倒逼机制;四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北京市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认知度,包括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了解程度、参与积极性、理性情况和最关切问题等方面。对104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的认知度相对较高,超过半数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有所了解,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理性看待环评结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两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建议,以期切实提升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践,对在机场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对象、重点内容、介入时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的内容,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环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结合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践,提出了提高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白雁冰 《科技资讯》2011,(30):147-148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也是建设项目及专项规划等环境影响报告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完善措施,以期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叶兵 《科技信息》2012,(26):448-448,449
本文从环评技术服务、建设单位需提供的资料、火电厂选址应注意的问题、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措施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环保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新审核、建设单位应负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总结了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建设单位应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可  李洪艳 《科技信息》2010,(29):356-356,369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环评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认为应建立健全环评责任制和环评双向论证制度.增加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深度,加强环评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同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专业技术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尚斌 《甘肃科技》2009,25(12):45-48
分析了我国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方面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公众参与的立法状况、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公众参与的经验,对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存在一定的"邻避效应",公众关注度高。本文从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及规划和规划环评等的符合性、焚烧系统和烟气净化处置、厂区恶臭气体的处理和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及意见建议,为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和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廖满琼 《海峡科学》2006,(12):77-79
本文针对220KV户内、地上式变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点及对该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所开展的工作做浅要的论述,并对此进行总结体会,为今后同类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公众基于环境权和外部性理论有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而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的发展程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已经出台,但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度和影响还不大,有关制度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HJ/T130—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对规划环评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听证会的问题进行探讨,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分析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根据实践结果,采用规范的听证会形式可有效了解规划在环境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是行之有效的公众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开放地区工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许多经济开放地区正在兴建大量小型工业园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兼具单个建设项目环评和区域环评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这类环评工作的需要,本简单比较了单个建设项目、区域开发项目和小型工业园项目的建设特征及其环评特点.并以深圳龙华工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简述小型工业园项目环评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提出在工业园项目环评中要增加污染物总量控制、招商引资建议和污染控制合同等内容.为我国广大经济开放地区进行的工业园项目环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邻避效应引起的城市规划管理难题和邻避运动, 在北京西二旗餐厨垃圾相对集中资源化处理站案例的研究与数据调查基础上,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 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项目信息公开途径和公众参与平台, 提高了受影响群体参与邻避设施决策的程度; 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社会熟知度低、居民信任缺失、制度与标准不健全、技术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削弱了其对邻避效应所能发挥的规避作用。结合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与邻避效应的相关研究, 提出改进策略: 增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优化环评顶层设计和操作平台, 加强环评技术研究以及多方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实践看,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与不足。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公众参与环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依据。但现行规范文件依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立法滞后与审批被动、规范抽象与概念模糊、程序漏洞与责任缺失、内容冲突与衔接脱轨等。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需要运用法律适用技术消解规范不和谐,并进一步创新地方政府环评审批立法。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框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和地位,分析了政府、项目建设方、评价方、公众之间的博弈机制.博弈结果显示,政府规制行为的可信度是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项目建设方与评价方存在合谋违规的强烈动机;公众参与不足,缺乏对政府、企业、评价方的有效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