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向标     
《科技潮》2008,(9)
国家重大土地科技项目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区域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日前正式启动,项目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2.
王煜  李松兴 《科技资讯》2013,(16):135-135
"3S"技术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高新技术,传统的土壤布点和采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3S"技术的应运而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文章简介绍了"3S"技术分别在土壤布点与采样各个环节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的土壤性质由点尺度到面尺度的扩展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铁路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 《甘肃科技》2004,20(12):109-110
为确保铁路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的恢复,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与友好环境构建,提出铁路沿线沙漠、戈壁、绿洲等类型区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技术措施,为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尚雪巍 《科技资讯》2011,(28):46-47
数据质量规范体系的制定是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可靠性的基础保障,因此,需要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的研究做技术支撑,本文论述了基于遥感手段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方法,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海彬 《科技信息》2012,(27):353-353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整合调控中心城市建成区建设布局,就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倡导自下而上的途径,采取慎重而又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适度规模整治手段,进行适应性、开发性的城市整合调控,也要全面贯彻"一中心三组团"发展要求,坚持"疏解与转变并重"的目标,更要以提高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和运行效率为目标,以适度疏解,功能优化为调控方向,通过"三个疏解、三个转变"的规划手段,合理、高效地调控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存量土地资源,加强新区的开发建设,使外延扩张与内涵聚变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主中心区与副中心区相融、建成区与新区共生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由于无论任何一种资源,通常都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价格调控土地资源配置,使得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显化,土地资源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流向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由此可见,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一直是专家学者努力探索的热点课题。本文就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此落实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作者提出的“土地资源可控利用理论”的指导下,以四川省邻水县土地资源的利用为例,初步建立了土地资源可控理论应用的技术体系和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区域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对土地资源的水土流失、受到的污染状况的演化方向的预测,使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系统中得到统一,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整体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选择位于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基于自然地理情况、社会经济统计及多年土地覆被数据,在对研究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借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区域内关键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与模拟,判断各土地单元针对关键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度,据此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实施和管理的建议。研究结果对区域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9.
选择位于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基于自然地理情况、社会经济统计及多年土地覆被数据,在对研究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借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区域内关键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与模拟,判断各土地单元针对关键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度,据此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实施和管理的建议.研究结果对区域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总是推动产业革命的动力与基石,3S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为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使今天的调查工作得以采取更加科学的作业方案。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土地资源更加紧缺。开展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工作迫在眉睫,改进传统的调查方法,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势在必行。力争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高效、经济,实现我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强土地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实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省即将开展的更新调查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求阜新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利用1998年和2006年获取的两期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TM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准确地建立了土地资源利用动态数据库,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同时对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可以为阜新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并可为转型时期的阜新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工程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分析了农业工程各分支的不同贡献,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条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工程各分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分别体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水土工程保障水土资源安全;土地整理工程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实施集约化生产,不与粮争地;农村能源与环境工程减轻环境污染;农产品加工工程减少粮食损耗、种子加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工程科技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综合协同左右,其重点研究方向为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种业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工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是综合性工程,统筹实施农业工程技术,可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土地承载力为切入点,采用RS与GIS、定性与定量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Logistic增长模型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额济纳绿洲的土地资源及其安全状况,并提出了保障和提高额济纳绿洲土地资源安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也日益被重视。文章以衡阳市为研究区域,依据湖南省和衡阳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类。结果表明: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常宁市、衡东县属于第一类,生态安全状况较好;衡山县、蒸湘区、雁峰区、珠晖区、石鼓区为另一类,生态安全状况有待改善;南岳区自成一类,生态安全状况较差。据此提出相应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规划对于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空间分布有着积极作用。针对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完善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土地规划部门应该主动引导,严格管理,在保障发展中积极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合理调整发展与严格管理、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是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命题。研究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首先要梳理、介绍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关于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要总结南昌近几年以来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要重视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经济利益优先——生态利益优先"、"人类本位观——生态整体观"的思维转变;最后要构建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具体架构。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在协调用地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各主城区扩张不够合理,建设用地布局分散失衡;建设用地各主城区不足,周边县市相对宽松;城乡土地利用统筹不够,用地二元结构问题严重;处于不完整产业链低端,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三地市场存在行政分割,区域发展土地成本较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统筹规划利用土地资源的创新举措:一是编制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成立土地利用调控管理机构,制定全面协调的政策体系;三是适度向重点区域和项目倾斜,优惠政策保障建设用地供给;四是技术和制度并举,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评价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特点、内涵、目标、技术路线及总体框架,以及资源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提出以 GIS、RS、GPS 为信息数据采集手段,GIS 为平台、模型库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构成整个评价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据此对矿区资源环境安全进行动态的评价、模拟和预测,并做出调控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某矿121305工作面动力灾害频发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开采动力灾害区域预测预防体系,首先从瓦斯地质、掘进预测指标及工作面开采应力集中角度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并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危险区域位置,然后对危险区域实施预抽瓦斯与深孔注水技术,最后对该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重点防范区域实施预抽瓦斯与深孔注水技术后,煤体的残余瓦斯含量降至3 m3/t以下,煤体含水量增量达到3%以上,使危险区域的动力现象得到缓解,成功的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20.
姜唯  刘文彬 《广东科技》2012,21(5):38-40
分析了广东电网公司的信息系统支撑平台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广东电网公司设计新平台架构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出了绿色稳定可靠电网信息支撑平台,改善了已有系统的"竖井式"建设方法,不仅提高了利用率、管理水平,并降低了成本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电网信息平台的要求,也通过高可用与容灾设计,保障了信息平台的稳定、可靠。还介绍了信息支撑平台对应的规划、部署、采购、资源分配等流程,从制度流程方面保障了绿色可靠信息支撑平台的顺利实施。最是信息支撑平台建设的若干经验。实践表明,新的信息支撑平台达到了绿色、稳定可靠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