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巴甫洛夫指出,在大脑皮层抑制状态下能够形成条件反射。其后有些学者在人身上研究了催眠时期形成条件反射的特性,但这些工作中并未确定大脑皮层的时相状态。另一方面,在研究大脑抑制状态下皮层细胞工作能力水平时,仅以超限抑制的出现作为皮层细胞工作能力水平降低的标志,就难以更完全地揭露麻醉相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1.本教研室集体在最近两年内所累积的并在此综合性报告内所叙述的实验材料涉及人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方面的四个问题:(1)皮层抑制生理学;(2)分析器(耳,皮肤,内感受性分析器)生理学;(3)大脑皮层对消化器官机能的影响:(4)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血管反射和运动反射)。 2.研究调节抑制的实验基本上得到了等人早先所确定的事实,此外还获得一些补充材料。(1)无论在食物强化或皮肤刺激强化时都发生调节抑制;(2)不仅在隔音室条件下并且在动物自由活动条件下也能看到调节抑制;(3)调节抑制的发展可以相对地分为两个时期:不显露或不显著的抑制期和显著的抑制期,其时条件反射量或多或少地适应於非条件强化量;(4)调节抑制的抑制本质表现於其后作用;(5)逐渐减少非条件强化量时调节抑制的发展比较当急速减少强化量时为快:(6)急速减少强化量能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表现为时相状态的出现。 3.在皮层抑制状态下形成条件反射方面得到了某些材料。不同深度的抑制是用水合氯醛和皮肤温度刺激所得到的;按经典的唾液分泌方法测定抑制的程度。以皮肤电刺激强化新的反射。指出了在麻醉相和抑制相中形成运动条件反射的可能性,但是它们的发生和巩固速度比较在清醒状态下为慢,并且消失得很快。在麻醉相中形成了胃的内感受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1.用五只狗研究了当建立条件反射时胃腺活动的改变。结果表明,当建立第一个人工条件反射时,在所有的狗身上都看到了反射时相胃液分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第一个条件反射巩固后,胃液分泌逐渐恢复。以后再建立其它条件反射时,胃液分泌的变化不大。 2.用两只狗进行了阴性条件反射与阳性条件反射的冲突,引起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一只狗的胃腺活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胃液分泌过程及对食物性质的依赖关系发生破坏。另一只狗的胃腺活动的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与皮层活动紊乱的程度有关。 3.用两只狗进行了食物反射与防御反射冲突,在一只狗得到胃液分泌的改变,最初分泌增加,以后逐渐减少。而另一只狗的改变不大。 4.在中等剂量(0.3克)咖啡硷作用下,一只狗的皮层兴奋过程加强,反射时相胃液分泌增多。而另一只狗在同样条件下皮层活动的改变不稳定,胃液分泌的改变也不明显。在大剂量(0.5克)咖啡硷作用下,两只狗的胃液分泌皆减少。一只狗的皮层兴奋过程降低,而另一只狗的变化不稳定。 5.在中等剂量(2克)溴化钠作用下,两只狗的皮层抑制过程均有加强,反射时相胃液分泌下降。在大剂量(3克)溴化钠作用下,皮层抑制过程加深,反射时相胃液分泌显著减少。 6.上述结果表明胃腺活动的改变与大脑皮层机能状态有密切联系,当皮层机  相似文献   

4.
实验证明,处于诱导睡眠和催眠状态的狗能够形成条件反射;而且在大脑的局部抑制区中,仍能实现暂时联系的接通。根据形成这种条件反射所需要的条件及反射的特性,我们推论在自然睡眠时亦能形成条件反射。本实验所得的结果初步证实这个推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超限抑制对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保护皮层细胞,使其避免由于过度的兴奋而遭到耗损。 在动物身上引起超限抑制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四种:1)采用特别强的刺激;2)逐渐增加条件刺激的物理强度;3)由两个强刺激组成复合条件刺激;4)用饥饿或化学药物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一般认为,在超强刺激作用下超限抑制表现的程度可以作为皮层细胞工作能力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演奏的本质是条件反射.它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紧张现象,使演奏动作僵硬,不协调.心理学认为:“这种紧张现象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斗争的表现.”我们的演奏器官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种种演奏技能动作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皮层的许多部位在刺激作用下能引起人体发生某种感觉或运动.在刺激的时候,发生反映的神经细胞处于工作状态,其余则处于安态静状,生理学上称前者为兴奋,后者为抑制,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蓝斑对马桑内酯诱发大鼠大脑皮层痫样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皮层应用马桑内酯的方法致痫大鼠 ,观察电刺激蓝斑对皮层脑电图痫样波频率、振幅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刺激蓝斑明显抑制马桑内酯诱发的痫样放电活动 ,侧脑室注射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可明显抑制电刺激蓝斑的效应 ,注射 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对电刺激蓝斑的效应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结合初级视皮层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模拟初级皮层的轮廓感知功能,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人类视觉感知机制的轮廓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局部能量建立复杂细胞响应模型;然后,结合初级视皮层细胞排列特性构建图像信息与皮层细胞的映射关系,通过模拟神经元间的水平连接机制,实现对图像轮廓信息的增强和背景信息的抑制,建立了以初级视皮层风车状结构为基础的轮廓感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持目标轮廓完整性的同时,对背景信息的抑制效果更为有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图像背景纹理进行抑制和对目标轮廓进行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轮廓过度检测与欠检测的平衡,检测出的目标轮廓位置也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9.
0 前言众所周知,任何运动技术动作和技能的形成都是一个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掌握和学习各项技术动作时,必然受到条件反射建立的规律和条件所制约。建立条件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大脑必须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在形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可以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类大脑皮层对飞机飞越噪声的表达机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选择25例正常健康受试者,观察在飞机飞越噪声刺激时大脑功能区的激活情况,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及脑功能区定位,结果表明:25例受试者在飞机飞越噪声刺激时大脑显著激活了视觉联合皮层、前额叶皮层、初级运动皮层以及与认知记忆相关的脑区等.飞机飞越噪声刺激下,大脑皮层听觉区域不仅参与了听觉处理,可能还涉及消极情绪、认知、注意、记忆等区域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大脑皮层是由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的超级神经网络,网络中的各种神经环路是实现大脑认知活动的功能模块。皮层网络主要由兴奋性锥体细胞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介导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间的平衡是大脑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当平衡被打破时会导致皮层网络活动异常以及脑疾病的发生,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因此,研究大脑皮层中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机制对了解正常脑功能的神经基础和  相似文献   

12.
引用一种“信息传输”理论来研究不同生理状态时的脑电时间序列,比较了正常人和在急性缺氧条件下、睡眠条件下及局灶性癫痫病患者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发现在各种情况下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有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急性缺氧时,人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量各导联均较正常人高;当深睡时,各导联的信息传输量均较正常人低;局灶性癫痫病人痫性导联与其他导联间的皮层信息传输量有明显增加,而非痫性导联信息传输量 对降低,用脑皮层信息传输量来分析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方法,可能为研究和理解大脑的活动机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针麻原理研究中,探讨针刺穴位对大脑皮层机能状态的影响,多采用诱发电位方法。然而,这类方法所得的结果,只能看作是针感信号和疼痛刺激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部位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大脑皮层本身是否受到针刺的影响,尚缺乏直接证明。大脑皮层直接电反应(Direct Cortical Response简称DCR)是直接刺激皮层表面,在近旁引导出的电反应。一般认为,DCR反映皮层神经元的机能活动。本工作以DCR为指标,研究针刺穴位对皮层机能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食物分泌条件反射方法,研究了两只狗的抑制过程在小肠内感受性分析器皮层部分的运动。 内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基本上和外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相同,有扩散和集中的时相,并且扩散快而集中慢。内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经常伴有正诱导的出现,因而使抑制过程的运动发生或多或少的波动。内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也和抑制过程的强度有密切关系,较强的抑制过程有集中的趋势,更强的抑制过程则又趋向扩散而不易集中。 内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常常呈现明显的扩散——集中波,以波状的形式从抑制点出发向外扩散,然后又集中回来,有时还可以看到两个这种的扩散——集中波和更不规则的波动。这可能是内感受性抑制过程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条件免疫反应哮喘的可能发病相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条件反射刺激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后1h时豚鼠的海马结构,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条件反射组的诱发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动物均有C-FOS表达,而非条件刺激组均无表达。结论 提示在脑内某些机制与条件反射建立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注意力因素对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的影响,5名健康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两种任务。在任务1时,受试者通过右手食指、拇指对捏维持2N的恒定力;在任务2时,为了分散受试者右手运动控制的注意力,除需完成任务1中右手动作外,还要通过左手食指外展保持一个大小随机的恒定力。实验过程中同步采集受试者脑电和肌电信号,并将皮层-肌肉耦合,即将脑电与肌电信号的频域相干作为表征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强弱的指标。结果显示,任务2与任务1相比,所有受试者其右手肌电信号与左侧大脑脑电信号的皮层-肌肉耦合强度显著降低。此结果表明,注意力可影响大脑皮层与肌肉的交互作用,且注意力越集中,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越强。这一结论对于是否将注意力因素引入到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皮民桑内酯的方法致痫大鼠,观察电刺激蓝斑对皮层脑电图痫样波频率、振幅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蓝斑明显抑制马桑内酯诱发的痫样放电活动,侧脑室注射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可明显抑制电刺激蓝斑的效应,注射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对电刺激蓝斑的效应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抑制问题是现代神经生理学中最基本而重要的问题之一。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曾广泛地研究了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证明阳性条件刺激当不给予强化处理时即将引起抑制的发展,进而又发现在给予强化处理的场合,大脑皮层细胞也会或快或慢地陷入抑制  相似文献   

19.
在两只狗身上确定了三种化学刺激物:大白菜汁、5%蛋白胨和5%乙醇直接注入大胃时引起小胃的分泌活动。结果表明,5%乙醇的促泌作用最强,5%蛋白胨次之,而大白菜汁只有微弱的促泌作用。用食物性和御性反射进行“冲突”后,胃液分泌量显著升高,酸度和消化力亦有变化。条件反射系统建立过程中,胃液分泌量亦升高,由此可见,化学时相的胃液分泌对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有相当大的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20.
犯罪心理生理的记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生理的记录技术,是犯罪记忆检测技术的构成成分。这一技术包括皮层下结构控制的生理活动的记录技术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的记录技术。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的记录技术分大脑电流记录技术和皮层血流记录技术两类。大脑电流记录技术主要是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和脑磁图(MEG)技术;皮层血流记录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和机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