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法史认识普法的意义是一种对法律、法治及其发展的特殊认知方法,这种认知方法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建构一些理性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多层次认识普法的意义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知晓法律规则,为行为提供指南只是普法的最初意义;形成理性认知,培植法律理念是普法的深层次意义;确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正义则是普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立法在逐步完善,但农村的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法律服务都很薄弱,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整个农村的法治环境不好。要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关键是要深入农村的普法,要深入农村普法必须有法可依,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带头守法,要在农村形成多渠道、全社会参与普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教育面临着农民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环保宣传和环境法制不够;农村环保重视不够;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等形势,十分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弥补当前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根本需要。以“两型”建设为视角,为优化农村环境教育,可采取如下举措: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教育形式;创新环保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科学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法律社会化是法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亦是国家法律运行的最高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五次“普法”运动力图推进法律社会化的进程,然基于其仅限法律条文层面的社会化,而致该法律社会化路径的选择具有先天的不足。因此,确立民众现代的法治理念,并加大对其法律信仰的启蒙与教育,才是中国语境下法律社会化实现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苏贺霞 《科技信息》2010,(29):I0408-I0409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权利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以政代法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弱化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经济滞后了农民法律意识及农民利益诉求失败损害了农民法律意识。当前时期.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快农村法治文明进程,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法律成为农村农民生活的内在需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普法活动,三是完善农村立法,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高承杰 《科技信息》2007,(32):17-17,9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与迫切需要。培养当代新型农民的标准与目标是具有新观念、具备新本领、具有新素质。培养新农民重在推进农村教育,建设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经济,引进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严重滞后于时代,组织创新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这是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实璁和保护自身利益和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必需在改造与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既有传统组织资源的同时,培育与发展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更新当前的农村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对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法律实施及经济建设等颇具战略意义,但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却不容乐观。法外行政、普法畸形、执法粗暴、司法腐败以及农民自身畏法厌诉心理等是制约中国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制约机制、注重风俗习惯、加强农村立法等是培育农民“法律至上”意识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理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反腐实践的理性选择。如何依法治理腐败?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制度;第二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第三要依法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相似文献   

11.
刘丹  张洁  李玉红  许浪  晏丹  孙远昌 《科技咨询导报》2013,(31):207-207,209
结合当今伤医、杀医频发的社会现状,分析了医疗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从医学生的教育着手,提出通过加强对学法意义的认识,完善培养方案,改革授课方式,增加普法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对医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防患非医疗过错类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农民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但长期以来,农民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农民教育功能缺失,以致其应有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进一步探讨农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深化对农民教育功能的认识,提出相应的矫正农民教育功能缺失之策略,对促进农民教育回9-J正确轨道,发挥农民教育的认识、经济、政治、文化及教育普及功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楼农民的空间再造是一种谋求生活福利的行动。从传统农村院落到现代楼阁空间的转变,导致农民部分传统生活习惯难以延续,从而引发了上楼农民空间再造现象。上楼农民花园种菜、车库改房、小区晒粮以及自建田间房等空间再造行为背后蕴含着黜衣缩食的理性现实主义生活逻辑、怀念与留恋传统生活习惯的情感逻辑和“私”的传统价值理念的乡土逻辑。鉴于此,不应对上楼农民空间再造的不合规或不合法行为采取简单粗暴的强拆。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农民的振兴和现代化,回归和强调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立一种积极行动者逻辑,唤醒农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动性,是开展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文人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实践形式,既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人画的扬弃。新文人画在创作题材、表现技法和审美旨趣三个方面展开了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通过对新文人画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的认识,可以加深我们对新文人画的理解与体认。 中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韩少功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其中《女女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且这篇小说对其思想的全面展开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小说中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法国思想家福柯对于现代理性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从文本出发,以城市和农村两个空间作为切入点,结合福柯的理论,分析《女女女》中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曾蕾 《科技信息》2009,(28):I0078-I0079,I008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是联系一体的,从而很容易提出以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来实现农民富裕。农村问题的实质在于人均资源不足。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这种转移包括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解决好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来实现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是第一位认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因为对理性的信仰,他对现代性保持着一种乐观。虽然之后的现代性研究者们很难保持这种乐观,但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却开启了哲学与现代性的关联,哲学走向了与其传统分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政治冷漠是农民政治参与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对我同农民政治冷漠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纵向考察.分析当代农民政治冷漠存村民自治、公民社会、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消极效应,探寻政治文化、经济水平、教育状况、制度缺陷等因素,在农民政治冷漠问题形成中的作用.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民教育、完善参与制度、创新参与形式、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寻求消解农民政治冷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理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反腐实践的理性选择。如何依法治理腐败?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制度;第二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第三要依法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任丽军  缪连荣 《科技资讯》2012,(25):177-178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式,其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也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财产权利。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当代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分析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来探讨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过程中权属的认定,为其土地登记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