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科技》2009,36(4):75-75
本项目所研制的以高能加速器为辊射源的大型离能工业CT系统,与一般的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存在根本的不同。系统通过X射线穿透物体前后的强度变化来反映物体内部质量厚度的差异,利用雷唐(Radon)变换和逆变换;从投影数据重建物体的断层图像,从而对大型工件的内部细节、内部缺陷分布情况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CT(Computerired Tomography)是一种用来获取物体内部某一选定平面的图象的方法,在医学界通常把CT叫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进行了多平面的扫描之后,可以构筑物体内部的三维图象。CT是使用数字计算机利用穿透物体内部的辐射量的测量值来重建一幅清晰的内部图象。当辐射穿过物体之后可把物体内部的密度信息带到物体外部来,通过测量穿过物体后的波的各种参数,并使用正确的方法反演,就可重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象。重建图象应该具备在庞大维数和空间的数学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效地使用数字计算机。此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线性迭代、最优化理论和数字化分析,并着重叙述了一种叫ART3的CT方法。通过对国际上有关CT技术的一批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和分析,阐明了CT技术应用于地球物理中的可能性、现状及其前景。作者根据CT原理编制的FORTRAN程序在DUAL68000计算机上进行了扫描成象的模拟计算,其结果与预期值取得了较好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ART3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静电学中讲,如果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该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带电的物体叫带电体。这也就是说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在静电部分演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时所用的轻小物体(如纸屑等)均属于电介质(绝缘体)。而在电介质内部电子都处于束缚状态,不象在金属导体中那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不能用静电感应来解释,必须用电介质在电场中发生的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物体的二维图像参数中得到三维重构模型,需要通过相机内部参数,建立真实物体与对应成像物体的关系模型,提出一种借助双平面镜进行三维重构的相机自动标定算法.通过两个普通平面镜获取被摄物体的5个不同角度二维图像投影,自动标定算法依赖物体的投影轮廓线计算相机内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相机自动标定算法获取轮廓和相机的参数信息,能有效地实现基于视觉外壳算法的三维重构.  相似文献   

5.
韩磊  门守强 《科技信息》2014,(3):104-105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金属无损检测技术仿真软件COMSOL当中的AC/DC模块进行介绍,目的在于介绍软件的仿真方法,即利用软件对恒定磁场条件下金属物件的无损检测进行仿真,并取得了一定的图像结果。从仿真图像可知,被检测物件无缺陷条件下,内部的磁场分布在外界磁场的方向上呈现一个规则均匀分布;当检测物体具有一定缺陷时,其内部的磁场分布会随内部缺陷发生从新分布,并且可以证明,金属物件内部的磁场与其内部的结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暑假里我的小自行车一直停在小区露天停车场,结果连续几日高温后居然爆胎了,这是什么原因? A:我们知道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对于大多数物体来说,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活动就越活跃,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约束力就相对减弱,导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大,此时物体就会有膨胀的效果;相反,当温度下降时,分子活动减弱,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物体会产生收缩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3种空气阻力模型及其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把物体视为质点及假定空气密度均匀和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条件下,给出了物体以不同速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模型,求出了物体在相应模型下的运动规律,最后讨论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并给出了速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8.
在把物体视为质点及假定空气密度均匀和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条件下 ,给出了物体以不同速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模型 ,求出了物体在相应模型下的运动规律 ,最后讨论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并给出了速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处理区域内部导热与辐射联合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程上所遇到的导热问题中,有时在导热物体的内部有一个空气隙,在对该物体的温度场作数值计算时,需要考虑导热与辐射的联合作用。本文针对这一类实际问题,采用对控制元体作积分的方法,利用界面上热流密度连续的原则,导出了界面上既有导热又有辐射时的控制体离散方程式。推导结果表明,此时离散方程的形式仍与纯导热物体的形式相同,只是界面上的辐射热流以源项的形式进入到离散方程中。于是,这种区域内部同时有导热与辐射的换热问题,仍然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求解。本文中通过一个实例,具体地说明了用迭代方法求解物体温度场的步骤。  相似文献   

10.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逐步进入到了工业应用研究阶段,根据物体内部介质的电阻率(或电导率)的不同,通过对物体表面电流、电压的施加、测量来获知物体内部电导率的分布,进而重建出反应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与传统的过程参数技术相比,具有非侵入、无辐射、成本低等许多优点。计算发现相邻激励模式电流密度过于集中,气泡出现在激励附近时,场域电流密度变化很大,提出对于泡状流气泡出现在气泡附近进行主动检测,获得的数据用于电极主动加权,加大激励电极权值和减少激励电极权值可分别对边界处成像和对中心处成像有利。  相似文献   

11.
李秀艳  卢柯 《前沿科学》2021,15(1):90-92
凝聚态物体(固体和液体)的存在形式,按照其内部原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极限形式是单晶,指从物体内部到边缘原子排列完全有序,而非晶是指物体中仅存在短程有序,长程是无序的状态. 金属通常以多晶体形式存在.多晶体结构被认为是介于完整单晶体和亚稳非晶固态之间的不稳定结构.也就是说,许多金属原子按一定规则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结合CV模型和GAC模型的方法,通过CV模型中长度项的权值调整,得到图像的两类分割.在此基础上,定义图像新的梯度,让GAC模型在新的梯度值空间搜索,从而得到物体的外部轮廓.在真实彩色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大大改善CV模型在提取目标轮廓时的过分割问题,对物体内部不进行分割,并大大减少物体外部零星的小区域,收敛到目标物体的外部闭合轮廓.  相似文献   

13.
已有关于温度场的研究多是从热传导方程出发的,且大多未考虑材料性能随温度的变化.从能量平衡的角度研究温度场,能有效考虑热对流边界条件和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还原实际情况,首先,基于能量平衡的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瞬态传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方程;其次,考虑材料性能随温度的变化,使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温度场;最后,给出算例,并通过与相应的ABAQUS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处理此类问题.研究发现:在升温环境中,是否考虑材料热工参数随温度变化不影响温度分布规律,但影响温度大小;当考虑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时,计算得到的物体内部温度高于不考虑材料性能变化时的温度;环境温度采用国际标准升温曲线时,在边界处物体内部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变化形式相同,均呈对数形式;在远离边界的物体内部,温度变化幅度随着离边界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温度变化呈指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知识再归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华 《科技信息》2010,(25):184-184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强调"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受外力是本规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括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总保持"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只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的科学家给地里正在生长的南瓜进行过压力实验:在南瓜上面加上一定重量的物体,随着南瓜越长越大,科学家也相应的在其上不断添加更重的物体,以考察南瓜的耐压极限。南瓜成熟了,科学家决定把它切开,以观察其内部构造是否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刘耀华 《科技信息》2010,(21):275-275
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应理解为物体处于要动还未动的状态,要动是因为物体受力作用,未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的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因此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去掉静摩擦力物体没有相对运动,也就表明物体没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引力透镜观察到的是暗能量,暗能量是指流体态的物质——充满空间和物体内部的爽子。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利用双底片散斑照相技术测量物体表面位移的方法。在透明模型内部待测截面涂上一层漫反射层,即可测得该截面上的位移和应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物体的二维图像得到三维重构模型,需要通过相机内部参数,建立已知物点、像点对应的关系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平面镜的相机标定算法,用两个普通平面镜取得物体5个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通过基于颜色信息和基于区域背景差的方法获取目标轮廓,用多边形动态规划算法获取轮廓的特征点以确定各个物体轮廓的对应点,最后根据特征点得到相机内部参数.多边形动态规划算法将时间复杂度从O(n3)降低到O(n2),算法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码相机图像的三维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传统三维坐标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数码相机对物体进行三维重构,达到对物体进行非接触测量的目的.采用标准图像法对数码相机内部和外部参数分别标定,与传统的相机标定相比,简化了求解的复杂性.基于同一物体的两幅图像,给出了其三维重建理论和算法.并举例说明了三维重构的具体实现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