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力学是土木工程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主要开设的力学类必修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门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经典力学的理论解析解.现代力学学科的发展状况表明,计算力学已经发展成为与理论、实验并列的力学研究三大支柱之一.计算力学已经与土木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土木工程本科教学开展计算力学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力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该文主要以高中物理力学的视角,介绍了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阐述了力学与建筑上的联系。并以力的平衡在石拱桥上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阐述了力学在此领域的发展,形成了理论力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基于课程内容知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及行业特点,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实施方式等方面着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掘了三大课程思政融入点,将国家发展历史与学科、专业历史融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力学理论融合,职业精神与力学应用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隐性植入理想信念、责任使命、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工作态度、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从《土木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以教学实践为依托阐述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张友谊 《科技信息》2012,(34):I0081-I0081
岩体力学是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多、逻辑性强、抽象、枯燥、理论上较难理解等特点。本文针对这些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改革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2)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教学进程;(3)注重实验教学,强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实验室于2005年9立项,2008年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批准为教育部点实验室,2012年9月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实验室依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城规学院的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和力学等一级学科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凝练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山地城镇规划综合技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和总结了理论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试点从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更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3—0062,CN43—1442/N)是南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核科学与核技术应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市政工程、建筑设备与环境、电气及自动化、化学与化工工艺、环境与资源开发工程、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及力学等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尤其欢迎内容新、质量高、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的论文稿件.  相似文献   

9.
前言     
我校土木工程系在积极从事教学改革的同时,努力发展科学研究,特别在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性能研究、计算分析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期土木工程专辑从一个侧面给予一定的反映。土木工程中的力学、结构和材料学科都是较为古老的学科。但是,由于生产实践的发展和推动,由于各学科之间、各单位之间及国内外的交流协作日益增多,各学科,特别是近代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与结构工程科学的渗透和结合,使传统的结构与材料学科的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并朝着下列几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多更新的工程地质问题不断出现,传统的《工程地质》教育方法、思路和内容急需要修改,以适应新形式下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材多方面的需求。论文探讨了《工程地质》课程教改的必要性,指出应从人材培养目标定位、教学重点、学时分配和课程特色上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工程地质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和培养学生自主实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力学与结构是土建类非结构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定性结构力学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概念,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定性分析、估算判断的能力为目标,具有丰富、生动的鲜明特点。如何从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出发,结合非结构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加强学生力学概念的建立与力学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文章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亚林  李端洲 《科技资讯》2014,(29):147-147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传授学生结构概念、培养学生专业分析计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但是,传统《结构力学》课程是没有实验内容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关于结构力学的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高校在尝试结构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应相应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该文就《结构力学》实验课程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相关实验课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工程力学是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结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立以及实践教学开展方案两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为下一步全面实行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郑先超 《科技信息》2013,(11):188-189
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整合与完善现有力学课程的基础上,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适应土木专业的力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以适应现有的土木工程专业对力学课程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总结,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及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从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创新意识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能力的强化等方面探索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就这些能力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思考和实践,结果表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中各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国家颁发的有关土木工程方面的文件精神,科学合理地设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达到胜任本职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抓好施工现场实践教学。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以农师为主的本科院校,其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现场实践教学上基础薄弱,分析了其存在着较多根深蒂固的问题,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个力学创新实验,实验中将学生所学的力学基础知识和现代光学测试技术结合起来,测量了超静定框架的内力、应力、位移、变形等。该实验的设计可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工程测量中的一些先进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础力学实验》是工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力学实验与学习、生产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文中分析了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高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优化力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