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的概况和体育健身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构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旅游长廊"的内涵及意义,讨论了适于甘肃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类型,进而提出了构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旅游长廊"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挖掘游客的游记文本数据,利用Ucinet软件对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结合ArcGIS进行密度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描述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结合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流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并存在过度依赖中心城市的现象,省内旅游发展集中性较强.旅游流扩散方向可归并为3条主要路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合度较高,敦煌—兰州方向游客流量明显高于其他游览路径,省内各地区旅游发展差异较大.甘肃省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呈"伞"型分布,资源丰度和密度高,但旅游发展状况和资源分布格局不对等,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3.
基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宏观背景,通过分析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遗产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中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战略。主要包括:遗产旅游品牌打造战略、境内外市场拓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点—轴—带—面"发展战略、旅游新业态培育与提升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支持保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组成、分布和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随后提出了以古“丝绸之路”为轴线,进行线状开发的总体方案,并对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闫瑜  杨清汀 《甘肃科技》2007,23(7):18-20
文章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分类,进而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整合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甘肃省黄金带的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支持其发展是最有力的保证。本文基于控制影子银行风险这一视角来研究甘肃省黄金带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通过采用久期模型加强影子银行的风险控制,规范甘肃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范发展,以此作为甘肃省黄金带金融支持研究的突破口,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更加关注甘肃省黄金带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献计献策助力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已运用多年,在合同责任单一、工程工期可控、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甘肃省基础设施底子薄欠账大,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的甘肃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交通项目也得到空前的建设高潮,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建设模式,并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成功结合。作者有幸参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交通保障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其中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上述项目建设中被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今天,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在简述丝绸之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旅游价值,并提出一系列旅游开发的建议,旨在对西北五省旅游联合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向西开放,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宏伟目标,省内的金融机构应当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在这次难得的机遇中发挥好自身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区位熵理论对甘肃省2010—2014年旅游产业相关指标集聚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纳入甘肃省旅游产业综合区位熵指标的旅游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产业综合区位熵的弹性系数远大于资本和劳动力弹性系数,说明在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应对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能动性相对比较突出.但是研究分析认为,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不是依靠内部专业化分工和组织关系形成的集聚模式,而是主要依靠资源、铁路交通、投资等外在因素耦合驱动的集聚模式,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丝绸之路旅游业如何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区域性竞争,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通过采用旅游地中心性指数对丝绸之路21个节点城市进行评价和分析,拟在丝绸之路中国段构建一个由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旅游次中心城市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立体化、网络化的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辐射带动并逐渐培育“一极、三轴、五圈、五带”总体发展格局,以期为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21,(1):29-33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2009—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旅游生态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旅游生态效率始终处于环境生产前沿,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实践者;"一带一路"整体区域旅游生态效率呈现先快速降低(2009—2010年),再快速增长(2008—2015年),后高水平波动(2015—2018年)的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份旅游生态效率整体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旅游业技术水平、旅游业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旅游生态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甘肃交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处境,明确了甘肃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对甘肃交通发展提出的要求,并针对甘肃交通发展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甘肃能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提出甘肃省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发展战略,以促使甘肃省的体育旅游产业尽快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经营,使得旅游生态环境面临困境,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问题.指出从生态保护视角认真研究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的优化与升级刻不容缓.提出实施以生态旅游为“根”、文化旅游为“魂”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类型,制定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气候资源是宜居、休闲城市重要的评价条件,旅游城市气候资源对城市旅游业具有影响显著.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业再一次被推倒历史的前沿.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14个旅游城市的气候资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认为,西宁市综合舒适度指数在0.953,居丝绸之路沿线14个旅游城市之首,属于唯一非常舒适型旅游城市,武威、张掖、兰州、酒泉属于舒适型,伊宁、银川、玉门为基本舒适型,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西安、宝鸡为不舒适型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7.
《潍坊学院学报》2015,(4):60-64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处于丝路沿线的SCO成员国跨国旅游合作成为成员国间经贸合作的极佳切入点。文章着重从旅游合作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文化、旅游市场、政治基础、政策导向、经贸合作等六个方面分析SCO成员国跨国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同时从利益冲突、政治互信、基础设施、签证、语言和安全六个方面阐述SCO跨国旅游合作的障碍性,并结合具体分析给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SCO框架下跨国旅游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8.
旅游目的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旅游开发战略直接影响地域经济发展,"一路一带"经济背景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997-2011年入境游客量和外汇收入为原始数据,构建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模型预测的2012年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并利用该模型对宁夏2013—2020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结合旅游目的地现状,提出宁夏入境旅游借申遗成功之"鲶鱼"推跨国旅游精品,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鲶鱼效应";以规划引领旅游发展,通过整合挖掘盘活宁夏"羡余"旅游资源;跨界促成"第六产业"谋求"全域旅游"等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大部分市州为节点城市,文章选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11个节点城市,基于功能定位理论,通过对城市流强度和城市中心职能指数的计算分析,探讨了各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旨在对甘肃省城市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旅游生态安全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展旅游生态安全研究有利于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运用熵权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旅游生态安全得到改善和提升,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6年的0.408 2上升至2017年的0.602 1,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上升为较安全;从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的主导因子进行探测,发现旅游收入、旅游投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投资等因素是影响甘肃省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生态安全建设工作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