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丽红 《甘肃科技》2009,25(16):137-138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切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恢复工作时间;对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30例患者为研究组(腔镜组),取同期临床特点相似的开腹子宫次切术90例为对照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平均出血量亦较开腹少,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腔镜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较开腹明显缩短,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3.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将定西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47例,分别采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阴式子宫全切除术(阴道手术组)与同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开腹手术组)进行对比,重点探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59例患者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77例患者,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3天体温等方面相对比,获得数据,进行评价.将实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59例患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脱垂和非脱垂组两大组进行对比,为拓宽阴式子宫全切除术适应症提供参考数据.结果:阴道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00,P=0.000,P=0.000).阴道手术组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虽然低于开腹手术组,但统计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259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中,肥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非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0,P=0.231,P=0.132),而肥胖组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虽然低于非肥胖组,但统计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259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中,子宫脱垂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低于非脱垂组(P=0.005),而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P=0.488,P=0.722).结论:1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因无需开腹和关腹,简化了手术过程,因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不进入腹腔,对腹腔的干扰小,术后排气早.2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也适用于肥胖患者和非脱垂子宫.3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由于住院时间短,且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尤其适用于西北地区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观察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甘肃省西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行传统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较少,可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选取甘肃省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究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性手术治疗,研究组34例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明显少于研究组(P0.05),手术用时明显大于研究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大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1年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明显,1年内死亡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还具有淋巴结清除数多、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13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局麻药物切口浸润联合术后口服镇痛组(LA)46例、静脉镇痛组(IA)47例、按需镇痛组(DA)45例。比较三组在术后2h、4h、8h、24h、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前以及术后24h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术后哌替啶使用例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LA组与IA组患者术后2h、4h、8h、24h、48h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A组患者术后2h、8h、24hVAS评分高于其余两组(P0.05);三组术后24小时血清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浓度均高于麻醉前(P0.05)。DA组患者术后24h时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浓度高于同时间点的LA及IA组(P0.05);DA组术后哌替啶使用例数高于其余两组(P0.05),IA组术后恶心呕吐例数高于其余两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局麻药物切口浸润联合术后口服镇痛能有效管理术后疼痛,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水平,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用于痔疮治疗的效果。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痔疮患者,依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痔疮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43例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进行2组疗效评价,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疗效明显提升,所需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缩短,出血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分析环乳晕切口手术应用于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的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2例进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42例进行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评价2组疗效,同时对2组手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双侧乳房对称率、手术瘢痕接受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不仅可明显增进疗效,而且可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双侧乳房对称且瘢痕易被接受,此外,最小化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62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者70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9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妊娠率为83.7%(77/92),复发率为17.4%(16/92);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84.3%(59/70),复发率为15.7%(11/70).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3,0.080 5,P=0.919 3,0.776 6).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产次、肌瘤数目、肌瘤大小以及肌瘤分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肌瘤数目以及术前产次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显著改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抗感染情况,探讨术后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手术(A组)172例(污染类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B组)169例(清洁类手术),再依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3,7 d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分为Ⅰ~Ⅳ4个亚组,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抗菌药物的AⅠ~AⅢ3个亚组中AⅠ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AⅡ,AⅢ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AⅠ~AⅢ亚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AⅠ~AⅢ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Ⅰ~BⅣ4个亚组之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与BⅠ~BⅢ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清洁类手术患者术后不必给予抗菌药物,污染类手术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感染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3.
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影响。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29%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2.96%(P0.05)。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门诊编号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的STHMUV组(研究组,n=50)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SROU术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情况,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抽血化验检查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LH明显升高(P0.05),E2降低(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 STHMUV术组在卵巢激素分泌方面的影响不如传统SROU术组明显,该术式对保留卵巢功能、延缓卵巢早衰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临床路径护理用于子宫肌瘤围术期的应用价值。选取在古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共分成2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评定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①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施以临床路径护理,将其用于子宫肌瘤围术期,则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可尽快下床、排气、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要求保留正常月经或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40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使用抗菌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的短,(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的多(P<0.05).结论腹腔镜下能够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改良阴式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4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42例同期患者行腹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改良阴式组与腹式组在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副反应少,术后效果明显优于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分析吉林市妇产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确诊输卵管妊娠患者96例,48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手术,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比开腹手术具有优越性,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肠梗塞以及肠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伤口切口长度以及排气时间等树种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时间、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存活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右半结肠癌患者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切口感染率更低以及术后3年存活率更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剔除术中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术前诊断为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为10~13 cm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中于子宫肌瘤表面、子宫体前后壁3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用缩宫素同样方法注射。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手术时间(60.5±20.5 s)显著短于对照组(90.2±20.8 s)(P0.01);术中出血量(60±1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0±20 mL)(P0.01);术后病率为0.06%(2例),低于对照组0.13%(4例)(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3点注射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大肌瘤剔除术中是非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