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32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3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并在6个月、12个月时采用腕关节Cooney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腕关节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根据骨折类型及特点,对66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取同侧腓骨或髂骨填充骨缺损,支撑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其高度及平整性,同时恢复掌倾角,尺偏角,然后采用微型T形锁定加压钢板(LCP)或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的平均角度及握力,应用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本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效果。以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32例,良2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7.69%。采用掌侧入路复位关节面,矫正掌倾角,尺偏角,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或植骨,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19例闭合掌侧Barton骨折,所有病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均采用掌侧人路,使用普通接骨板12例,国产锁定接骨板7例.结果19例在6~18月后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X线片示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好.综合评分优17例,占73%;良2例,占23%.优良率达100%.出现环指伸肌腱卡压1例,取出此螺钉后症状消失.结论桡骨远端Barton骨折采用掌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讨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筛选出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诊治处理的老年患者50例,给予全部患者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压缩板系统接骨板来进行治疗,并于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记录、观察患者的临床诊治结局。接受治疗及护理后,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评分、腕关节功能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运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压缩板系统接骨板实施诊治处理,并于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诊治结局甚佳,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参考。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胫骨骨折的成人患者56例,根据手术所选钢板,其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组29例和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7例。观察两组各相关指标,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锁定钢板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炎性因子水平、切口感染发生率上都较普通钢板组少(P0.05);锁定钢板组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整体疗效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136例单侧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根据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组(愈合组,43例)与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组(未愈合组,93例)。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t-Werley评分和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评估两组腕关节功能,测定并记录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握力。两组患者背伸、掌曲、桡偏、尺偏、握力和DA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组Gartlant-Werley评分的优良率为90.7%(39/43),未愈合组优良率为91.4%(85/9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4,P0.05)。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在短期内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高台县中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治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和传统重建钢板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的疗效。采用改良Judet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48例IdebergⅣ、Ⅴ型肩胛盂骨折患者,其中普通重建钢板固定组(对照组)20例,胸骨直型钢板固定组(观察组)28例,对比观察两种固定方式的疗效。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比传统重建钢板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手术疗效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尺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尺骨骨折患者,51例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34例行交锁髓内钉术(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前臂旋转角度、握力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髓内钉组(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优良率为74.51%,高于髓内钉组(50.0%),前臂旋转角度、握力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髓内钉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交锁髓内钉相比,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时间内可恢复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闫伯任 《甘肃科技》2016,(24):110-111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优良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P0.05);研究组住院、骨痂出现、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4.89%(P0.05)。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与NE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恢复肩功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究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用于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n=28)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愈合时间与愈合率,测定肘关节活动范围与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统计并发症。研究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愈合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式,则愈合时间更短,愈合率高,在增加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方式,分析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选择102例于2017年10月-2019年3月在甘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样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列入参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手术后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与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情况。2组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86.27%)(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临床将锁定加压钢板技术运用到手术中治疗四肢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速率,进而缩短患者康复过程,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舒腕活血汤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取秦安县中医院骨外科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观察组使用舒腕活血汤配合手法治疗。对两种疗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腕活血汤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为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治疗的桡骨远端前后壁均骨折的患者。最终共收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4.39±4.85岁(范围51岁至74岁)。其中32例患者为自行摔伤,11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记录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12周,24周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测量患者术后24周X线尺偏角,掌倾角,双手握力,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表明手术时长平均为82.63±9.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47±15.42 ml。术后4周VAS评分为3.98±0.8分,术后12周VAS评分为3.07±0.88分,术后24周VAS评分为1.93±1.24分,X线尺偏角为17.23±3.54度,X线掌倾角为11.83±1.35度,DASH评分为7.6±2.3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为5.22±1.73分。握力为健侧38.56±5.96 kg,患侧34.23±6.27度,掌屈患侧70.34±7.49度,健侧79.59±6.16度,背伸患侧65.50±7.78度,健侧66.36±8.02度,桡偏患侧16.84±3.92度,健侧20.60±4.28度,尺偏患侧22.22±6.60度,健侧23.47±6.64度,旋前患侧70.75±7.97度,健侧74.75±8.97度,旋后患侧63.35±9.39度,健侧64.57±8.54。没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骨折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可见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探讨双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不同植骨材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双钢板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钢板固定结合奥邦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PSA)和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PA、PSA和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smussen膝关节评分中关节面塌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成角畸形、髁部变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双钢板固定结合奥邦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访3~16个月,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9.7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并发症2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4例。结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较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改良穿针后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合于无严重合并症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2例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7例及B组(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2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2例患者随访时间10~19(15.72±3.61)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2天血清CK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方面,均可重建肘关节功能,达到有效治疗骨折的目的。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但对肌肉的损伤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457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5例应用LCP+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试验组),45例应用单纯LCP治疗(对照组)。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部位骨密度值(BMD)和关节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9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0.5±1.4)周,低于对照组(14.3±2.1)周;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88.8%,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MD术前(0.618±0.105)g/cm~2,术后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0.680±0.092)g/cm~2,BMD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D术前(0.621±0.085)g/cm2,术后3个月为(0.627±0.089)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LCP治疗相比,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的优点,结合适时积极的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该类骨折较为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用于后踝骨骨折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后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3)接受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后踝骨骨折处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的79.07%高(P0.05)。对后踝骨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好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