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定量分析"三农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提升的作用,通过建立一元回归模型表明三农政策实施后,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增幅显著变大,三农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多个政策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每减少农业税一个百分比,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每增加1万kW机械总动力,可以增加0.061元的人均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亿元,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24元。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2001—2012年的相关数据着手,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影响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建立了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旅游接待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均GDP、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施用量、农村与用电量和人均进口额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框架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990-200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1990-2006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曲线上升形态。各个成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大小不一,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科技成果比重等对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9个市(盟)农村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满意度较低。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村居民对农村养老保障满意度越高,养老金发放标准越高农村居民对农村养老保障满意度越高。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人均纯收入、新农保的投保标准对农村养老保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提升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我国1998年到2017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选取5个合理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借助EViews软件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民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结合当前农村消费水平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充市2014年分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人口、经济3个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水平的测度框架及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南充市农村空心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SPSS 23. 0进行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南充市土地、人口、经济以及综合空心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由顺庆区向外围逐渐减小的特征,并且以中、低等级为主. 2)农村空心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常住人口数量、二三产业非农化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是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耕地总面积、棉花总产量、农牧团场人口、农场职工平均工资等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并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以《新疆生产建设新疆兵团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对这七个重要因素与每公顷耕地农机总动力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邵阳市为例,对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生态脆弱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对邵阳市农业生态脆弱性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恩格尔系数、农业总产值是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气温和森林覆盖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次之,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水田占耕地面积比这两个因子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是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以安徽省为例,基于1990—2011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对其进行协整、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处理,得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给出调整偏离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项.根据结论提出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支出,反过来刺激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失衡、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差异明显。基于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东中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自然对数、财政卫生支出的自然对数和文盲率的自然对数为自变量,以农民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因变量的平行数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经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异、财政卫生支出差异以及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均为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依据耦合协调度等级标准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中度失调阶段、轻度失调阶段、濒临失调阶段、勉强协调阶段、初级协调阶段,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关系;1993—2016年,两者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均出现较大幅度提升,2013年实现了由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由强至弱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就业人员数、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乡村旅游景点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乡村旅游人均花费、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省1980年至2010年数据为例,应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建立了反映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论是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食品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住房消费更大。在滞后期为1年至5年,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食品、住房消费支出变动构成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提出启动农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生产资金的状况,实际上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小。同时,它还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等与经济相关的重要因素状况相联系。 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不同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与本地区农民采取的经济发展对策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一点出发,对人均纯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利用SPSS软件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CPI指数进行系统回归分析,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消除数据间多重共线性,建立回归模型.最后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城乡消费差距,给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辰区总面积478.5平方公里,辖4街、9镇,户籍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为20万,耕地面积1.85万公顷。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教兴区”、”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6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分别增长18%、30%和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大化坪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逐步构建出平安、和谐、实力、魅力、幸福的美好乡村。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财政收入5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大化坪镇是霍山县茶产业重点乡镇,是县"茶叶百里长廊"的核心区域,是全县茶产业现代农业示范一、加快主导产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厅帮扶康县10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实地调研。以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准,对康县10村农户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致贫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当前康县扶贫中脱贫长效机制还未完全运行、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人力资源外流劳动力缺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使康县为代表的秦巴山区确保脱贫成效,同时也为国家其他脱贫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2—2017年期间14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把实施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DID模型和DDD模型从农户收入的角度研究了省级层面的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政策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且对非农收入影响较小,这证明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政策的实施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另外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政策还存在异质性,其中受灾程度更高的地区政策实施效果更好,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要明显好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近50年来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土地利用政策变化,将该区近50年来的耕地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段(1950-1980年和1981-2001年).分别从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中选取9个影响耕地变化指标因子的22年和10年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驱动力判定,并建立相应的驱动力多元回归模型.用黑箱方法计算两个时段人类活动对耕地面积变化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川中丘陵地区耕地变化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方面,近50年来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耕地面积变化有较大的正相关;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的贡献率不断增大,耕地变化影响因子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在第一时段(1950-1980年)该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与气候条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大,而在第二个时段(1981-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作用较大,气候条件的作用依然明显,但在程度上比第一个时段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