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思政改革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推进,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改革的必然途径。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单位实施隐性思政教育,而专业思政则是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顺各类课程及各类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印刷类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行业内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为顺应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印刷类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解决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等问题,探索一种具有印刷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回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有现实指导意义.“地貌学”是高校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生态文明观与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综合思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政内容,且能和学生的思政教育高度契合.本文以“地貌学”为例,依托“地貌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探讨“地貌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涌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切实执行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每门课程教师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政治优势,确保教师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针对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将人文综合素养与思政理念相互糅合,实现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知行统一,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测绘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专业教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解决课堂"课程思政"和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的教育重点,高校教师在传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但要起到对专业知识的引领作用,更要紧扣德才兼备的命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分析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及措施,并进一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研究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将思政元素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案例教学、科技成果引导、多种模式构建德育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渗透诚实守信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成果表明,该"课程思政"方案有利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课程思政"将成为未来课程定向、引领、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健康教育通识课程蕴含丰富、深厚、多元的思政元素,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树立和践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为理念,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尝试建立以"高等院校"为平台,"健康教育通识课程"为视角,"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为脉络,以期对高等院校如何贯彻与实施"课程思政"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战略举措。以研究生“计算机视觉”课程为例,对我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并进一步从挖掘专题式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和思政形式,以及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本文相关研究可为高校自主开展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申报工作的要求,本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疆、兵团发展需求,结合该校实际和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特点,分别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及该门课程在我院开设等基本情况分析,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梳理,寻找切入点,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该课程教学工作中来,以期达到培养更多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植物检疫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撑,促使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成为自觉行动.以植物检疫学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在分析植物检疫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课政思政挖掘原则、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方面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和梳理.通过分析形成了植物检疫学课程思政建设结合点,包括"爱国主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为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需将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进行融合设计.以"发展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调查分析等方法,提出"发展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两大平台,将思政资源、专业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时也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旨在培养银行从业人才.课程的目标定位既着眼于培养从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更着眼于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从目标设置、教学设计、育人成效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构建金融类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贯彻落实"德""润""实""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及特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的透彻分析,总结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即为高校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之意识、高校强化思政课程带动学科课程育人之合力、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之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文章通过分析力学课程的特点和特殊性,探索力学中蕴含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力学知识相关的中国现代科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点、中国古代在力学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四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寻找"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对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而为理工科其他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课程思政"改革是有一定的逻辑层次的。该文就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思政"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党委领航,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协同育人顶层方案,以课程建设为根本点,提炼专业课程人文视野等具体路径。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探索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工程建设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BIM技术采用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正在推动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巨大变革.本文结合铁路工程类院校办学特色,针对学生思政特点,就该课程思政改革理念、改革策略、改革实施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总结了课程改革成果,对同类"课程思政"改革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各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大思政"教育体系。以专业主干课程软件工程为例,在分析教学内容和目标基础上,从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强化、生活处事哲理灌输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着眼点,并分别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进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的经验和做法。实践表明,上述措施切实加强了学生科学素养、法治素养、民族自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达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骆鸣 《华东科技》2023,(7):141-144
<正>本文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在工程类理论课程中,如何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以“双线并举、三个对标、四个融合”的方法进行工程类专业理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希望能对解决工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政元素选取难、融入难、评价不直观等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文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信号与系统"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专升本学生的特点,该文提出了调整培养计划、组建学科团队、丰富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等几点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徐海云  张明亮  王涛  冯翠兰 《甘肃科技》2020,(20):71-72+158
以制药工程类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实施"思政式"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将"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的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案、课堂教学、课下自学等各教学与学习环节,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高等院校思政政策和理论脉络的基础上,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分析教育学界对"思政"的研究进展.探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在教育理论和思政实践层面的逻辑关系,并在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案例基础上,提出"价值引领,一个堡垒、双轮驱动、三项基本功"的"1+3"建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