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取辩证施护,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手术的患者,介入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医辨证施护护理结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糖尿病足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和踝肱指数的影响。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诊断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联合踝泵运动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经皮氧分压、皮温、踝肱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护护理结合踝泵运动训练,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训练,局部循环功能增强,患者的溃疡创面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行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选用舒适护理模式配合的临床效果。选入确诊COPD病例74例入组,行正压通气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37例以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病例37例以舒适护理配合,评估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变化,评估护理服务满意度。在PaO2、PaCO2、SpO2、pH等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正压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配合舒适护理,可改善血气指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  相似文献   

5.
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对2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水平、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基础知识及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影响。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2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61)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61)强化才贵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组总有效率91.80%,对照组总有效率67.2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NIH-CPS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CP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有利影响,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对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探讨该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93)及对照组(n=93),其中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满意87例,满意率93.5%(87/93),对照组达到护理满意75例,满意率80.6%(7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显著缓解了疼痛,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PDCA循环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疾病认知、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兰州市肺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教育.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达标率为94.00%.对照组疾病认知达标率为84.00%.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好占的,00%(45),对照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好占80.00%(40).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教育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疾病认知、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经甘肃省成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需要进行手术摘除的患者118例,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总有效率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比,研究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福建省福清市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6例,采用随机单双编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低于对照组20.83%,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OPD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究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定西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干预,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对比肺功能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复发率。①训练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与训练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103,P=0.013)。呼吸肌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病情明显减轻,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全科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1年内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并且良好的控制患者高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探讨系统性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和满意度。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5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睡眠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72%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对此护理方式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3例患者使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并与43例进行有效营养支持的患者比较,治疗后1月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O2和PCO2均达到正常范围,且PO2高于对照组(P<0.05),P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0.05),且FEV 1/FVC随之升高(P<0.05),同时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不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是一种疾病恶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4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7)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57)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是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中卓有成效,较常规护理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能够提高其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缩短住院时间,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补钙+止疼+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和防跌倒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股骨不同位置骨密度变化和随访一年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a=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骨粗隆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其他部位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骨折1次与2次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股骨的骨密度、降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