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砖石古塔及纠偏技术的特点,对古塔纠偏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纠偏技术对古塔纠偏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西安大雁塔的倾斜机理,就“成孔—软化”纠偏方案对该塔的纠偏进行了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胡泊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36-136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砚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遗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其院居建筑、寺庙宫砚等的独特风格,在山西古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提起古塔,人们自然会想到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辽阳白塔等名塔。据载,我国现存的古塔大约有2000余座,塔的种类和样式繁杂众多,但塔的层数却大都是奇数,尤以七至十三层居多。如杭州灵隐寺的石塔为七层,著名的西泠印社的严经塔是十一层,最多的云南大理南沼塔是十七层。少林寺塔林中的墓塔亦属奇数之列。而偶数层的古塔在全国寥寥无几,仅北京房山有一座六层塔,再者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是十六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古塔的变形问题,根据所给的四年观测数据,利用塔层散点原始数据及其投影分别拟合确定古塔各层中心点的位置,根据观测点数据和中心点位置分析该塔的倾斜、弯曲、扭曲情况,关于时间作拟合,推测出未来古塔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效果不良的现状,合理优化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表现视觉适宜性,在只考虑色温效果视觉呈现的基础上,结合古塔周边夜景照明实际环境特征、古塔照明设计色温应用现状及照明手册色温推荐,开展不同模拟场景下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将视觉舒适度评价值作为标签,利用C-SVM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构建在不同色温及亮度工况下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舒适性主观评价模型,并通过散点图及ROC曲线,对比不同分类模型的分类界面及结果,得到楼阁式古塔建筑最佳色温及亮度表现区间,在不同色温及亮度工况下与视觉舒适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对楼阁式古塔建筑照明设计色温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将C-SVM分类算法与照明领域问题相结合,为设计者更好地利用照明手段还原人们心目中本质的楼阁式古塔建筑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粒子群算法求出古塔各层的中心点坐标,并对塔层中心进行空间直线拟合.根据拟合直线的方向向量算出塔体每年偏转角度的近似值.对塔层中心的投影点作直线拟合,以投影点在拟合直线上的疏密程度判断塔体局部弯曲程度;以投影点偏离拟合直线的远近及分布判断塔体局部的扭曲程度.研究结果为古塔变形趋势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夜景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照明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楼阁式古塔这一类东方典型建筑为例,现阶段夜景照明效果满意度较低,相关研究也较少。文中通过大量的考察、测量和研究,梳理和分析了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美感表现的人眼视觉感受评价要素;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变量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能力,运用AMOS软件对影响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效果的视觉感受评价因素及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影响因素间关系的量化分析模型,通过对所构建模型的拟合调整和分析验证,深化了对各核心要素潜在关系的诠释,并从定量的角度阐述和剖析了各核心评价要素。最后,构建出可供实际应用且客观合理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为古塔类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和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评价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塔由于外界环境、时间变化、人为损毁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变,变形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对古塔的变形量:倾斜、弯曲和扭曲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这些影响因素做更为精确的量化.利用每一层中心点构成的直线与原始的中心轴构建直角三角形,计算得出塔的倾斜角度,用倾斜角θ来量化古塔的倾斜程度.通过研究古塔每个顶点在地面的投影,利用计算机Mathmatica软件作古塔顶点集在地面投影的直线函数拟合,从而计算扭转后与扭转前两条直线的夹角α,用扭转角度来衡量古塔的扭曲程度.通过分析古塔倾斜角和扭曲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来估测n年以后古塔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永济县城里耸立着一座千年古塔,名叫莺莺塔,用砖砌成,呈正方形,13层,50多米高。在莺莺塔南面10米远的地方,竖立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王塔实测的几何尺寸和结构构造,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地震时程相应分析,并根据相关文献,给出了古塔的周期公式,探讨法王塔的抗震机理,并对其截面的抗震承载力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其截面承载力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同时找出了其薄弱层面。  相似文献   

11.
繁(读音bó)塔因其墙砖上刻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又被称为万佛之塔,其构造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通过现场勘查和模拟计算等方式达到对繁塔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的目的.本文重点分析了繁塔的静力、模态、反应谱及动力时程,还考察了主拉和等效应力及关键部位位移等响应,最终提供一套适合砖石古塔的评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繁塔整体形制规则,塔身和地基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力要求;繁塔第4层是相对薄弱层区域,刚度相对较小,响应易发生突变;在繁塔首层角部及门窗洞口处,受拉破坏表现显著;塔尖受“鞭梢效应”影响相对较大,易与塔体分离,不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与安全.研究数据及损伤区域图可服务于繁塔修缮加固方案的制定.本文给出的评估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相似形制砖石古塔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壁画在创作过程中与建筑之间的诸多关系,画家与建筑师的配合问题,壁画与建筑的统一问题,壁画在创作过程中受建筑空间等诸多因索的影响,工艺在壁画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壁画艺术要想与建筑艺术形成完整综合体,壁画艺术必需顺应建筑的功能,还要在建筑所形成的空间环境中发挥独特的艺术作用,成为统一的和谐体。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建筑的功能、建筑的空间、建筑的使用材料,来论述壁画与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该项目的施工对象是号称"世界第一歪塔"的绥中县前卫歪塔,工程目的是减小歪塔倾斜度4°,以防止古塔因过度倾斜发生倾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且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来对歪塔纠偏进行监控,利用高密度点云所形成的三维模型监控塔身整体结构,并从整体到细部监控歪塔各层面上的形变与扭曲程度。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非接触测量不仅不损坏文物,而且利用"点云拟合平面"方法来监控并指导歪塔纠偏,避免了以往接触式测量的条件限制与不利影响,该技术方法的数据采集速度快,作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室的抗浮设计也成了地下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内江市某坡地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承载力不足引发的工程问题,分析该坡地建筑地下室汇排水特征及地下水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并提出降水抗浮设计措施.该方法既可以解决已有建筑地下室抗浮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也能解决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水位取值难的问题,为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及事故处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吴中的路名、园名、塔名多有雅名与俗名之别,俗名通俗、简明、易称、易记,贴近生活,因此就易传承。本文从语音学、民俗学的角度,对苏州部分街巷、园林、古塔之名由俗代雅的现象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作为封禅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但有关壁画绘制年代与壁画主要神祇身份说法不一。本文从壁画与建筑的关系及道教典籍资料出发,对壁画绘制时间及主要神祇身份做出细致考释。  相似文献   

18.
运用浮压操作概念及原理,通过对甲乙酮装置脱丁烷塔影响操作的条件改善,实现该塔平稳操作,从而实现产品质量高和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3年高教杯数学建模竞赛C题完成的对古塔的变形情况进行研究,针对古塔的倾斜、弯曲、扭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给空间平面拟合法确定古塔各层中心位置的通用方法,求解出古塔各层中心坐标;其次计算古塔的倾斜程度以及弯曲、扭曲的变形程度。最后,分析古塔的变形趋势。根据所建模型,得出古塔的变形趋势,对古塔的保护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模拟泉州六胜古塔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而评估其抗震性能.采用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方法对古塔结构的脉动和爆破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分析了古塔结构的动力特性;创建古塔有限元结构模型,通过拟合实测与理论计算爆破波加速度时程进一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运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古塔的结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作用下,古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