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就科技信息如何为精准扶贫服务、建立精准扶贫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数据库、搭建精准扶贫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精准扶贫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和甘南州科技情报研究所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推进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战略要求,河南省加大科技供给和支撑,助力精准扶贫,大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和困难户依靠科技创新脱贫致富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科技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要义是根据传统生产方式灵活应用成熟适用技术,围绕技术服务提供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产品销售,建立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吉纳村在草牧业科技精准扶贫中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生产方式融会贯通,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充分发挥蔬菜花卉国家队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头雁”作用,整合全所在蔬菜花卉领域技术、人才、成果等方面的科技优势,聚焦精准发力,举全所之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所在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及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充分发挥蔬菜花卉国家队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头雁"作用,整合全所在蔬菜花卉领域技术、人才、成果等方面的科技优势,聚焦精准发力,举全所之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所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工作成效、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人口的如期脱贫。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应该有所作为,并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精准化理念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精准化的要点在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基于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我国扶贫的精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实践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贫困认定边界的模糊性和识别要求的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贫困户的发展能力的有限性和脱贫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扶贫机构的松散式管理和扶贫开发工作的系统性之间矛盾,这些矛盾产生了识别精准化、帮扶精准化和管理精准化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述难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精准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贫困户分类系统,制定差别化的因村因户帮扶措施;二是建设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动贫困相关共享和扶贫决策优化;三是建立精准扶贫诚信体系,营造诚信帮扶和诚信脱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监督作用,创新精准扶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际脱贫工作中科技创新的引入,从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切入,指出科技创新如何融入"精准扶贫"的战略规划,从互联网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科教扶贫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并对扶贫工作中科技创新的引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段瑞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6):483-489
在扶贫攻坚战中应切实落实习总书记"抓好党建促扶贫"的重要思想。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阶段,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与"两学一做"学习实践相结合,为科技扶贫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本文在介绍中国科学院以党建促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列举了多项保障措施,为下阶段推进党建促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我国粗蛋白饲料原料进口的现状和畜牧业发展形势,针对人畜争粮、饲料紧缺矛盾和食品安全的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出耐干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更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杂交构树新品种,并提出了"以树代粮、种养循环"设想,可以快速实现"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同时能够一次种植,多年收割利用,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对饲料的需求,促进贫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杂交构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成为将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构树扶贫工程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成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国惠民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的实践情况,对湖南省永顺县松柏镇的“分贷统还”金融扶贫模式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了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的“松柏模式”.该模式不仅让广大贫困农户获得收益,而且让企业组织获得资金,让地方经济获得动力,让金融机构获得信贷,实现了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明确了金融服务精准扶贫面临的“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怎么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岿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6):519-523,528
政府补助对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受土地、森林资源等要素制约,鄂伦春族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缺乏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使贫困循环问题不能消除。打破自然资源限制的途径在于建立以二、三产业为主、种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并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韶关市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战略成就。但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形势,韶关市扶贫开发出现了贫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特点,产业扶贫缺乏战略性规划、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收的战略能力不强、战略性发展乏力等新的问题需要科学应对。因此,应规划好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战略,构建起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围绕泸溪县脱贫攻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介绍了该县脱贫攻坚的概况,总结了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推进脱贫攻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精准扶贫中政策实践与政策目标之间的背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个案研究,借用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构建起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以国家级贫困县下辖的S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个案,探讨作为贫困治理重要参与者的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基层政府的行为策略对扶贫实践偏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维度的“惯习排斥”机制、学校维度的“资源弱积累”机制、社会维度的“资源限制”机制、政府维度的“形式治理”机制是导致教育扶贫实践偏离的重要原因。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偏离机制的解释和认知的深化,可以为现代教育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在西藏消除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它关涉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边疆安全问题。文章介绍了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状况和国家消除贫困的政策措施,分析了西藏贫困现象较为突出的原因,并就西藏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