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  相似文献   

2.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对照研究。选取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对照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央前房角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患者房角开放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水平与眼压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疗效显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对住院178眼能药物控制眼压在21mmHg以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内平均眼压为12mmHg,比术前平均眼压48mmHg有明显下降;术后视力:<0.1者16眼占9%,0.1~0.2者18眼占10%,0.3~0.4者59眼占33%,0.5以上者85眼占48%,比术前视力有明显的提高.研究显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治愈房角关闭早期青光眼或可缓解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车海蓉 《甘肃科技》2016,(22):140-141
研究分析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配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到高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给予对照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配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给予研究组超声乳化配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d、30d的视力水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术后1d、30d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P0.05)。采用超声乳化配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mm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疗效。方法120例(152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观察组60例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8例2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7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0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7只眼)。一期植人人工晶体17只眼。结果术后16只眼眼压正常,占8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3者占7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发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前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只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形态,随访6~24月。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早期(1~5d)Ⅱ度浅前房发生率7.5%,3~5d后前房逐渐恢复。出院时40只眼眼压为6~14mmHg,平均(9±2)mmHg;术后6月,40只眼平均眼压(13±2)mmHg,36只眼压处于12~17mmHg之间。随访1年,功能性滤过泡占95%(38/40)。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囊膜上超声乳化、机械劈核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10点半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25例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一周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60%、89.6%,术后3个月以上裸眼视力为≥1.0占76%术后三个月平均散光为0.78±0.66D.结论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高负压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切口自闭好,屈光状态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二组,对照组37例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观察组37例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记录二组治疗前的眼压指标,并和治疗2周的眼压值、4周的眼压值、8周的眼压值、12周的眼压值进行对比.结果:(1)和治疗前的二组数据相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的眼压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各时期眼压指标数据分别治疗2周为16.05±1.62mmHg、治疗4周为16.03±1.38mmHg、治疗8周为16.02±1.26mmHg、治疗12周为16.01±1.04mmHg,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相比,其数据差别明显,P0.05.结论: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能够在短期内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眼压情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情况更加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并与3.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水平劈核技术。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kreos MI60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小切口组:行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分别于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3个月做角膜内皮照相并定量分析形态指标,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以及术后3天、1周、1月、3月的视力。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AVE和E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微切口组的视力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同轴1.8mm微切口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相比,没有增加角膜内皮的损伤,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的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首日、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观察Toric人工晶体轴向位置和转动度数.结果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术后3个月时31例患眼裸眼视力0.5;26例患眼裸眼视力≥0.8;32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8.术前角膜散光度值、预期残余散光度值、术后3个月时残余散光均值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5).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均值明显低于术前角膜散光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7.264,P0.01);术后残余散光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05).术后首日9眼偏离了预定轴位,平均偏差为4.02°±0.65°,其中4眼偏差大于10°.术后3个月时与术后首日相比,人工晶体旋转均值为2.48°±1.96°,其中仅1眼旋转幅度10°,余下的33眼旋转幅度均5°.结论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提升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且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瓣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92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46只眼。A组术中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5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5.65%。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61%(2χ=9.94,P=0.00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71.74%(2χ=9.95,P=0.002)。结论可调节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高度近视的控制作用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临床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随机分组2012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眼科接诊的220例高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对照组仅佩戴框架眼镜,观察组在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日间佩戴框架眼镜.观察治疗前后四个不同时间分期内,两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厚度的变化,并比较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照组裸眼视力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屈光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屈光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屈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轴长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眼轴长度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延长,且均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厚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中应用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控制近视发展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其安全性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减驻景丸联合复方樟柳碱对晚期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50例64眼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加减驻景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组。结果术后两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96.6%和93.3%,在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相比较视力,视野相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减驻景丸联合复方樟柳碱对晚期青光眼术后视功能的改善取得满意的效果;小梁切除术后,加减驻景丸联合复方樟柳碱可以提高晚期青光眼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常规框架眼镜治疗中高度近视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180眼中高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普通树脂镜片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予以角膜塑形镜治疗,于佩戴镜片前、佩戴后3,12个月分别检查其视力、屈光度、球镜、柱镜,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测角膜曲率,测量眼压,使用眼科A/B超测量眼轴长度,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戴镜前两组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对照组中度、高度患者裸眼视力较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戴镜后,对照组中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球镜、柱镜比戴镜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等效球镜、球镜较戴镜前显著下降(P0.05),柱镜较戴镜前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等效球镜、球镜、柱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戴镜后,对照组角膜曲率、眼压较戴镜前无显著变化(P0.05),眼轴较戴镜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角膜曲率较戴镜前显著下降(P0.05),其眼压、眼轴较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戴镜后观察组的角膜曲率、眼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戴镜期间,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较常规框架眼镜可有效缓解中高度近视患者视力下降,且不良反应少,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3例已发生房角粘连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虹膜新生血管消失、眼压降低、疼痛缓解;视力维持术前水平12例,1例术后视力略有提高,是目前治疗较(?)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外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患者首先做常规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同时切除溢出到前房的玻璃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36例(36只眼)患者均顺利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成功地保留了后囊膜,并在囊袋内植入了人工晶体,28例患者人工晶体位置较正,8例略向下移位.术后视力0.1~0.5者24例;0.5~1.0者11例;1例失明(均随访半年).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两种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并发症情况。前瞻性随机选取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研究组,同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细胞损失率(ECL)、术前IOL-Master测得人工晶体植入后的预估屈光度数(EDR)与术后3个月电脑验光所测实际等效球镜度数(SE)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内皮细胞损失率为9.37±1.80%,与对照组(10.91±1.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5,P=0.075)。研究组术前EDR为-0.61±0.73D,术后3个月ESD为-0.60±0.84D;对照组分别为-0.50±0.90D、-0.60±1.02D,两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19, P=0.75;Z=-0.558,P=0.58)。研究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11.8%)高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 P=0.049)。所有患者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与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无明显差别。使用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度数对于硅油填充眼是准确并适用的。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聂凌云 《甘肃科技》2020,(20):139-142
分析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替代眼镜验配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应用效果。收集金昌市人民医院眼科既往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调节能力几近丧失的老年高度近视患者186人320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合并有白内障的85人128眼设置为手术组,实施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随机抽取门诊未合并白内障患者101人192眼作为对照组实施验配眼镜矫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视力、脱盲率、脱残率、患者视觉满意度。手术组术后平均视力0.5,最高0.8,最低0.15,脱盲率100%、脱残率83.5%、满意率98%;对照组平均矫正视力0.3,最高0.5,最低0.02,脱盲率91.6%,脱残率58%,满意率70%。两组视力方差分析P<0.05,存在显著差异。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较眼镜验配治疗老年高度近视有明显优越性,可替代高度近视眼镜验配作为老年高度近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