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的治疗价值历史悠久,随着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药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如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原虫等作用逐渐被发现并被更为合理有效地使用。中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很大优势,中药有直接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西药的疗效,减缓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当今世界首位,所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全球十分关注的科题。最近在第8届世界感染性疾病会议上,有位名叫Grayston的学者报告称,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微生物的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3.
在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工作的留美中 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名为"纳米阱"的 设备,可以通过细菌受伤时的"惨叫",快速 判断细菌种类。如果这一技术能够成功推广 到病毒领域,将有望用于对SARS病毒进行 大规模监测。 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程谟嵩在的电子邮件中说,当细菌被噬菌体 感染时,噬菌体会在细菌的细胞膜上打-个  相似文献   

4.
“疣净灵”为新研制的一种治疗扁平疣的中药片剂,通过“疣净灵”对细菌、真菌、病毒的体外抑制试验,证实疣净灵对细菌和真菌无抑制生长作用,对单纯性疱疹病毒育明显的灭活作用,提示“疣净灵”为一种抗病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抗菌疗法是基于光动力疗法原理的一种抗感染治疗的新方法,对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对于耐药菌感染均显示很好的疗效.光动力抗菌疗法不会因为单一用药、光敏剂的浓度、曝光时间不足等因素产生耐药问题.多重耐药细菌多发生在伤口、肺部等部位,因而无论从耐药性、杀菌性以及效果和方便等考虑,光动力抗菌疗法均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性感染的研究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动力抗菌疗法将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难治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6.
沈清清 《科技资讯》2012,(26):223-223
;核酸疫苗是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不仅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因其高效、持久、广谱、简便、廉价、无致病性等特点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现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核酸疫苗、非病毒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核酸疫苗、寄生虫核酸疫苗、肿瘤核酸疫苗等多种核酸疫苗都有了相关的开发和应用。尽管核酸疫苗有许多传统疫苗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仍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笔者对核酸疫苗的概念、种类、优缺点、最新研究进展、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它对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功效,且无副作用,是古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重要中药。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  相似文献   

8.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黄连是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黄连对许多细菌、真菌以及病毒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老药新用的提出,黄连抗癌、降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效不断被发现,其中降低血糖、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抗癌作用是黄连药理研究的重点.随着对黄连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理机制不断地被发现,新配方和新制剂也将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幼儿和儿童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严重时会引起患者死亡。EV71病毒(人肠道病毒71型)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一种主要病毒。为寻求一条快速诊断EV7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将兔抗EV71多克隆抗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偶联在氨基硅烷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获得抗EV71多克隆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用于EV71病毒的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抗体耦合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并通过BCA法测得其耦合的效率为94.1%。采用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对EV71病毒液中的病毒抗原进行吸附,通过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病毒含量的变化,并对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病毒进行免疫荧光和核酸PCR检测,证明了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可以与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由于该纳米颗粒同时具有抗体的靶向性和磁性颗粒的磁响应性,对病毒抗原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可以用于低浓度大样本的EV71病毒抗原的富集检测。利用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同时具有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周围特异性富集和磁颗粒可在交变磁场下感应升温的双重功能,将其作为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有望研制出病毒感染性疾病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为靶向热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脊灰疫苗生产中零星细菌污染的菌谱情况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疫苗生产实践中,细菌污染是影响疫苗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性因素,笔者通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选取正常生产中零星细菌污染的细胞培养瓶、病毒培养瓶及收毒污染样品等共703份,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对造成污染的主要细菌种类进行了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实验,结果表明:①我所脊灰疫苗生产中主要的污染威胁来自环境中的葡萄球菌,潜在威胁是杆菌和链球菌;②强力霉素、林可霉素、配方2、噻孢霉素钠盐、庆大霉素、新霉素、金霉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对目前引起污染优势细菌-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作为疫苗生产后备抗菌手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穿心莲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解毒抗菌作用,以不同制剂形式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急性菌痢.胃肠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内酯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如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穿琥宁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病毒净滴眼液、复方穿琥宁涂膜剂等)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免疫刺激、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0月3日,天津大学吴水林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Zinc-doped Prussian blue enhances photothermalclear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romotes tissue repair in infectedwoun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由锌掺杂的普鲁士蓝(Zn PB)组成的外源性抗菌剂,可在体外和皮肤伤口感染的大鼠模型中杀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感染性疾病对全球医疗保健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是全世界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承德某猪场发生的仔猪腹泻,为了鉴定病原,无菌采集死亡仔猪的肺脏、肝脏、心血、淋巴结等病料组织,通过胶体金试纸条检测、PCR鉴定、细菌学鉴定、致病性试验等方法进行病毒及细菌鉴定。结果显示,圆环病毒2型检测为阳性,沙门菌对小白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本例仔猪腹泻病原为圆环病毒2型和沙门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氯化异氰尿酸属有机氯类消毒剂,它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等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其应用与作者自己设计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依托内蒙古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调查了温带草原土壤病毒和细菌的多度对长期割草、氮磷营养添加、水分增加、增温处理这几个环境变化因子的响应.发现多伦草地土壤的干土样本中病毒和细菌多度分别为2×108和2×107·g-1.割草以及氮或磷资源添加对病毒和细菌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当于年均降水量1/3的水分增加导致细菌多度增加近58%,1.6℃左右的增温处理导致细菌多度上升31%;这二者对病毒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湿度和温度在内的环境因子,而非资源水平,更可能是该区域土壤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分增加和升温应该可以通过增加细菌数量而对病毒产生间接的正面作用,但它们很可能同时对病毒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比如更高的死亡率),这些影响相互抵消.这些结果暗示病毒对气候变暖与土壤微生物响应之间的反馈关系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极大改善了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但耐药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则会严重影响其疗效,而防控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采用正确、适量的抗菌药物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现总结抗菌药物耐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期能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降低其耐药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师伟 《科技信息》2011,(5):I0037-I0037,I0049
中药因细菌很少对其产生耐药性,在现在临床治疗上被广泛应用。中药抑菌的基础源于中药中起到抑菌作用的天然化合物。本文介绍了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并对目前广泛研究的抑菌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光合细菌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合细菌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应用概况,尤其是光合细菌的生物活性成分与中药结合在保健品、药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媒体纵览     
正人民日报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获批生产近日,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通过专家评审并获批生产。该试剂盒采用的"复合探针"技术,曾应用于甲型H1N1、H7N9流感病毒、"超级细菌"耐药基因NDM-1等检测试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