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中祁连西段发现大型铌钽矿,但对铌钽矿含矿地层归属厘定不清,本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精细调研和区域对比,重新厘定了这套地层,建议将其从长城纪熬油沟组中解体出来,建立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即新元古代余石山岩组;同时,分析了余石山岩组原始层序,总结了其形成过程。研究为中祁连地块西段地层对比和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同时为中祁连西段变粒岩型铌钽矿找矿和成矿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老虎山东铁矿地处甘肃北山造山带东部,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部位[1],是北山地区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的重要地段[2].老虎山东铁矿Ⅲ矿带前期工作程度较低.本次研究通过矿区详查,对Ⅲ矿带深部矿体进行钻探工程控制,开展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石类型及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认...  相似文献   

3.
南湖西金矿位于甘肃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阿尔金大断裂带南侧。矿床受控于由阿尔金大断裂派生的断层破碎带中。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含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因素的制约。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认为次级断裂和矿体深部勘查,是该矿床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立波  刘伟 《甘肃科技》2013,(24):30-31,29
石沟里铁矿区属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区,祁连一北秦岭地层分区、北祁连地层小区。围绕龙口峪石英闪长岩体,在其周围发现了陈家庙中大型铁铜矿床和秦家园中小型铅锌矿床,石沟里与陈家庙和秦家园相邻,同处于一个成矿亚带上。结合实际工作,对该铁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铁矿成因、含矿性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居隆庵铀矿床为相山矿田内的又一个大型铀矿床,现已为相山铀资源大基地开发利用。它的发现、发展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在各个找矿阶段过程中,不断总结其成矿规律,提升地质认识,使该矿床的研究从量变到质变飞跃。通过对居隆庵铀矿床的成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研究,总结出居隆庵式赋矿规律——断裂构造与平缓火山岩层组间界面复合,形成组间界面、基底界面、断裂面交汇的三面交汇部位赋矿的控矿规律。利用这一规律,对矿田西部广泛存在的相似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化富集条件与部位的找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蒋家山方解石矿于1983年由临洮县中铺乡社员群众报矿、经兰大地质地理系和兰州市中心化验室分析鉴定以及作者应邀进行矿点检查而发现。 蒋家山方解石矿位于马啣山西北端,地理座标东经103°49′12′′,北纬35°49′20′′。行政区划属临洮县中铺乡蒋家山村管辖。矿区南北长900米,东西宽850米,面积0.77km~2。矿区西南到中铺直线距离7公里,北至阿干镇直线距离11.5公里。由阿干镇至矿区有公路和简易公路可通汽车,从中铺至矿区有小路可达,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7.
红山式铁矿床产于青白口系变质岩中,属低品位大型沉积一变质型磁铁矿床。此类矿床的岩矿石组合中磁铁矿石具有较强磁性,石英砂岩、硅质板岩等几乎无磁性。矿床的航(地)磁异常一般呈条带状展布,延伸范围较大,且与铁矿层的走向基本一致;当矿体出露或埋深浅时,磁异常连续性好、梯度陡、强度高的单峰异常,并伴有一定的负值异常。当矿床埋藏深度大时,表现为强度不大的低缓异常,是磁测找隐伏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标志。  相似文献   

8.
王云章 《太原科技》2010,194(3):61-62,65
冶镁用白云岩是生产金属镁不可缺少的原料,盂县境内白云岩蕴藏比较丰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该矿床为大型冶镁用白云岩矿床,经技术经济概略评价,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可作为金属镁厂的矿源地。随着进一步地合理勘查开发,本区将成为重要的镁资源产地。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北山红山井地区早二叠世红山井灰岩中上部发育一套特征典型的钙质风暴岩。其内发育丘状、波状层理和平行、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的浅海风暴岩。风暴岩主要由以下沉积单元组成:A.为风暴重力流沉积,由砾屑灰岩、介壳灰岩组成。底部具冲刷侵蚀面;B.由风暴浪旋涡流沉积组成,为具丘状交错层理和丘状沙纹层理砂屑灰岩、细砂岩;C.为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和泥岩,发育水平层理。风暴岩的发现反映该区在早二叠世时期处于有利于风暴沉积的保存和不再受破坏与改造的下临滨-陆棚浅海的沉积环境中。同时该风暴沉积的发现,对重建北山双鹰山小区二叠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增  任文秀  董国强 《甘肃科技》2012,28(1):43-45,53
甘肃武威寒武纪大黄山组的时代归属一直模糊不清,通过对武威市西小井沟的寒武纪地层实测剖面的详细研究,首次在大黄山组剖面20层二云石英片岩和10层砂质绢云母板岩中采集到疑源类化石:具穴原始导管(Prototracheites porus)、光面球藻(未定种)(Leiosphaeridium sp.)、连球藻(未定种)(Synsphaeridium sp.)、多角片藻(Laminarites polygonalis)和不规则网关残片(Retinarites irregularis).这些化石组合是我国南方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中常出现的有机质碎片,更偏向早寒武世.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甘肃武威寒武纪大黄山组的时代应为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11.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太平岭成矿带上。经过多年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各种类型金矿化体20多条,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床成因模型及区域找矿模型。综合研究区内的成矿规律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矿区及外围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甘肃竹林坡铜矿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中段东部,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与天水-武都隐伏基底深断裂的交汇复合部位,矿体受北西向冲断层的次级张性断裂或裂隙的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石英脉。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碎裂岩化等。地球化学具Cu-Ag-Pb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对铜矿勘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和矿区铜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矿化成因为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铜矿,构造碎带和石英脉的广泛发育,说明了竹林坡铜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提出了本地区该类型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多运  毛祖永 《甘肃科技》2011,27(10):43-45
庙山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秦岭中部花岗岩带,属北中秦岭陆表海盆中段,赋存于高桥-洮坪大断裂西段。通过对庙山金矿化特征、找矿标志有较为客观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庙山金矿在区域上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条件。庙山金矿经深部坑探,矿体氧化深度较深(最深110m),矿体向深部有变富变厚的趋势,应加大深部勘探力度,边探边采,运用就矿找矿法扩大了金矿资源量,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泉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体空间展布、矿石特征、载金矿物特征等的论述,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今后在该地区找矿因应以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为找矿的重点部位,地表以褐铁矿为主要找矿标志,深部以黄铁矿和毒砂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观音山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观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晚华力西红石山-六驼山裂谷带,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6.
苏明 《科技资讯》2014,(2):198-19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成矿理论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成功利用,甘肃省老金厂金矿区进行了新的一轮找矿工作,主要进行的是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发现了一大批异常区和有望找矿区段,同时,对一些老矿区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谈谈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洪百雄  刘伟 《甘肃科技》2009,25(19):45-47
大草滩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大河坝第五岩性段。锑矿化明显地受地层和断裂破碎带控制,早期北西西向断裂属导矿构造,较晚形成的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则属赋矿构造,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富集、热液条件和赋存空间。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石膏化、黄铁矿化等,其中硅化与辉锑矿化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主要为原生辉锑矿石。主要控矿因素有地层因素和构造因素,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昌乐蓝宝石矿是我国最大的与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有关的蓝宝石矿床,但对其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1,2].本文根据昌乐刚玉巨晶中发现的锆石包裹体,探讨刚玉巨晶的成因.1 地质背景与山东昌乐蓝宝石矿床有关的碱性玄武岩的产出主要受沂沐断裂(郯庐断裂山东段)及其次级断裂——...  相似文献   

19.
20.
赣西北武宁县石门寺钨矿是大湖塘世界级超大型W-Cu-Mo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钨资源量占矿集区钨资源总量的67%,其中细脉浸染型钨矿体占矿区钨矿总储量的74%,是矿区最重要的矿化类型。石门寺细脉浸染型钨矿产于燕山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间一致,矿石硫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反映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细脉浸染型钨矿提供了钨金属,控制了矿体的成矿时间和产出空间。石门寺矿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源岩双桥山群含钨量高达9.16×10-6,部分熔融时钨金属趋于进入岩浆。富钨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残留岩浆中钨金属得到进一步富集,该残留岩浆汇集到岩体顶部,出溶成矿流体。岩浆出溶的成矿流体使围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发生云英岩化,导致岩石中铁、锰和钙等元素析出;这些铁、锰和钙与成矿流体中的钨金属结合,形成细脉浸染状黑钨矿和白钨矿。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是矿体产出的空间,云英岩化的范围指示矿体产出的位置,岩体接触带和云英岩是找矿的直接标志。紧邻矿体的、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顶部的具有流体出溶性质的似伟晶岩壳岩性特征明显,野外极易辨认,可作为找矿的标志层。富钨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小岩体及控岩构造是找矿的区域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