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林外史》《歧路灯》《红楼梦》三部作品对18世纪清代社会知识分子、平民百姓、封建贵族等不同阶层的家庭财产关系状况进行了呈现,展现了丈夫、妻子、妾室等角色之间在财产处置分配等方面的权力差异性,丈夫对家庭财产具有所有权和最终支配权,妻子所拥有的仅是财产的使用管理权,妾室则连基本的财产管理权都没有,经济上的不独立是女性悲剧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3.
尽管男人在性生活上常扮演着更主动,更活跃的角色,但你是否知道,男人也有不愿吐露的“性隐私”。作为妻子,理解丈夫的性秘密,对增添闺房情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男女平等的社会条件下,女性的责任自觉与成果共享性引导男性甘愿接受女性的管理,形成融洽的"妻管严"夫妇关系。女性的责任自觉与成果共享性对低收入男性效用最大,对社会名流产生社会效应,对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作用甚微。在女性的责任自觉与成果共享性基础之上的"妻管严"的夫妇关系反映女性对家庭建设的担当和对男性的关爱,反映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对妻子管理家庭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英语跨性别交际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甜 《科技信息》2009,(36):96-96
1.引入个案分析妻子:"把报纸放下,听我说话!"丈夫:"我正在听你说啊。"妻子:"不,你根本没有。"这个情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妻子总是认为她的丈夫一直读报纸而忽视她的存在,所以,妻子认为她的丈夫一点也不关心她,甚至她的丈夫不再爱她了。然而事实上她的丈夫并不知道她的真正意思,而且仍旧爱着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经常导致误会,甚至导致很严重的冲突。如果在交际中,人们能够注意到这些交际差异,并且知道这些差异的原因,那么双方就会理解对方,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 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身份有高水平的角色认同,且在角色认同的4个维度上有年级差异;大学生志愿者采取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同时女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成熟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混合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女性的实生活空间一如既往地狭小 ,新女性们既认同于女儿、妻子、母亲的传统角色 ,又不能满足于此 ,而渴望拓展新的角色空间 ,本文试图从陈衡哲小说集《小雨点》中分析最早一代新女性的角色困境及突围困境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凸现了魏晋男性士人阶层对女性作用的肯定,说明魏晋士人意识中的女性超越了原定的所谓“社会角色”,男性士人对女性反权威行为的认同体现一种深层次的平权思想,对女性才情的肯定还是魏晋士人阶层尊重妇女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张姗姗 《科技信息》2008,(5):185-185
本文从巴斯夫人的序言及其故事中来剖析她对女性及婚姻的看法,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来探讨他们不同的婚姻观。妻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征服丈夫还是为了取悦丈夫?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文章也评论了乔叟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女性主义观点。在中世纪,男女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尽管乔叟并不反对男女平等,但他却不能摆脱他所受的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诲始终是小说诸多功能中最被作者和读者重视的一项功能。女性道德标准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女性道德标准的反映、宣传、巩固和重构就成了小说家们关注的主题。女儿、情人、妻子这三种女性身份功能是通过与它们相对应的男性(父亲、情人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发挥出来的,这三种女性身份所体现出的何为好女人.何为坏女人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道德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意大利最新研究表明,遗孀生活会使女性更加健康,因为当她的丈夫去世之后,她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不像是其他同龄夫妻生活的女性那么脆弱。女性失去配偶之后在晚年很少出现意志脆弱,会比同龄夫妻生活的女性寿命更长。但是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失去妻子的男性,一旦他们的妻子死亡,他们会变得日益消瘦,或许是由于男性在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14.
袁学琴  陈兵 《科技信息》2007,(31):251-251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托马斯·哈代不仅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特征,充分体现出男性作家所特有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哈代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高跟鞋为广大女性所迷恋,高跟鞋的危害尽管为人熟知,但几乎每位女性都还会用其展示自身的阴柔之美,实际上,在这为美付出"疼痛"代价的背后,是社会对女性身份的一种规训和建构,这种规训则来源于媒体的塑形,通过直接的渲染、建构女性的自我认同、男性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多方位交织渗透而成,高跟鞋踩出的实则是一种男权政治.  相似文献   

16.
潘东梅 《科技信息》2008,(4):256-256
描述男性的词语一般带有褒义,是无标记的;而表示女性的词语则带有贬义,是有标记的。这充分说明英语中有关男性与女性的词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美】《大西洋》2014年6月在美国,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对外称自己的妻子为"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丈夫"。有时这样的称呼显得很土气,有些时候它们无法表示主体特征——比如在同性婚姻中,如何称呼"男性"和"女性"一直颇有争议。而在非法律婚姻关系中,人们更愿意使用"另一半"等文艺范儿的称呼。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丈夫为妻子在性生活中呻吟或喊叫而感到疑惑。可以肯定的回答、这是女性性交快感高潮表现中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古希腊神话中,女性从女神被贬为女奴。而生活在男性权力夹缝中的女人,无论是扮演哪种角色,或是妻子、母亲、还是英雄;甚至是沦为玩物、祭品、妖魔,都是被压制着,并承担起她们的主宰者一一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一切罪名和痛苦。本文拟从古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家长制度下苔丝和珍妮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作家要求用女性话语颠覆男性权威话语,重构女性形象,但是在小说《情人》中人们看到传统的道德观念仍在起着作用,男性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法权的代表,女性角色虽已摆脱了依附性,可男性社会所组成的巨网仍压抑着、窒息着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