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言语禁忌作为行为规则长期留存于民俗当中,在东北民间故事当中也有所体现。故事中恪守规则与触犯禁忌的行为各自体现了民众对外在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感悟,由此或引发调侃,或遭到嘲讽,或得到肯定,成为底层经验的独特表述。  相似文献   

2.
平民诗人王学忠是当代诗坛的独特现象,他的诗歌关注当代工人的生活困境和命运不平,正直无惧。他的诗歌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底层人民的自我表述迫使人们郑重思索工人阶级所经历的生活变迁和情感失落;二是他的诗歌精神是对传统写作伦理的继承与坚守,是对知识分子奴性表现的检省。当然,他的诗歌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艺术上的落后性与思想上的肤浅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和底层的关系作逻辑和历史的梳理,对"先锋的底层转向"以及"先锋底层转向之后"、中国当代新生代电影"底层泛化"的外部语境、表现及其内在原因和规律等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力图通过建构"泛底层"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底层"悖论.  相似文献   

4.
"底层叙事"是随着社会转型而逐渐形成的一股以底层视角来呈现现实、关注民生的文学思潮。王祥夫是当代底层叙事的代表作家之一,新时期以来他执着于卑微人生的关注,善于描绘底层个体琐碎的日常生活,并从中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且他还有意识地摆脱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深入底层人民的精神世界去深度挖掘人性的复杂性。社会批判和人性挖掘的相互照应形成他独特的底层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5.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鲁迅因子。因此他们有着与鲁迅笔下底层人物一样的暗淡人生、灰色命运和悲苦境遇。但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命运时,却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意向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对急性心肌梗塞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经验的表述。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少数民族群体备受压抑和歧视,其历史文本的书写通常都是“被表述”地留在统治阶级的“官方话语”体系中,无法表达来自底层民众的真实镜像及理想述求.在那样的背景下,只有从民众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能以双重身份去书写表达族群的深层感受.这样的“自表述”才体现出更多人群的愿望和声音.文章关注苗族先贤梁聚五先生的《民族·民主·政论》文集,认为其正体现了民族的自表述和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8.
《演连珠》作为一篇纯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一篇以形象思维方法表述的哲学著作,则涵盖了相当广阔的思想世界,可以说凝结了作者身处三国末叶至西晋时期那种大动乱社会的人生阅历与体悟,也包括了他的文学创作经验及关于文学美学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高春林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写作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河南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描写商业社会里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的命运,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下层社会"的"经验的知识",并显示出"独立意识上的内省"。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作品还具有某种理想主义倾向,表现了对飘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寻。  相似文献   

10.
《精神现象学·导论》虽然不如《精神现象学·序言》那么引人注目,却以更简洁的形式,表述了黑格尔自己的哲学立场。《导论》使我们了解到黑格尔的意识经验的本质,了解到他所谓的意识通往真知的历程,它就是异在的彻底同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在 2 0世纪 2 0年代初参加革命实验活动的过程中 ,从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出发 ,强调必须从无产阶段革命与无产阶级意识辩证统一的关系来理解实践 .他认为 ,实践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阶级意识问题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和历史演进过程中同一的主客体 ,只有具备了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以及起来把握命运明确的自我的阶级意识 ,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克柳切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打破了前人只关心政治史的传统,注重研究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发展,提出俄国农奴制的起源是农民欠债导致的结果:他认为殖民活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的主要事实;个人、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自然条件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的历史力量,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推动了俄国历史学的发展,但是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以野外露头、岩心描述、电测曲线研究分析为基础,结合二叠系盒8、山1段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盒8段地层由下至上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等4种亚相类型;在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纵向上标准单井综合柱状图和南西-北东、西-东两个方向的沉积相连井剖面,可知从山1段到盒8段,由下至上表现出由曲流河三角洲转变成辫状河三角洲、水体由深变浅、物源向湖盆推进,整体呈现进积型三角洲沉积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底层写作视野下的新世纪女性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内容、思想、形象都表现出向底层写作靠拢的倾向,女作家的创作已经走出一味排斥男性、自我幽闭的局限,而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这种底层写作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异乡的漂泊与痛楚和人性的沉沦与拯救.而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也得以窥探女性写作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made a new investigation on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tritium and helium isotopes in Lakes Van and Nemrut (Eastern Turke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reference by Kipfer et al. for study of long-term vertical mixing and deep water renewal in Lake Van. Lakes Van and Nemrut are crater lakes. Lake Nemrut is at the western border of Lake Van. The ^3He and ^4He are injected at the bottom of Lakes Van and Nemrut, and the both helium isotopes are confirmed from the mantle source. From ^3H (tritium) data in Lakes Van and Nemrut, we have observed "^3H anomaly" at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3H concentrations in Lake Nemrut. The ^3H concentration at the lake bottom is 10% higher than at the surface. The difference of ^3H concentrations between surface and bottom is about 3.7±1.2 TU. This excess ^3H should be injected from the lake bottom.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injected tritium has been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e conventional origins are excluded, such as residence of precipitation tritium from nuclear testing in the early 1950s--1960s and tritium from known nuclear reaction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of excess ^3H with ^3He and heat flow in Lake Nemrut, we infer that the ^3He and ^3H might be all from the mantle source, and produced by the supposed natural-nuclear-fusion, which might occur in an environment rich in water (H) and (U + Th)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in the deep Earth. Detection of tritium in the Earth's interior is a key evidence for exploration of natural nuclear fusion in the deep Earth. Based on the published data, we have found that the excess ^3He and ^3H injected at the bottom of Lake Laacher (Germany) were also released from the mantle source. The present work will be helpful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mechanism of natural nuclear fusion in the Earth's interior.  相似文献   

17.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k,1815-1898),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用“铁和血”的手段和“容克式”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获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他利用欧洲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成功地施展了一套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对近代德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三方面的绿色底线治理.论述了按照“生态人”理念和“生态资本”优先保值增值的原则.强化“三位一体”绿色底线治理,对于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陈映真以其坚定的统一立场著称于海峡两岸。他从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反省出发,他长期思考着台湾社会现代性问题,并自觉地将之作为论述国家统一的依据,从文化根源上驳斥分离主义。他的思考代表着台湾思想界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讨论马克思与米尔恩关于人权主体的分歧.米尔恩质疑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代表的主流人权理论.他认为,人权不是政治权利,而是最低限度的普遍道德权利.这种权利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权.它们是人仅凭其为人就可以享有的.而马克思则质疑各种各样的人权理想.他认为,各种人权理想都无非是适应自由竞争社会要求的产物.在这样的社会里,主体的利己性、物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物实现了对人的完全统治,货币已经成了世俗社会的上帝,人们根本上不可能仅凭其为人就享有人权,人权从实质上说是资本的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