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康德的至善概念实际上有四种含义,即“最高的善”——德性、“完满的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人类“共同的善”——“伦理共同体”、“最高的本源的善”——上帝。四种至善及其逻辑关系不仅形成了康德的至善论思想,而且构成了康德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康德伦理学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2.
葛保武 《科技信息》2008,(4):288-288
图书馆服务伦理是图书馆组织为履行社会职责和满足读者需求,在开展各种读者服务活动时所反映出来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行动上应该遵循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图书馆服务伦理是图书馆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职业活动中,“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要通过服务来体现它的存在价值,本文对图书馆服务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人事管理的道德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事高校人事管理,必然要研究道德之律;实现人事管理的高效性,必然要在管理中体现现代伦理精神。高校人事管理的内涵包含了道德发展内容,高校人事管理的过程映射了道德调整机制,高校人事管理的目标体现了道德实现模式。我们应遵循工具理性与人文目标相统一、管理效率与价值公平相统一、岗位权力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伦理原则,追求以正义、发展、超越为指针的管理道德的终极价值——善、和谐和自由。  相似文献   

4.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艺术给予人的是美,是美的享受和美的精神,是教人从善。因此,艺术如同宗教一样是神圣的,是崇高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应该如同圣徒对于宗教,是敬仰的,是敬畏的。在其艺术创作中应该怀着类似于宗教情感般的热情。但是,艺术的神圣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亵渎,被衰减,成为了物质生活的陪衬和玩物。所以,我们要以爱来重构当今世界的审美价值,重树艺术的神圣,以爱来重新唤起艺术家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关怀,重新唤起艺术家及世人对艺术的神圣激情。  相似文献   

6.
"共同体"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持久讨论,不仅因为它的内涵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模式,更因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人类生活具有特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共同体意味着某些"善",反映了人们关于某些规范维度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7.
舜帝孝道固然难如儒家所论的至圣至善,但它必然反映了舜帝确实以孝著称这一事实.就目前来说,完全否定舜帝孝道包括西周以前孝道伦理的发生,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宗教伦理与一般社会伦理相比有着特殊的本质和多重复杂的功能。其特殊的本质,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伦理目标的虚幻性、伦理信仰的群众性、伦理规范的稳定性和神本性、伦理情感的民族性及伦理意识的抽象复杂性;内涵主要体现为超世的善的价值追求、神圣的二元化世界观、倾向于众生平等的泛爱及禁欲、苦行的说教。这种特殊本质决定了宗教伦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功能的多重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伦理难题做了界定,认为生命科学技术时代的伦理难题不仅是难以在两种相互冲突的义务与原则之间进行选择,有时甚至是难以在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义务与原则之间进行抉择.伦理难题涉及的不是善与恶之间的选择,而是善与善之间的选择.伦理难题主要体现在基因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安乐死等领域.解决伦理难题,必须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伦理程序,并调动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①任何文学和艺术产品,当然都不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艺术并非照搬生活,它是艺术家主观心灵对现实积极加工的结果。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在精神自由上的提倡影响到艺术理论远超过儒家。  相似文献   

11.
在丰富的中华传统道德遗产中,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和从政者的道德修养,以及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结合今天的实际,加以改造,综合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有开发利用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佳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29-132
一直以来,对徽州文化的第一印象莫不是徽商,他们在明清时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在他们的身后,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思想的迫害,长期过着悲惨、压抑的生活,却依然坚忍不拔,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稳定和睦做出贡献的徽州女人,她们也有自己的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在一首首生动古朴的徽州民谣中有着真切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赛前准备无论对于运动员还是教练员来说 ,都是极其重要的 .从当前篮球运动攻防对抗更加激烈和多变的发展趋势来看 ,要想在高速度、高强度和激烈对抗的比赛中 ,一开局就先发制人 ,尽快适应“白热化”的争夺 ,取得攻防的主动权 ,就必须加强和重视赛前准备  相似文献   

14.
杨川 《科技资讯》2012,(13):219-220
现如今,企业招聘及社会用人单位除了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外更注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是现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任务的重中之重。它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取得成功,铸就辉煌的基石,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既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同时也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发挥和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中,除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外,还应借鉴和吸收英美文化精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学生的母语文化对学习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种负迁移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文化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重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崛起,曾不为人知的稀土元素渐渐被人们熟知。尤其是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全球通货膨胀时期,稀土价格更是一路上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稀土的重视程度,加速制定有关稀土的产业扶植政策。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稀土现状,阐述了各国的稀土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成长中社会关注的问题反映了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自己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未来成长等方面的美好期望和理想追求。抽样调查显示,社会关注存在过度重视学习,学生自控力差,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不和谐,自理能力缺失等问题。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习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何芳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1):110-115
教师的自我专业意识是其专业发展的起点与源泉。事实上,最终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为此,教师应自觉承担起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注重培养自我教育意识、培育专业理想、提升专业精神、增强批判与反思能力,在充满生机的专业发展历程中提升与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西哲学家在人生幸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以外的哲学家有很多都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很多人都有忧郁症、疑病症和畏惧遗传病等病态性倾向,不少人甚至有近于“发疯的内心痛苦”,进而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他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痛苦的。西方的分析思维使西方哲学家比中国哲学家更注重个体,往往把自己从集体和社会中独立出来,同时,西方哲学家又因过分看重细节,喜欢深入研究,遇事往往爱钻牛角尖,时常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其哲学观点也有很多不科学、不全面的地方,这是西方哲学家精神痛苦的哲学根源。中国的综合思维则使中国哲学家更具整体意识,因而能更好地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而有所侧重,其哲学更贴近社会人生;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则使中国哲学家性情优良,他们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其人生也比西方哲学家幸福。因此,热爱西方哲学的人们,应该更加注重中国哲学的精神,这是哲学家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它的拍摄手法就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也产生了"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两大派系:直接电影派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真实电影派却坚持认为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两大学派都在追求"真实"。那么当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他们是真实的吗?他们的观点能通过镜头呈现出来吗?许多人都在找寻着答案。通过一些实例可以看到,被摄者的观点可以呈现,但不能完全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