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临界胶束浓度(CMC) 前对1 - 芘丁酸(PBA) 和1 - 萘乙酸(NAA) 荧光光谱的影响, 观测到PBA和NAA激基缔合物的发光. 实验证明: CMC前CTAB 能够诱导PBA, NAA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这一结果为设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荧光检测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溴芘与α、β、γ-环糊精(CD)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对1-溴芘荧光光谱的影响。α-CD浓度对1-溴芘的荧光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加入β-CD后,1-溴芘单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荧光发射带的精细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加入γ-CD后,1-溴芘同时发射单体和激基缔合物的荧光。β-CD和γ-CD在水溶液中能够与1-溴芘形成比较稳定的包结物,但结合方式不同。依据上述1-溴芘的荧光光谱变化的不同,能够区分3种环糊精。  相似文献   

3.
粘度是物质的传输性质 ,是“动态”性质 ,从溶液的粘度数据可以获得溶质对溶剂结构影响的信息 ,揭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对认识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2 98.15K ,研究了一系列溴化四烷基铵盐 (溴化四乙基铵、溴化四丙基铵、溴化四丁基铵和溴化四己基铵 )在碳酸丙烯脂 (PC)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混合溶剂中的粘度行为 ,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外推拆分方法[1] 分别计算得到Li+,Et4 N+,Pr4 N+,Bu4 N+,Hex4 N+和相应阴离子的粘度B系数和流动活化自由能 .据此讨论…  相似文献   

4.
溴化(2-萘甲酰基)甲基三苯基鏻(1)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以无水二氯甲烷作溶剂,室温下与2-全氟炔酸甲酯(2)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加合产物4-(2-萘甲酰基)-2-三苯基膦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3)和4-(2-萘甲酰基)-4-三苯基膦基-3-全氟烷基-2-丁烯酸甲酯(4).产物的结构经IR、MS、元素分析、1H和19F NMR确定.并提出了生成产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芘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为猝灭剂,用芘饱和水溶液配制浓度范围为0.10 ~2.40 mmol/L的系列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与胶束聚集数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的CMC值与电导率法测定的CMC值相当;选择猝灭剂浓度为0.20~0.50 mmol/L时,所测得的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基本不变;当表面活性剂16-X-16浓度为4~9倍CMC时,胶束聚集数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利用外推法得到的该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聚集数约为亲油基同碳数的CTAB临界胶束聚集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在20~25℃范围内,以芘为探针,二甲苯酮为猝灭剂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3-丙二胺N,N,-二烷基-2-羟丙基-N,N,N′,N′-四甲基二胺二氯化物(简写为GCnNCl2, n=12,14,16)的胶束聚集数N.结果表明: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数具有浓度依赖性,Nagg随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探针分子所处环境的微极性随浓度增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使用不同结构的季鏻盐对其进行有机改性,得到多种结构的季鏻盐改性蒙脱土并对苯酚吸附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改性蒙脱土层间距、吸附接触时间、改性蒙脱土浓度、温度、溶液p H对苯酚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200mg/L的苯酚溶液,改性剂为十六烷基三苯基溴化鏻,吸附接触时间为30min,改性蒙脱土用量为20g/L,温度为30℃,溶液p H为6,苯酚的去除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8.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 ,合成了疏水缔合型丙烯酰胺 /2 丙烯酰胺基烷基磺酸共聚物。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的聚合物的溶液性能 ,同时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稀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的缔合以分子内缔合为主 ;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 ,缔合以分子间缔合为主。该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疏水增粘剂 ,模拟盐水条件下的粘度比清水溶液粘度有很大提高 ,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质 ,其临界缔合浓度约为 5 0 0mg/L。使用时可用油田采出水直接配注 ,因而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 ,还进一步降低了聚合物的用量 ,同时还解决了产出污水的重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气体浮选分光光度测定食盐中微量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以二氧化碳气体为浮选剂.将碘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形成的离子缔合物  相似文献   

10.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疏水缔合型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烷基磺酸共聚物。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的聚合物的溶液性能,同时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的缔合以分子内缔合为主;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缔合以分子间缔合为主。该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疏水增粘剂,模拟盐水条件下的粘度比清水溶液粘度有很大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质,其临界缔合浓度约为500mg/L。使用时可用油田采出水直接配注,因而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聚合物的用量,同时还解决了产出污水的重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氟罗沙星(FLRX)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氟罗沙星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氟罗沙星的新方法。在0.11μg·mL-1~5.5μg·mL-1范围内,FLRX的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μg·mL-1。经加样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7.4%~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2.0%~4.6%。  相似文献   

12.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蛋白质时,水相pH值,离子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有机相表面活性浓度以及溶剂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可溶性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中pH滴定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体相pH值由中性到酸性改变的过程中,TCPP在SDS胶束溶液中存在明显的等色点,为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TCPP在胶束内发生了质子化.体相pH值增大到强碱时,TCPP的Soret带紫移,吸光度变小,半峰宽变大,这是TCPP卟啉从SDS胶束内转移到胶束表面的结果,由此证明可通过改变体相的pH值来控制卟啉环在胶束中的增溶位置从而实现卟啉的跨膜转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对氨基苯乙酮作重氮化试剂,8—羟基喹啉为偶联剂,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嗅化铵(简写作HT AB)存在下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的偶氮染料呈红色,加入HT AB后呈紫红色。紫红色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纳米,摩尔吸光系数为4.14×10~4L·cm~1·mol~(-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好,干扰小,线性范围宽0—2.6ppm,检出限低,而且所用试剂来源方便。  相似文献   

15.
薄膜扩展剂是一种高分子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或蒸汽驱中.它在水及油中溶解度较低,常与乙醇、乙酸等复配成其胶束溶液.而股束溶液中薄膜扩展剂的含量分析是合理使用薄膜扩展剂的重要条件之一,用比色分析法对胶束溶液中薄膜扩展剂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及添加剂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受添加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荧光光度法对酸性介质中甲氧氯普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形成的胶束配合物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胶束的增敏增稳作用,提出了测定甲氧氯普胺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本法线性范围宽,为1.3×10-8~8.0×10-6mol·L-1,灵敏度高,检出限为1.2×10-8mol·L-1。应用本法于样品中甲氧氯普胺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8%,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庚烷反胶束溶液和牛血红蛋白水溶液的相平衡,探讨了有机相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水相pH值、水相离子种类和强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适宜条件下,牛血红蛋白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对实验结果从表面活性剂极性头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反胶团包溶蛋白质时的空间阻碍作用上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氟罗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及应用.方法:用日立F-30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测定波长eλx=290 nm,eλm=450 nm,测定时最佳pH值范围为4.5~5.5.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由于胶束的生成,使氟罗沙星(FLRX)自身荧光大大增强,据此建立了在SDS胶束体系中测定氟罗沙星的新方法.结果:氟罗沙星浓度在0~0.9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1,检测限为0.01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7.1%~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5%~3.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药物制剂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应用现状、增敏机理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豆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水溶性聚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胶束微环境中,用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催化合成了水溶性聚苯胺.在pH(4-5),0.1%-1.0%SDS胶束微环境中,SBP能催化苯胺聚合,产物在720nm处有一明显的吸收峰.由于苯醌和苯环的变形振动,其红外光谱在1594cm^-1和1497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由于C-H面外振动,在824cm^-1处有一单吸收峰.测量结果表明产物为头尾相连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