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江红 《科技信息》2007,(32):109-110
本文在深刻理解小说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对小说主人公在追求飞黄腾达这条路上的拼搏和"迷失"进行剖析,并通过主人公于连在经过矛盾、经过抗争、经过实践,最终大彻大悟得到重生的过程,揭示了"红"与"黑"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所喻示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作家翁达杰的《世代相传》是一部相当奇特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评论家称之为“编史元小说”、“传记式小说”。在这部解构传统的文本中,作者将历史与小说、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作者与读者融为一炉,并化文本为“战场”,使这些传统中对立的双方上演了一出“战争”之戏。不过,在翁达杰笔下,传统中对立的双方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而是和平共处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吴杨 《科技信息》2007,(15):464
美国作者霍桑的《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巨著。本文作者从小说中所展现的爱出发,分析了各主人公之间的爱以及霍桑对各人物所表现出的爱,从而反映了小说中主人公对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论《白鹿原》中的"革命"与爱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鹿原》在对白灵与鹿兆海爱情悲剧的叙述中,有一个不易为人察觉的疑点。即白灵的转变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情积累和材料支撑而显得牵强。作者的某些主观意愿和个人追求作为一种潜在规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取向和行为方式。白灵和鹿兆海的情感历程显示出,小说在作者的引导下成功地完成了"革命"话语对爱情话语的置换,爱情被"革命"遮蔽。爱情的内容因而被改写:相爱不是因为两情相悦,而是因为"志同道合"的"革命"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结构分析法,分析英文版《京华烟云》中平行对照修辞格的使用情况及其修辞功能,发现平行对照被广泛应用于该小说词汇、短语、从句和句子四个层面的对立对照中。小说利用平行对照结构平行而语义相反的特点,突出了对立对照概念的比较与矛盾。这种运用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内涵的方法,使小说产生形式上的对称之美,体现出作者对立统一的辩证之道,并以此来揭示矛盾对立的社会现实,展示对抗冲突的人物性格,表达中国人民的抗争勇气和必胜信念,以及作者自己浓厚的民族自信与赤子之情。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角度对比研究北村的小说文本<周渔的喊叫>与孙周的电影文本<周渔的火车>,可以看出孙周的影片是对电影艺术技巧的一次新的探索,表现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与物质世界、精神追求的二元对立,探讨当下语境中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7.
河南作家南飞雁的中篇小说《红酒》《灯泡》《天蝎》属于官场小说的范畴,南飞雁的小说应读作"官场"小说,更应读作官场"小说"。人物命名的符号化使小说成为一种寓言式书写和隐喻式表达,其要表达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官场空间和生活于官场的人们对权力追求的集体"有"意识。作为官场"小说",南飞雁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话语方式,小说隐含作者的道德倾向和价值取向影响了叙述者,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一起对受述者、隐含读者和读者产生影响。小说通篇采用自由间接引语的话语方式,使叙述者主体与人物主体有融合的趋势,在融合中让读者体官道、悟人道。读南飞雁的官场小说,还应该对小说的语言魅力给以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汪淏的小说里,差不多都有一个与作家本人经历极其相似或在性格上极其相近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的性格全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极力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遵循的精神是与现实完全不能相容的.汪淏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着共同身份的知识者和广大的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关系而展开的.而且其中的对立主要在于他们各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互不相容.小说主人公们大都以精神上的追求高于一切,甚至可以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汪淏理想的小说就是所谓诗意的小说,而他所追求的诗意的小说,又是以"语言"为根本要素,以"叙述"为根本技巧,以"故事性"为核心构成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9.
刘亚波 《科技信息》2010,(5):195-195,179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代表作,人们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本文作者另辟蹊径,选取作为边缘人典型的莉丽为阐述的主要视角,通过分析这个一直在追求自己独特个性的独身女子,展现传统男权社会的两性对立和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说《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一方面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手法,通过独特的时序安排对人物、情节乃至读者进行影响与掌控;另一方面,小说同时采用了聚焦主要人物桑迪的视点的手法把"讲"和"看"分离,形成对立;桑迪有限制的视点对全知全能的叙述起到反抗和消解作用,把小说人物命运和读者的判读从全知叙述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人物及读者获得一定的自主性。小说深层文本的意义在这两种互相对抗的叙述中显现出来,体现了当代人如何在自由意志与外在操控力量之间进行抗衡。  相似文献   

11.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代表作,人们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本文作者另辟蹊径,选取作为边缘人典型的莉丽为阐述的主要视角,通过分析这个一直在追求自己独特个性的独身女子,展现传统男权社会的两性对立和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铁凝的小说创作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视角意识.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和把握,不仅表现了铁凝小说创作的叙事技巧,同时也成为她作品中的人性探索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成人/儿童两种叙事视角的对立与共存,成为她人性批判的有效策略;女性/男性/第三性视角的多元互补,则为其小说表现丰富复杂的人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3.
张炜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有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在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邪恶的犬儒及流氓无产者的同时,也塑造了一批具有正义和理想精神的英雄形象,小说从民间立场出发而不是从通行的意识形态出发所塑造的"革命"与"反革命"形象体现了作家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人与鬼怪的关系是志怪小说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纵观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六朝志怪小说和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主的清代笔记小说,即见一种由对立走向友善的人怪关系.这与佛教的影响分不开.同时,在由对立走向友善的过程中,也可窥见封建社会由"尚力"到"崇德"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幻变》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寓言体小说,在爱情故事的表层叙述中蕴涵着深层的寓意,即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整个文本呈现出鲜明的二元对立,包括在爱情演绎中体现出来的对立、以蜗牛为代表的其他物种与人的对立、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等等。运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可以更好地解读小说中文学形象的角色功能及其内蕴的深刻性与象征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鱼是沈从文在小说中反复描写的一种动物。沈从文在其创作中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种类的鱼,形式多样的捕鱼方法和不同的食鱼方式。沈从文小说中的众多鱼意象或是男女性爱的媒介,表达了作者对"爱"与"美"的追求;或是快乐童年的守护,释放了作者在城市中的压抑情绪;或是自然人性的寄托,赋予了作者欲以湘西的自然人性来拯救民族颓废的愿望。沈从文如此喜欢写鱼与其受到湘西自然山水和早期经验的影响,被湘黔地区苗族鱼图腾孑遗所感染和自觉吸收中华鱼文化应用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年》中包含着一系列二元对立体系的建构与解构。表现在作品中,作者设置了疯癫者与正常者,文明、秩序与暴力、混乱以及历史真实与个人生命体验真实之间的对立,同时也对传统的善恶二元对立道德观、新旧二元对立理性世界观等进行了解构,体现了深刻的题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维娜 《科技信息》2011,(31):259-260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元对立的运用成功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奇幻小说近年来在中国图书市场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热潮.作为本土奇幻小说的代表,<九州>系列小说在文本中对于"神性"和"人性"的追求和探索,较为鲜明地呈现出了近年来本土奇幻小说普遍的创作特点,并从多元化、平民化等角度挖掘出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乔叶的小说《锈锄头》以一个意象锈锄头连缀出了复杂多样的世相,其中有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有拆解和掩饰的对立,有分化和交集的变换,叙事精致巧妙,意蕴启人深思,在作者的创作历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