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芪合酶基因植物中三羟基反式芪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RT-PCR方法,从葡萄组织中克隆了两个芪合酶基因的编码区(1.19kb)。在大肠杆菌中能特异表达42ku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与芪合酶大小一致,并用其制备了兔抗血清。利用pBin438构建了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PCR,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和RT-PCR分析证明该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染色体中,并正常转录和特异表达。薄层层析和HPLC的结果进一步判断表达的芪合酶在烟草中可催化其底物合成3,4′,5-三羟基反式芪(trans-resveratrol),从转基因烟草中纯化的3,4′,5-三羟基反式芪能使人乳腺癌细胞停留在Go,G1期的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多个抗病抗虫基因在水稻中的遗传和表达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冯道荣  许新萍  邱国华  李宝健 《科学通报》2000,45(15):1593-1599
将2 ̄3个抗真菌病基因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串联在一载体上,两个抗虫基因与PPT乙酰转移酶基因串联在另一载体上,利用基因枪法将它们按照1:1的摩尔比共同导入到水稻胚性愈伤组织中。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共得到55个独立的再生植株系,其中,有70%的转基因植株含有6 ̄7个外源基因,且位于同一载体上的几个外源基因总是共同导入到水稻植株中,Northern blot分析证明多个外源基因均能稳定表达。在分析的含  相似文献   

3.
水稻金属硫蛋白核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RNA杂交分析发现ricMT基因在水稻茎部高效特异表达,其表达是叶片中的100多倍,暗示出该基因的5‘上游可能贮藏着1个高效特异表达的启动子。为了弄清ricMT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启动子结构特征,从水稻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ricMT的核基因克隆,并测出了4084bp序列,其中包括2970bp的5‘上游区,约690bp的转录区和420bp的3’下游区。  相似文献   

4.
对一套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抗性遗传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携带有新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在小麦背景中呈显性遗传,暂定名为YrE,长穗偃麦草编码的酯酶-5结构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暂命名为Est-E5.F2群体分析发现Est-E5与抗病基因YrE呈共分离,表明Est-E5是检测3E染色体及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较理想的生化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5.
转pMThGH基因红鲤F4代鱼体内转植基因存在的分子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志强  朱作言 《科学通报》2000,45(18):1957-1962
从一尾转pMThGH基因红鲤F4代仔鱼基因组内回收并克隆了50个转植基因(transgene),对其中33个进行分析。根据双酶切结果,可将这此回收基因分为4种类型。用5种内切酶构建了这4种类型回收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第1种类型(6个,占18%)与建立原代基因鱼所用的外源基因相同,而其他3种类型回收基因的分子量大小、切位点的种类、数量、位置都迥异于转移前的结构,意味着大多数转植基因顺序发生了缺失  相似文献   

6.
拟南芥profilin2启动子5′端缺失对维管束特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辉  王志兴  贾士荣 《科学通报》2001,46(10):835-838
用 PCR法扩增并克隆了 profilin2全长启动子(1667 bp),经 5’端不同长度缺失,与 gus(uidA)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伽蓝菜,证实在转基因植株中全长启动子Pfn1.7呈维管束特异表达.5’端缺失分析显示,可将该启动子分为 3个区段:区段 1,-1667—1380 bp,缺失该区段后 gus基因由维管束特异表达变为组成型表达,推测在该区段中存在维管束特异表达元件;区段 2,-1153~-597 bp,强烈抑制 gus基因的表达;区段 3,-597~-1bp,可认为是profilin2的基本启动子.  相似文献   

7.
TMV-RNA 非翻译区对外源基因在整体植物中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US基因及TMV-RNA非翻译区序列构建了4种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即pBG437,pBG438,pBG440和pBG440△NOS。在这4种表达载体中带双增强子的35S启动子的下游分别由GUS-NOS,Ω-GUS-NOS,Ω-GUS-3’UTR-NOS和Ω-GUS-3’UTR组成4个不同的表达框架。转基因烟草GUS活性检测表明,转PBG440植株的GUS活性是转pBG437的5倍,是转  相似文献   

8.
OsNHX1基因耐盐84K杨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水稻Na+/H+反向转运器基因OsNHX1导入84K杨, 获得3株抗性转化植株, PCR, Southern 和Northern检测结果表明, OsNHX1基因已经整合到84K杨基因组中, 并可以稳定表达. 耐盐实验表明, 3个株系的转基因植株能在200 mmol/L NaCl条件下正常生长. 对盐胁迫处理的转基因植株进行Na+含量和渗透势测定, 发现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Na+明显高于对照植株, 其渗透势明显低于对照植株. 分子检测和耐盐性实验表明OsNHX1基因的转化获得成功, 并获得84K杨耐盐转基因 植株.  相似文献   

9.
通过土壤农杆菌方法将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到水稻中,获得了具有单拷贝外源基因插入和表达的水稻再生植株,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检测发现,接病菌后1个月内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在发病时间、发病植株数、发病叶片、发病后的植株生长状况等各项指标上与对照的转GUS基因植株比较均有较大差异。在去除高温湿度的发病环境后,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植株,表明转基因水稻对稻温病  相似文献   

10.
通过PCR方法从水稻"矮子占"和"南特号"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出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rga5, 其编码区含1119 bp. 其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水稻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OsGA20ox相比有11个氨基酸不同, 其中9个氨基酸为移码差异. 通过基因枪法将该基因的正、反义表达质粒pSrga5和pArga5转化水稻"中花8号", 获得了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变异的转基因植株. 正义转化表现出植株增高、叶片和穗变长、穗粒数增加等特征, 但花期未受明显的影响; 而反义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矮化"和"早花", 且出现植株细弱、叶色加深、叶片和穗变短等特征. 转基因水稻的分析结果表明, rga5正、反义外源基因已分别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并有效表达; 正义植株体内的GA1平均增加约50%, 反义则降低至对照组的约10%. 结果表明, rga5是水稻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 该序列中11个氨基酸的变异并不影响其功能. 正义表达可增强体内GA的合成, 促使植株生长, 增加株高; 反义转化则抑制了内源GA的合成及植株生长, 导致植株明显的矮化.  相似文献   

11.
3-酮硫裂解酶基因phb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梁  李枞  宋艳茹 《科学通报》1999,44(4):398-402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克隆了真养产碱杆菌中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一个关键酶-3-酮硫裂解酶基因phbA。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与国外报道序列同源性很高,只有1个碱基的区别。为了检测该基因的功能及导肽的定位效率,构建了带有导肽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植株。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导肽可以将外源蛋白定位于质体,phbA基因能翻译成相应大小的蛋白。酶活性分析证实,转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土壤农杆菌方法将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到水稻中, 获得了具有单拷贝外源基因插入和表达的水稻再生植株. 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检测发现, 接病菌后1个月内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在发病时间、发病植株数、发病叶片、发病后的植株生长状况等各项指标上与对照的转GUS基因植株比较均有较大差异. 在去除高湿度的发病环境后, 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植株. 表明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侵害至少有明显的延迟发病抗性. 天花粉蛋白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未发现对宿主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定位及其表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子银  陈受宜 《科学通报》1999,44(7):727-733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种窄叶青8号第1链cDNA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个与植物抗病基因同源的序列:Osr1,Osr2和Osr3,三者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利用ubi1内含子增强Bt cry1Ah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t cry1Ah基因是从国内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株BT8中鉴定克隆的新型杀虫蛋白基因. 本研究构建了两个含有Bt cry1Ah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在其中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UUOAH)的玉米Ubiquitin启动子与cry1Ah基因之间插入了玉米泛素蛋白基因ubiqutin1的第一个内含子(ubi1). 利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玉米(Zea mays L.)胚性愈伤组织中, 得到了可育的再生植株. 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 cry1Ah基因已整合入玉米基因组中, 并稳定遗传至下一代. 对T1及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ELISA检测, 发现pUUOAH载体转基因植株Cry1Ah蛋白的平均表达量提高了20%. 对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田间抗虫性鉴定, 发现转cry1Ah基因玉米对玉米螟有很高的抗性, 并且pUUOAH载体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性好于pUOAH(无内含子)载体的转基因植株. 以上结果表明, 玉米ubi1内含子可以有效增强cry1Ah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从明恢63平衡化cDNA文库中获得水稻GS2基因的cDNA克隆, 通过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方法将GS2基因导入中花11进行超量表达. 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生长表型和基因表达、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结果显示, T1代转基因植株由于GS2的抑制表达出现黄化现象, 生长受到限制;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GS2基因的表达量紧密相关; 植株中大多数氮代谢、叶绿素合成和光呼吸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 而植株的氮代谢水平下降, 包括GS活性、水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从病毒基因组和感病水稻mRNA的cDNA克隆测得了水稻黄矮病毒基因3的核苷酸序列,基因3全长1068个核苷酸,包括19个核苷酸的5‘端非编码区,164个核苷酸的3’端非编码区和885个核苷酸的蛋白质编码区,可编码一个295年氨基酸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精细定位及其共分离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明  周永力 《科学通报》2000,45(10):1067-1071
利用Xa-4的近等基因系IR24和IRBB4构建F2群体,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感病植株,利用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分子标记和候选抗病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构建了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遗传图谱,并获得了与Xa-4共分离的分子标记RS13。构建的遗传图谱还包含另外5个紧密边锁的分子标记,其中 1个是PCR标记,4个是国际通用的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标记。为图位克隆Xa-4打下的基础,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  相似文献   

18.
表达雪花莲凝集素(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抗褐飞虱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pht,gusA报告基因和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的2个质粒(pWRG1515和pRSSGNA1)共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号和鄂晚5号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从轰击的329块愈伤中共再生出61株独立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79%的转基因植株含有所有3个外源基因。Western blot分析发现,48株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中有36株(75%)在不同水平上表达了GNA,GNA最高表达量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5%,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后代植株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遗传。从其R1代为3:1孟德尔分离方式遗传的后代R2代植株中,鉴定出含有并表达所有3个外源基因的5个独立转基因植株纯系。褐飞虱生物鉴定和喂养试验表明,转基因纯系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褐飞虱存活率和繁殖力、延缓褐飞虱发育进度及减少褐飞虱进食量,即表达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对褐飞虱具有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严远鑫 《科学通报》2003,48(4):358-363
通过PCR方法从水稻“矮子占”和“南特号”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出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rga5, 其编码区含1119 bp. 其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水稻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OsGA20ox相比有11个氨基酸不同, 其中9个氨基酸为移码差异. 通过基因枪法将该基因的正、反义表达质粒pSrga5和pArga5转化水稻“中花8号”, 获得了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变异的转基因植株. 正义转化表现出植株增高、叶片和穗变长、穗粒数增加等特征, 但花期未受明显的影响; 而反义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矮化”和“早花”, 且出现植株细弱、叶色加深、叶片和穗变短等特征. 转基因水稻的分析结果表明, (rga5正、反义外源基因已分别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并有效表达; 正义植株体内的GA1平均增加约50%, 反义则降低至对照组的约10%. 结果表明, rga5是水稻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 该序列中11个氨基酸的变异并不影响其功能. 正义表达可增强体内GA的合成, 促使植株生长, 增加株高; 反义转化则抑制了内源GA的合成及植株生长, 导致植株明显的矮化.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含高赖氨酸含量基因(wblrp)和赖氨酸合成关键酶(dap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102,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优899和烟农15等受体品种的幼穗和幼胚,获得了100多株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2).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o和T1的基因组中.进一步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对高赖氨酸基因的表达及水平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在T2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植株叶片游离赖氨酸(Lys)含量和种子结合态Ly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叶片的游离Lys含量提高了2~3倍,4个株系的Lys含量提高了10%以上,小麦的营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