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预加荷载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PFRC)的抗渗性能,选用1种聚丙烯粗纤维和2种聚丙烯细纤维进行单掺和混掺,在5种荷载水平下进行了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分析了不同混掺比例下PFRC试件在不同荷载水平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化规律.采用压汞法和电镜扫描研究了纤维混掺和荷载大小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轴向荷载水平下混掺多尺寸PFRC试件A8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93.9%、90.8%、77.5%、63.5%和66.5%,均为降低幅度最大的一组,混掺PFRC的抗渗性能优于素混凝土和单掺PFRC;同时粗细纤维混掺可以形成三维空间网架结构,能在不同阶段产生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在不同荷载水平作用下的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环氧粘贴法对21个100 mm×100 mm×250 mm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块进行单轴抗拉试验,研究不同尺度聚丙烯纤维及其混杂对混凝土单轴抗拉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及混掺粗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拉强提高幅度为11%~27%;单掺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及粗细混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出现了低应力应变硬化现象,单掺及混掺粗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所包围面积大于素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下包面积。不同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拉韧性增强效果排序:混掺粗细纤维混凝土>单掺粗纤维混凝土>单掺细纤维混凝土>素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开展高温作用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且上升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缓.温度在200℃左右时,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比较明显,大约是常温下的3倍左右;温度达到400℃时,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提高开始减缓,大约是常温下的4倍左右;当温度升高到600℃时,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继续提高,大约是常温下的5倍左右.纤维素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常温及高温后的氯离子渗透性,纤维掺量为0.6~0.9 kg/m3时,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与应力水平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离子加速渗透试验,测定阳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应力水平和渗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养护至28 d的未加载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越高;较长养护龄期的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均比相应养护至28 d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有所降低;施加5次0.4fcy(轴心抗压强度)重复应力后,氯离子渗透的非稳定阶段显著缩短,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增大;施加5次0.8fcy重复应力后,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进一步增大.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的龄期采用相对较长龄期为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长期浸泡的方法模拟海洋水下区,以纤维掺量为参数,开展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洋水下区氯离子通过毛细吸附和扩散作用在纤维混凝土中迁移,毛细吸附的影响深度为8~10 mm;纤维掺量为0.1%(体积分数)的混凝土内部致密,随纤维掺量继续增大,试件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减弱;纤维混凝土的结合氯离子在毛细吸附影响深度之前对试件中总氯离子含量影响较大.运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解析解对试件中的氯离子进行非线性拟合,纤维掺量影响氯离子扩散系数,掺量为0.1%(体积分数)的纤维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6.
选用2种尺寸聚丙烯细纤维与1种聚丙烯粗纤维,进行单掺及混掺,对9组不同纤维掺量试件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抗压、劈裂试验及压汞试验,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下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变化以及冻融循环前后混凝土拉、压强度变化;研究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孔结构的改善情况;研究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冻性的关系,并对孔结构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加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聚丙烯纤维掺入素混凝土后,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和抗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相同掺量条件下,聚丙烯粗纤维和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有较大改善,且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改善效果最好:相比于素混凝土冻融后抗拉、压强度,单掺聚丙烯细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9.95%~11.94%和4.29%~7.62%,单掺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27.36%和16.67%,混掺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46.77%~53.23%和41.90%~50%。  相似文献   

7.
掺复合胶凝材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矿粉、粉煤灰、硅灰等矿物外加剂对海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测定了掺复合胶凝材料的海工混凝土的电通量、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这种混凝土进行了恒电压钢筋锈蚀的试验,研究了矿物外加剂掺量与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加矿粉、粉煤灰、硅灰等矿物外加剂可以改善海工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矿物外加剂的复合掺入比单独掺入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改善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海工混凝土配制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复合多种矿物外加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废弃石粉单掺以及分别与粉煤灰、矿渣粉复掺,研究废弃石粉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废弃石粉单掺掺量在10%以内,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单掺掺量控制在20%以内,混凝土抗冻性能良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抗收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复掺总量控制在30%以内时,混凝土各项耐久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聚丙烯(PP)粗纤维及其与普通聚丙烯单丝纤维混掺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粗纤维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且粗细纤维混掺的效果要优于于单掺聚丙烯粗纤维。  相似文献   

10.
采用NEL快速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外加剂以及粉煤灰和硅粉两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降低,虽可以降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掺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硅灰与粉煤灰复合双掺能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综合考虑,少量的硅灰与粉煤灰复合双掺是配制具有极低氯离子扩散渗透性混凝土的重要技术途径;高性能混凝土(HPC)比普通混凝土(OPC)的抗渗透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的粉煤灰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文中详细论述了粉煤灰作砼掺合料对新拌砼和易性,对硬化砼的强度、变形及抗渗、抗冻、耐腐蚀等耐久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几种激发粉煤灰活性,提高砼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种煤灰混合成二种类混合灰样,对混合灰样进行灰熔点测定和变形温度T1下的矿物组成测定,并利用三元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煤灰熔点与混煤比不呈线性规律,而与矿物质间的低温共熔作用有关.混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和T1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与SiO2-Al2O3-CaO三元相图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固硫灰渣中无水石膏水化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化床燃煤固硫灰渣(以下简称固硫灰渣)中无水石膏水化产物的种类及特性对灰渣的资源化利用有较大影响.采用XRD、S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固硫灰渣中无水石膏的水化产物,结果显示:无水石膏水化可生成二水石膏和钙矾石;固硫灰渣水化浆体中的二水石膏结晶形态比较相似,几乎全部呈块状或柱状;不同固硫灰渣水化生成的钙矾石为粗大或细小的晶体,长度尺寸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固硫灰渣水化浆体中钙矾石的结晶形态主要取决于游离氧化钙的含量,而二水石膏的结晶形态与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就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粉煤灰作为资源来开发利用的迫切性综述了粉煤灰在建筑材料、农业、塑料、橡胶、道路工程及其他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途径,为开拓粉煤灰综合利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在陶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粉煤灰替代部分高岭土在陶瓷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在掺入量不大于10%,烧成温度在1290-1310℃,制备日用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本采用水力除(贮)灰方式,为了节约用水,近年来逐步开始采用干除(贮)灰方式。文章以河曲发电厂新建工程(2×600MW)干贮灰场为例,介绍了山谷干贮灰场坝体及排洪构筑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屯兰矿锅炉房多年来使用麻石水膜除尘器的实践经验。对该除尘器的性能、特点以及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其运行和维护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一种旋风炉飞灰回熔系统,该系统用于处理含Cr废渣时回熔掉全部电除尘器收集的飞灰。依据颗粒轨道模型及旋风筒内流场的经验模型,提出了飞灰颗粒在旋风筒中运动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风灰射流的最佳参数。飞灰回熔效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灰化温度(600℃和815℃)下制得的玉米芯灰的理化特性.利用马弗炉灼烧实验考察了灰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灰分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联用技术对生物质气化站现场采集的玉米芯灰的灰成分和灰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灰化温度对灰粒度、灰分量、灰成分、灰形态和物相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但对积灰结渣特性影响不明显;灰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钾和氯,玉米芯热解气化排放钾的主要形式是氯化钾;灰表面的形态各异,600℃灰化时形成絮状的大颗粒,815℃时灰表面发生软化熔融,絮状物减少.该研究可为生物质燃料经热化学转化后的燃气净化及生物质灰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