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维(2D)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材料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二维材料之一,其中二维碳化钛(Ti3C2Tx MXene)材料的研究最为广泛。该材料目前主要通过刻蚀三元碳化物或氮化物(MAX相)后进一步插层得到,因此MAX相材料的纯度和制备工艺条件直接决定了Ti3C2Tx MXene材料的物化性质。主要完成了不同Ti3AlC2 MAX相材料的筛选,选择氢氟酸(HF)刻蚀,并优化了不同的插层方法,制备了一系列Ti3C2Tx MXene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确定使用原位锂离子(Li+)插层法可有效获得单层Ti3C2Tx MXene材料。制备的单层Ti3C2Tx MXene材料的表面平整,片径约为150 nm,厚度约为2 nm。同时,创新性地采用涡旋震荡辅助材料分层,极大地缩短了超声时间,提高了单层Ti3C2Tx MXene材料的产率(可达70%),并且可以避免材料氧化,为Ti3C2Tx MXene材料未来应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针(PMMA-MNs)阵列上修饰聚多巴胺(PDA)层,通过离心技术将金纳米粒子(Au NPs)组装在MNs表面,构建纳米金@聚多巴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针阵列(Au@PDA@MNs).Au@PDA@MNs有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以罗丹明6G(R6G)作为拉曼探针,在10-4~10-8 mol·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LOD)可达3.1×10-10 mol·L-1.为了检测过氧化氢(H2O2),4-巯基苯硼酸(4-MPBA)被修饰在Au@PDA@MNs上以构建功能化的MNs.利用4-MPBA分子氧化生成4-羟基硫代苯酚(4-HTP)和MNs的透光性,基于1 000 cm-1和1 068 cm-1处拉曼强度比(I1 000/I1 068)的变化,完成了H2O2的拉曼定量检测,I1 000/I1 068的变化与H2O2浓度成定量关系.线性响应范围为10~2 000 μmol·L-1,LOD为0.93 μmol·L-1.MNs和SERS技术的结合为确定具有短半衰期和弱拉曼信号的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温下的水化学生长法合成了镍钴氧化物(NiCo2O4)纳米针,因其自组装而表现出立方晶相,再用二氧化钛/炭黑(TiO2/CB)对NiCo2O4表面进行了改性,合成了TiO2/CB-NiCo2O4复合纳米材料.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图谱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时间-电流(i-t)曲线法考察了TiO2/CB-NiCo2O4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TiO2/CB-NiCo2O4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001~1.780 mmol·L-1,检测限为0.53 μmol·L-1(信噪比S/N=3).将该法用于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叠层顺序对磁控溅射沉积铜锌锡硫(CZTS)吸收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制层结构为Cu/ZnS/SnS2时,制备的CZTS薄膜在(112)晶面具有择优生长取向,并具有较好的结晶一致性,在288,335和368 cm-1处呈现出特征拉曼(Raman)峰,薄膜表面晶粒较大、形状规则、薄膜空隙较少、比较致密,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系数较高,光学带隙1.5 eV,适合作为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当预制层结构为SnS2/Cu/ZnS和ZnS/SnS2/Cu时,由于在预制层硫化过程中造成一定的Zn和Sn流失,使CZTS薄膜中含有CuS杂相,导致薄膜表面质量下降,禁带宽度增加,不适合做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制备锰氧化物(MnOx),并与海藻酸钠(SA)相结合,成功制备了锰氧化物-海藻酸钠凝胶微球(MnOx@MABs)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凝胶微球的形貌结构、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过硫酸盐高级氧化的原理,利用凝胶微球活化过硫酸盐来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代表污染物日落黄.研究了MnOx@MABs材料的投加量、废水的pH值、废水温度、过一硫酸盐(PMS)的投加量和不同日落黄初始浓度对日落黄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Ox@MABs/PMS体系能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降解日落黄,当日落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在0.5 mmol·L-1的PMS、30 g·L-1的MnOx@MABs以及体系反应温度为40℃条件下,60 min内对日落黄的降解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与离子导体形成的异质结构可以极大地增强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其两相界面能为离子传输提供较好的通道。以TiO2与Ce0.8Sm0.2O1.9 (samarium doped ceria, SDC)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湿化学法和干混法构造了两种不同的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利用湿化学法制备的SDC@TiO2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简称SDC@TiO2)作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在550 ℃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761 mW·cm-2,比用干混法制备的SDC-TiO2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简称SDC-TiO2)作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高21%。与SDC-TiO2相比,SDC@TiO2具有更丰富的两相界面。电化学阻抗谱显示,以SDC@TiO2材料作为电解质的电池具有更低的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  相似文献   

7.
以牛磺酸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TBSSB)、5-溴水杨醛(BSA)、2,2''-联吡啶(bipy)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三核铜配合物[Cu3(TBSSB)2(BSA)2(bipy)2]·H2O (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光致发光光谱、固体漫反射光谱及分子轨道分析等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结晶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031(2)Å,b=11.480(2)Å,c=12.913(3)Å,α=73.13(3)°,β=78.58(3)°,γ=75.24(3)°,V=1363.6(5)Å3,Z=1,Mr=1533.30,Dc=1.867 g/cm3,F(000)=759,μ=4.236 mm-1,S=0.921,R1=0.0488,wR2=0.0471(I > 2σ(I)),R1=0.1812,wR2=0.0546。Cu (2)离子与来自于两个TBSSB配体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正方形配位构型。Cu (1)离子与来自于一个2,2''-bipy的两个氮原子,TBSSB配体的一个氧原子,以及BSA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形配位构型。该化合物分子通过O-H…Br分子内氢键和C-H…O分子间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发出蓝色荧光,它的带隙为2.19 eV。  相似文献   

8.
秦惠珍  邹蓉  韦霄  柴胜丰  唐凤鸾 《广西科学》2023,30(6):1171-1179
为探明最适宜栽培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i)的光强,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强处理(RI 10、RI 30和RI 50)对其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白花兜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thetic rate,Pn)日变化影响基本一致,Pn均随着时间递进而降低,白花兜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12:00之前,不同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对RI 1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影响较大。RI 3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日均值最大且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是白花兜兰生长的最适光强。白花兜兰为阴生植物,RI 5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叶绿素易受损。经过2个月遮阴处理后,白花兜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在RI 30光强处理下最大。因此,人工栽培白花兜兰时应进行适当遮阴处理,其最适宜栽培的光强为750 μmol·m-2·s-1,约为自然光强(2 500 μmol·m-2·s-1)的30%。  相似文献   

9.
设自然数n≥3,OInk是有限链[n]上的双边k型-保序严格部分一一变换半群.对任意的1≤kn-1,0≤rn-1,记OIn,rk={αOInk:|im(α)|≤r}为半群OInk的双边理想.通过对秩为r的元素和格林关系的分析,分别获得了半群OOIn,rk的极小生成集和秩.进一步确定了当0≤lr时,半群OIn,rk关于其理想OIn,lk的相关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了如下的一类平面四次复Lotka-Volterra系统的可线性化问题=x(1-a30x3-a21x2y-a12xy2-a03y3),=-y(5-b30x3-b21x2y-b12xy2-b03y3).该系统为四次齐次多项式扰动下的具有$1:-5$线性项的复Lotka-Volterra系统,给出了该系统可线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使用现场总线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现场总线通信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做了综合介绍,对现场总线传输速率、拓扑结构、本质安全、介质存取控制方式进行了基本剖析,探讨了影响现场总线实时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第三层交换技术基本特征,解析了三层交换技术分类、工作原理及实现配置VLAN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WRF3. 9模式并选取四种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ACM2、MYJ和BL)和两种近地层方案(Eta和MM5)模拟了2015年1月16~25日苏州东山的近地层气象要素,并与东山气象站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了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模拟能力。同时设置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与近地层方案耦合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两类方案的耦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白天四种边界层方案对2 m温度的模拟差异较小,两种近地层方案的模拟结果有差异,对流混合较弱时Eta方案模拟较好,对流混合较强时MM5方案较好;夜间四种边界层方案和近地层方案均有影响,但是整个观测期间四种方案的模拟结果统计量差异较小;②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2 m相对湿度均高于观测值,BL方案的模拟效果最佳,MYJ方案的模拟偏差最大;③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10 m风速的模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MYJ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四种方案对风向的模拟均优于对风速的模拟,白天的模拟效果整体优于夜间;④选择不同的近地层方案对风速和风向的模拟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对2 m气温模拟结果的影响小于对2 m相对湿度模拟结果的影响,BL边界层方案与MM5近地层方案耦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2 m气温和2 m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气-液相法合成的一种颗粒状的纳米三元碳酸盐。详细介绍了纳米碳酸盐的合成工艺流程以及碳酸盐悬浊液的配制工艺流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涂层的分解工艺要求,通过调整阴极灯丝电流增加幅度和频率,解决了纳米涂层分解激活过程中开裂问题,保证了阴极发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簿层软化工艺参数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测定了该工艺各阶段的C势和N势。试验结果表明:其它条件相近情况下,增加渗C阶段强渗期煤油滴量,炉内C势增高,工件表层Ar和K量均增多,渗速加快,总渗层增厚;共渗介质供应量增大,表层Ar和K量稍增多;降温阶段时间延长,Ar减少而K量增多;相同工艺条件下,钢的化学成分不同,最终得到的Ar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材料生长制造的原理提出了薄板叠层粘接模具结构的新构思,着重讨论了模具型面创成与离散化处理的CAD方法,分析了CAD模型分支面信息转与传递与传递以及薄板叠层粘接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薄板叠层粘接模具快速制造技术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材料生长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多播(Multicasting)服务被实现在TCP/IP协议的网络层,但由于网络层的多播服务实现需要扩展网络层的路由与数据包收发协议,这在大多数的实际网络环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加速组播的应用,解决现有组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将组播的功能从路由器转移到终端,不需要路由器维护组播组的路由表,且不用改变现有网络设施,方便实现组播功能.本文介绍了应用层多播的定义和方法,及现阶段国内外已提出的应用层多播协议,并简单地讨论了应用层多播协议的性能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类奇摄动边值问题的边界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一类最高阶导数项带有小参数的二阶半线性方程奇摄动Dirichlet边值问题. 通过直接展开法, 构造了问题解的外部展开式, 并引用伸长变量分别在区域内部和边界层附近构造了内层解和边界层解. 利用匹配原理将对应的外部解、 内层解和边界层解分别进行匹配, 构造解的合成展开式. 得到了原奇摄动边值问题解在整个区间内一致有效的渐近展开式.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双流体模型,在高频场对密度扰动的调制作用基础上,又考虑了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流的非残性效应,在等离子体中得到了一个包含这两种作用的电双层解.从而较合理地解释了实验室中产生电双层现象所必须引入的条件──必须有带电粒子流的注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分层给煤装置的节煤机理,论证了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