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其说苏州的创意产业在觉醒,倒不如说是上海的创意工厂落户在苏州,苏州已成为长三角的创意产业生产基地。上海至苏州一线集中了上千家台资高科技企业,仿佛旧金山与硅谷之间的湾区;苏州的吴江,单是为明基公司配套的厂家就有100多个。在某种意义上,苏州是上海创意产业链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继已成为卫生城市、环境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之后,苏州又向着一个新目标奋进一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2002年底,苏州绿地总面积已达到4126万平方米。2002年,全市财政达到290.8亿元,居江苏省第一位。苏州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高科技的前沿阵地。世界最具竞争力和最佳投资的10大城市,苏州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3.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通车运营使得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该文简要说明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突出了设计管理、配合施工两方面优点;分析了一号线低压配电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提出了对后续线路建设的建议。该文工作有助于对苏州后续城轨线路和周边城市城轨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瑶 《科技资讯》2013,(1):228-228
随着艺术设计的逐渐盛行,作为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门类——海报设计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立足苏州本地文化特色,以苏州著名的园林艺术为启示,创新地将苏州园林造景技术中的漏窗作为研究对象。从漏窗的样式及功能两方面进行研究,发掘出漏窗的特殊审美功能及作为苏州城市形象的符号作用,进而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归纳出设计师对于苏州园林的漏窗艺术颇为钟爱的六大原因。总体诠释出市场化和信息泛滥化的当下,苏州园林的漏窗艺术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苏州的视觉符号之一,承载着人们对于苏州的钟爱,抒发着人们对于苏州园林的赞美。  相似文献   

5.
天井与小巷是苏州市民生活的重要建筑构成,承载着文化、传统、陋习、民俗等地域个性特征。范小青苏州市民文学图景主要在天井、小巷中展开,营造了独特的苏州气质,展示了苏州市民文学的审美性。天井、小巷蕴含了苏州市民的文化气质和历史传承,是范小青苏州市民文学特有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6.
四月,春暖花开,古城苏州又迎来了一场科学盛宴。23日,第二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围绕着“科学发展·和谐苏州”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汇聚一堂,针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变、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诸多热点问题,热议科学与发展之道,畅谈苏州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苏南科技开发》2005,(7):35-38
和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苏州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的压力、资源的制约,以及城乡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带来的健康挑战。苏州建设健康城市.是积极响应WHO的倡导的实际行动,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迫切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他,一张红彤彤、神采奕奕的脸膛,透露出真诚和热情;他,一双善良而又深邃的眼睛,似乎蕴藏着无穷的聪慧和睿智;他,一双厚实的手掌握着集团的命运,指挥着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他,就是拥有苏州九龙电缆有限公司、苏州港龙光缆有限公司、苏州海龙数据电缆有限公司、吴江新星塑管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苏州新区的迅速崛起,无疑是苏州建城2500多年历史上的一大奇迹。目前,苏州新区不仅以其恢宏的气势赢得了中外人士的瞩目,而且也确实已经成为苏州未来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的示范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然而,如若我们对苏州新区在整个苏州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那就未免过于肤浅了。一个已经十分明显的事实是,苏州市区由于新区的形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扩容增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从而使得苏州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始由"农村推动型"向"城市辐射型"转变,这是苏州经济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捩点。一、苏州经济的发展轨迹有人曾经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特点概括为"古代早熟,近代后发",而苏州经济的发展正是这一特点的典型实证。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的上海,伴随着世博会精彩纷呈的鼓点,成功举办了自开埠以来最隆重的一场国际性盛会;2010年的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币"),也守望着苏州河的潮起潮落,度过了自建立以来最特别的一次生日——九十华诞。九十年风  相似文献   

11.
苏州河底泥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重要支流,贯穿整个上海市区,半个世纪来,污染日益加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底泥是影响苏州河水质的重要因素,底泥疏浚成为苏州河一期综合治理的十大工程之一。底泥污染物以有机物和重金属为主。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等途径从底泥进入底栖生物、鱼、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内产生富集和毒性效应。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污染物的理化监测上,而关于其对生物的影响,特  相似文献   

12.
苏州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称于世。同时,她又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活跃、投资热点的区域之一。 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谋求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为了为苏州经济的腾飞创造一个新的生点点,1991年在苏州古城西侧京杭大运河旁建立了苏州新区。 苏州新区,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城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苏州港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港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但其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也非常大,它与长三角的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连云港相比,在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利用模糊评价层次分析法,分析了苏州港和其他主要港口的竞争状况,探讨了影响苏州港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而寻找提升苏州港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21世纪苏州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出发,整体上优化劳动者素质,造就跨世纪的新一代农民;苏州的农村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既长远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1 透析苏州农村劳动者素质状况 苏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有崇尚知识、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苏州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  相似文献   

15.
深刻把握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充分反映时代特征,整合古今中外优秀精神文化,体现苏州人民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城市精神,是苏州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最值钱和最值得珍视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从一个消费型的小城市迅速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型城市,并在2004年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时摘取含金量最高的“年度城市”大奖,按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这6个县市中,苏州占了5个。苏州已成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的先行军。推动苏州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就是苏州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移动视频技术,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其产品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E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坐落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源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便是一家视频技术研发公司,2003年注册于美国特拉华州,总部设在奥斯汀德克萨斯州。2005年初,源见科技在中国的苏州和上海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公司致力于开发“低功耗、高性能”的便携式多媒体解决方案,旨在成为视频、音频、图像处理方案的世界领跑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苏南科技开发》2007,(9):32-33
在全国上下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之际,中国科协主席邓楠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学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学会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在这样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苏州科协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促进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失去自主创新,实现苏州“两个率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苏州科协学会逐渐与政府脱钩,失去了原有的支柱,但同时也促使学会利用知识、技术优势谋求自身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本着搭建学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会员服务“三个平台”的目标,苏州的学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作用与价值,在创建创新型社会的进程中,成为行业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的巨大推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东莞偎哪边?     
简直难以想像东莞成为中心城市之后的珠三角东区是个什么样子,就像难以想象苏州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一样。苏州就是上海的后花园和制造业基地,它别的什么都不会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苏州旅游业在规模、总量、品位、质量、环境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呈现出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200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6%。接待国内游客1496.1万人,境外游客71.4万人,创汇2.0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14.6%、17.7%和16.2%。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旅游业在苏州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够大,旅游产业化进程还比较慢,大旅游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必须加快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苏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梅琳 《科技资讯》2010,(9):229-229
随着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苏州的旅游企业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当前旅游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处于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处于配合的地位。为了使旅游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结果。校企双方要采用多种教育模式,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