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1 Hz rTMS对吗啡依赖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初步探讨1 Hz rTMS治疗吗啡依赖的机制.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 Hz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1Hz治疗组.建立吗啡依赖CPP模型后,采用1 Hz rTMS对1Hz治疗组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吗啡依赖组相比,1 Hz治疗组的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但穿越平台次数、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和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与总游泳距离比率均无显著改变(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模型的影响,以建立理想的CPP模型,本实验首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鼠来注射吗啡(5 mg·kg-1),分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2种不同给药方式组,于不同给药时间组连续皮下注射吗啡3 d,5 d,7 d,并于不同测试时间(15 min或30 min)组,分别对小鼠进行CPP训练,然后进行测试,同时以小鼠在伴药箱(白箱)的活动时间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与吗啡组相比较,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皮下注射吗啡组与腹腔注射吗啡组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连续给药3 d,5 d,7 d均能成功建立CPP模型(P0.001),CPP训练后,3 d吗啡组与5 d、7 d吗啡组相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5 d与7 d吗啡组相比较,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连续给药5 d的基础上,不同测试时间(15 min与30 min)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小鼠在伴药箱的活动时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由此得出结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2种给药方式对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模型的建立无影响;连续注射5 d所建立的CPP模型更稳定,更经济,更理想;测试时间为15 min时更省时,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疗效具有争议性。检索2015年12月以前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查找rTMS治疗A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3软件,应用标准误均数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分析。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共223例患者,其中rTMS组137例,对照组86例,MMSE结果显示rTMS组疗效线显著优于对照组,(SMD=1.05,95%CI:0.21、1.88,p=0.01,n=141),亚组分析显示高频组(>1 Hz)(p=0.02)疗效优于低频组(≤1 Hz)(p=0.27);ADAS-cog结果显示rTMS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SMD=-0.71,95%CI:-1.04、-0.39,p<0.0001,n=168),高频组(>1 Hz)(p<0.001)比低频组(≤1 Hz)(p=0.05)疗效更佳。分析结果显示rTMS对AD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且高频治疗效果优于低频治疗,然而仅纳入5个研究,后期需要增大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依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依赖的影响。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停药后第2 d开始给于强度为2 mA,频率2-100 Hz混频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组织内β-内啡肽含量。观察电针足三里(ST36)和三阴交(SP6)穴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和血液、脑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可明显抑制大鼠的戒断症状,4次电针组效果优于一次组(P<0.05)。且4次电针组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效果优于一次电针组,说明针效有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al tegment area,VTA)-伏隔核(nucleu accumbens,NAc)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180~220 g),随机分成对照组、海洛因依赖组(以下称依赖组)。按剂量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2次/d(9:00 am,16:00 pm),连续9 d(首日海洛因剂量3 mg/kg,逐日递增3 mg/kg),第10天用纳络酮催促戒断,确定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成功建立。对照组按同样方式注射等量0.9%NaCl水溶液。海洛因依赖模型建立后,每天继续给海洛因维持量(27 mg/kg)。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别刺激VTA和NAc,并分别在NAc和VTA引导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刺激参数:5 V,200 HZ,波宽300μs)。结果 1)建立的海洛因依赖模型组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评分符合成瘾模型评分标准;2)海洛因依赖组分别高频刺激VTA和NAc,并分别在NAc和VTA引导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其LTP的P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提示VTA和NAc之间存在着突触传递的通路;2)提示在海洛因的作用下,该通路的突触传递发生了可塑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盐酸法舒地尔抑制小鼠EAE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 hydrochlor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按平均体重将C57BL/6雌性小鼠分为EAE组、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组和佐剂组,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诱导EAE模型,佐剂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治疗组于免疫后6d开始按50mg(/kg&#183;d)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EAE组和佐剂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的各种表现,并进行症状评分.免疫后18~20d取各组小鼠,制备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NF-γ、IL-17、IL-10的水平.结果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显著改善EAE的症状,减轻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浸润及髓鞘脱失等病理变化,并且可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NF-γ、IL-17(P〈0.05),促进IL-10的分泌(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有效抑制小鼠EAE,这种抑制可能与其对脾淋巴细胞中INF-γ、IL-17表达的下调和IL-10表达的上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0.10 mL/10 g)和高剂量酒精组(0.15 mL/10 g),每日灌胃1次,7d后用悬尾实验法(tail suspension test,TST)建立应激抑郁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将5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10mL/kg)和高剂量酒精组(20mL/kg),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观察行为学指标.结果 低剂量酒精组小鼠悬尾不动的时间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的时间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酒精组(p<0.05).结论 不同剂量酒精慢性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从临床乳腺炎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建立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小鼠模型。方法将产后8~10 d的ICR远交系母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2×102CFU)和高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5×106CFU)。以小鼠第4对乳腺为攻菌部位,用非损伤方法经乳头管注入生理盐水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24h后采集乳汁进行白细胞计数;从眼球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之后处死母鼠,取乳腺组织进行匀浆细菌计数,并做乳腺组织切片。结果高剂量攻菌组不论是体温、组织学观察,还是乳汁白细胞计数、乳腺匀浆细菌计数、血常规指标和流式细胞计数,都和对照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而低剂量攻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液CD4+/CD8+比值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5×106CFU、攻菌时间24 h时,成功建立了远交系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模型,而2×102CFU细菌浓度则不适于远交系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对纳洛酮诱发的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作用。方法 :皮下注射吗啡 7天 ,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纳洛酮催瘾前 30分钟 ,分组灌胃不同药物 ,观察小鼠戒断反应。结果 :卡马西平(15 0 mg· kg- 1 )及可乐定 (0 .2 4 m g· kg- 1 )能明显降低小鼠跳跃次数 ,减轻体重下降趋势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对腹泻症状也有缓解作用。结论 :单用卡马西平能有效控制纳洛酮诱发的小鼠戒断症状 ,效果与可乐定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per基因直接参与阿片类精神依赖性药物的心理和生理成瘾作用机制和寻找一种治疗心理和生理成瘾的基因戒毒新方法 .方法 针对小鼠mper设计锤头状核酶基因序列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mperribozyme的表达载体 ,并直接导入小鼠脑内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结果 重组质粒组小鼠的刻板跳跃 ,湿狗样抖动和打洞次数与空质粒组 ,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 ,但并不抑制小鼠的体重下降 .结论 mperribozyme的表达载体能在小鼠脑内产生mperribozyme ,并发挥酶切作用 ,切割mper ,抑制大部分吗啡戒断症状 .意义 导入重组有mperribozymeDNA的质粒于体内阻断mper表达 ,从而达到治疗药物成瘾的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并值得深入研究的戒毒疗法 .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中对胰岛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r antigen,PCNA)染色等方法研究了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AuroraA后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的增殖情况。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high fat diet,HFD)联合链脲佐霉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以Aurora-A抑制剂连续灌胃2周;模型组则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经药物干预后采用PCNA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胰岛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Aurora-A在模型组胰腺组织中明显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经Aurora-A抑制剂治疗后胰岛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可见,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对胰岛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四黄汤高剂量组15只(40 g/kg/d生药)及四黄汤低剂量组15只(20 g/kg/d生药)。模型组每天灌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以CCl4(0.1%10 mL/kg)腹腔注射,禁食不禁水8 h后断头取血及肝脏,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部分肝组织制备肝匀浆,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LT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血清ALT的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剂量干预组血清ALT含量则较模型组偏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肝组织MD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黄汤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通过匹罗卡品(PILO)腹腔注射,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E后4周测试小鼠听力,SE后6~7周播放莫扎特K.448,探究莫扎特K.448对颞叶癫痫模型鼠自发发作期高频脑电(EEG)活性的影响.数据显示,PILO注射未明显影响小鼠的听力,给予莫扎特K.448使对照组与SE模型鼠在55~145 Hz区间的功率谱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短时期给予莫扎特K.448音乐治疗能导致小鼠EEG高频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整体评价.方法: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氧组)与对照组(空气组),实验组置于体积分数为75%高氧环境中饲养5d后回到空气中继续饲养,对照组则始终在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小鼠分别于生后第7(P7)、12(P12)、14(P14)、17(P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3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抗突变组.抗突变组用五指毛桃水提液灌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5d.于第14 d,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24h后重复注射一次.用微核试验,检测五指毛桃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抗突变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五指毛桃液浓度的增高,微核率逐渐降低.结论五指毛桃可以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提示五指毛桃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双侧卵巢摘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5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0.3 mg·kg-1),淫羊藿总黄酮(40、80、160mg·kg-1)3个剂量组,采用背部切除双侧卵巢,另取1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建立卵巢功能减退小鼠模型,术后各治疗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3个月,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0.9%NaCl.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生化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脑组织中AChE活性和ChAT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ChAT活性、血清雌激素水平和皮层及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而脑组织中AChE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FE 40、80、160mg·kg-1剂量组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增强;小鼠脑组织AChE活性下降明显,而ChAT活性却显著增加,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显著.TFE可能是通过升高血中雌激素水平,增强乙酰胆碱(ACh)合成酶ChAT的活性,抑制ACh水解酶AChE活性,提高大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含量,延缓和改善内分泌系统和大脑胆碱能系统功能,从而促进卵巢去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荔枝核皂甙提取物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荔枝核皂甙提取物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每天以荔枝核皂甙提取物灌胃,对照组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3 w后,测定小鼠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肝糖元等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糖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3.19%;肝糖元含量明显升高,血清甘油三脂、胆固醇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荔枝核皂甙提取物对正常小鼠有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稀土铈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TiO2、Ce/TiO2和CeO2/TiO2)经口长期染毒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每只0.15 g/kg的初始剂量给大鼠灌胃染毒,每4天递增1.5倍剂量,共染毒28 d。采集测定各组大鼠第4、16、28 d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长期毒性第4和16 d TiO2、Ce/TiO2和CeO2/TiO2三组大鼠血清生化AST和LDH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长期毒性的第28 d Ce/TiO2和CeO2/TiO2三组大鼠血清生化ALT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e/TiO2组大鼠血清的BUN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TiO2、Ce/TiO2和CeO2/TiO2长期染毒对大鼠血清LDH、AST、ALT活力及BUN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两组相比,纳米TiO2组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红景天苷抗肿瘤活性及其提高免疫功能的机制。用胃腺癌BGC-823在BALB/c小鼠建立皮下肿瘤模型,分别用大、中、小剂量红景天苷灌胃,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12d后处死小鼠,称小鼠体质量、瘤重,计算脾脏系数,同时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L-2活性。各剂量红景天苷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质量,且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以大、中剂量组比较明显,而环磷酰胺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各红景天苷给药组均能提高脾脏系数和脾脏细胞功能,增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L-2活性,以大剂量给药组作用最明显,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功能则显著下降。红景天苷能明显抑制BGC-823肿瘤的生长,同时能增加小鼠体质量,提高治疗肿瘤的药物耐受性,改善体液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癌作用,高效低毒,可与化疗药物合用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更好地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病机理、开发具有良好效果的MS治疗药物,建立起能高度模拟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小鼠模型则显得尤为必要且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使用已广泛应用的标准化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对象,成功地构建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EAE)。此模型为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理及开发相关临床治疗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小鼠模型。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20只,分为2组。EAE组10只,皮下注射混匀的弗氏不完全佐剂与MOG53-58及结核分枝杆菌的悬浊液,同时分别在day0和day2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0.2μg/只;正常对照组10只,仅注射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小鼠病理变化。结果 从抗原免疫后第10天开始EAE组小鼠陆续发生EAE临床症状且发病率达到100%,而正常对照组小鼠未发生任何EAE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结果分析显示,EAE组小鼠脊髓及脑组织中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脱髓鞘严重。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的EAE小鼠模型病程稳定且发病率高,可用于MS机制研究及MS防治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