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热衷于“群体读书”,喜欢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散布于全美城乡的成千上万个“读书俱乐邵”即是由读书爱好者自行创办的组织。“读书俱乐部”依其成员“成分”的不同而形形色色,其中有“母子读书俱乐部”、“退休工程师读书俱乐部”、“单身母亲读书俱乐部”、“癌症患者读书俱乐部”、“残疾人读者俱乐部”等等。一些读书俱乐部听上去还真有点不同凡响,如“百万富翁读书俱乐部”、“名人读书俱乐部”和“成功者读书俱乐  相似文献   

2.
张敏 《科技知识动漫》2009,(16):107-107
一、学生不爱读书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义教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已配套建设了图书室,而且藏书丰富。可借书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只见书架上崭新的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好多书从未有人翻阅过。也常听到语文老师议论,“学生读的书太少了,课外积累太贫乏了。”“写的作文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语言表达不规范、不生动”……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学贯中西的大家 ,其丰厚的学养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天赋条件外 ,还在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读书观。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反对过于功利化的读书目的。在读书的方法上 ,他强调“兴味” ,主张“寓读于乐” ;提倡自动读书 ,反对“灌输” ;主张精读与博览并重 ,等等。林语堂的读书观虽带有其个性特征 ,但对我们当代读书做学问的人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王子,大王子只喜欢读书,二王子只知道习武,小王子的兴趣十分广泛,爱读书,爱习武,还爱玩。国王想试一试三个王子谁更聪明,把他们都找来,国王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让你们比试一下,看谁最会玩。”“比玩?”大王子、二王子有点莫名其妙,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比玩?那可太好了!”小王子高兴得直蹦。国王从口袋里拿出一副扑克牌,从中拿掉大王、小王,又拿掉四张K,把剩下的四十八张牌分成三份,每份十六张牌,分别发给三个王子。国王说:“你们都先不要看牌,大王子从二王子手中抽出一张牌,二王子从小王…  相似文献   

5.
刘赛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16-116,71
“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可是目前许多学生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6.
“趣味语文”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欣赏对联“好读书不好读,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妙在一个“好”字,借助汉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巧妙构思,精心设对,造成语意双关耐人寻味的奇妙效果,意在告诫儿孙后辈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7.
王直华 《科技潮》2010,(3):48-49
我爱书,也爱读书。碰上一本好书,就像“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这引号里的话,是林语堂先生说的。当然,读书不限于寻找文学上的爱人,也可以寻找科学上的爱人、艺术上的爱人。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合起来就是整个人类文化。因此,碰上一本好书,就像“找到了文化上的爱人”。  相似文献   

8.
西露 《奇闻怪事》2009,(12):40-41
你听说过堂堂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有整节课净教读书的吗?不,严格地说是只教读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一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告诉你吧,千真万确,我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部分的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均认为,要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解决“做人”的教育问题。我国传统教育是十分重视做人教育的。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强调教人“做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爱”是先秦道、儒、墨三家共同拥有的伦理思想,但由于三家对人之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理想的不尽相同,以及其所立的政治立场不同,从而使其“爱”观在理论说明和实践践履上体现出不同内涵的“爱”,姑且叫他们“道爱”、“仁爱”、“兼爱”。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些大师的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笔下就会生花。  相似文献   

12.
苏东坡所追和的一百零九篇“和陶诗”,是他“师范渊明”乃至“我其(渊明)后身盖无疑”的心迹呈现,这些诗作集中展现了东坡对渊明的浓厚兴趣。在“和陶诗”中,东坡紧扣渊明的深情,在儿孙、兄弟乃至乡友之情三个方面与渊明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交流。情有所通,趣亦相同,渊明爱酒东坡取意,渊明好读书东坡不释卷,在疑义的辨析中,消解了二人的时空阻隔,取得了精神世界的高度默契。情趣相一致,理念更相投,以真对真,以心隐酬身隐,是东坡对渊明的旷代回应。在情、趣、理的层层对话中,遣散了东坡的孤独,朗畅了东坡的心情,并为他安然与舒惬之心境的最终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7,(4):53-53
爱自己的确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精心培养。在此总结出自爱四宝,帮助大家如何真正做到“爱自己”。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很多人习惯于对自己说“不”,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奇闻怪事》2007,(7):62-62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  相似文献   

15.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深知的道理,已从事教书十二个年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树立的信条是:"既不娇宠春风得意的学生,也不怠慢暂时落后的学生”。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来看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不厌弃,而是耐心地帮助,循循善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无限的关爱,甚至解囊相助;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他们感情上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6.
龙隐 《世界博览》2010,(5):71-72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每个时代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如今看看我们身边,书刊、电视、电影,无一不是在围绕爱情做文章,真可以说是无爱不成书,无爱不成片。《烦恼力》提出了在现代社会“是否存在永恒的爱情”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买丽娜 《科技信息》2009,(33):I0081-I0081,I0065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多次谈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他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出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作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宋人的读书之志、读书之勤、读书之乐、读书之法展开讨论,探究读书学习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子读书法"的现代学习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读书法”在经验层面上是建立在对人的学习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客观上涉及到了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朱子读书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将产生长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9.
“爱A不A”固定格式蕴含着[ 选择]的语义特征,即:爱A,就A;不爱A,就不A,它的语义与语境、信息密切相关。爱A不A在句中有凸显焦点的作用,它有两种变式。  相似文献   

20.
张骏 《科技信息》2012,(35):247-247
家庭系统排列研究的核心是爱的研究;系统排列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系统排列的重点是:一个深入洞见: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是源于“爱”;两种表达方式:盲目和觉悟,盲目成纠缠,觉悟能化解;三个爱的序列:整体、平衡、次序。将问题背后的“盲目的爱’’呈现,然后打破这些意识中自动化的“纠缠”模式,转化成“觉悟的爱”,建设性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