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炸药颗粒床中致密波状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维两相流模型进行简化,引入颗粒守恒假设,建立了炸药颗粒床的定常致密波计算模型.分别使用Tait状态方程和Hayes状态方程,研究了致密波区内的压力、固相体积分数、固相密度、颗粒半径和颗粒数密度的分布.通过比较发现,使用Tait状态方程,固相密度、颗粒半径和颗粒数密度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与活塞驱动颗粒床产生稳态致密波的过程不相符.结果还表明,大于颗粒材料音速的致密波(超音速致密波),波阵面存在间断;而小于颗粒材料音速的致密波(亚音速致密波),从波前到波后,所有物理参量光滑过度.分析得到了活塞速度、初始体积分数与各物理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波浪作用下的底泥质量输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天津新港淤泥的实测流变数据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非线性流变关系,并建立了波浪与淤泥质床相互作用的多层模型,讨论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底泥质量输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得到的底泥质量输移速度剖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无约束云雾产生爆炸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约束云雾爆炸具有两个特点:(1)有限的能量释放速率;(2)与爆源的能量密度Q_f有关。该文在欧拉坐标系下,以能量波模型,选用了近年计算冲击波较好的TVD格式,对无约束云雾爆炸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对Luckritz的能量波模型进行了改进。该文选用的能量波模型具有简单、物理含义清楚且能反映无约束云雾爆炸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然循环回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物理模型,对第1类密度波不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工况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很好.通过计算得到了5MW低温供热堆发生第1类密度波不稳定性的边界.  相似文献   

5.
从气体的流场、液滴的碰合出发,用液滴粒径-位置联合分布模型描述了液滴群运动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中液滴运动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不含有可调动参数,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计算,其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循环床锅炉下排气旋风分离器分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对分离器内部流场的测试,分析了分离器内气固运动规律及其对粉尘颗粒捕集分离的影响,利用径向混合模型,导出了描述分离器捕集分离机理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循环床锅炉飞灰分离器在若干运行工况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电爆炸喷涂过程中冲击波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爆炸喷涂可用于零件内孔耐磨涂层的制备,涂层具有光滑致密、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的特点.通过对空气中进行电爆炸金属丝制备表面涂层时冲击波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算电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工程模型,并对冲击波对喷涂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以估算冲击波位置、压力、传播速度以及波后物质速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沉积能量线密度越高,冲击波的波阵面压力越大、传播速度越快、波后物质速度越高、到达同样喷涂距离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8.
浅层水中爆炸直达波压力峰值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浅层水中爆炸直达波压力峰值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研讨,提出了浅层水中直达波压力峰值相对无限场中下降的临界时刻。临界时刻之后直达波压力峰值降低的程度用下降系数描述,应用相似理论推导出了该系数随试验设置参数变化的公式模型,用该系数修正库尔压力公式,得出了浅层水中爆炸直达波压力峰值的计算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试验条件下公式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该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计算了在线性波或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双圆墩柱波浪渗流力,讨论了双墩 柱沿波向串列和并列布置时墩柱上渗流力随墩距的变化.计算中在内域采用 有限元方法,在外域使用了本文给出的外场解.进行了双墩柱波浪渗流压力 测量的模型实验.渗流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首先论述了多分裂高压输电线对电视波干扰影响的机理,然后建立了高压输电线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计算模型,且以典型多分裂高压输电线对平面电视波的散射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得到了几种情况下散射场场强的分布图,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压输电线对水平极化电视波的散射影响较大,而对垂直极化电视波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1.
水下发射器膛口冲击波指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冲击波参数是考核水下发射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该文建立了水下发射器冲击波测量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布阵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水下发射器在水下发射时的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建立了水下冲击波压力传播实验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等压曲线,测等压曲线上任一点冲击波压力峰值便可确定该曲线上其它点压力峰值大小,以此减少测量点数。验证了该实验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降低冲击波对人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巷道截面积突变处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研究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对于预防和控制冲击波的破坏和伤害效应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爆炸动力学理论,对巷道截面积突变情况下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巷道截面积突变情况下冲击波传播的数学模型,得到冲击波波阵面压力经过巷道截面积突变面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爆炸时引起的长持时平面爆炸波会造成结构的整体破坏,这与接触爆炸或近场爆炸的破坏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相关研究不多。为研究长持时冲击波作用下钢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大型数值激波管模型,然后采用该数值激波管得到作用在钢梁上的反射超压时程,最后通过显示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冲击波入射方向、持时、超压等参数对钢梁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值激波管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长持时爆炸波的绕射现象,可得到可靠的反射超压和冲量时程;随着冲击波入射角度的增加,简支钢梁跨中位移增大;冲击波超压峰值相同时,随着持时的增加,简支梁跨中的最大位移有增大的趋势,而最大位移的增长速率则会变缓;简支钢梁在长持时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容易发射受弯破坏,而梁跨中翼缘板会出现局部屈曲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弹性应力波的修正理论指出关于体积应变的波动方程与现有理论一致,但发展了一组关于体积应变和偏应变的弱耦合波动方程。针对矩形板受侧向集中载荷冲击下应力波的波动问题,建立了应力波传播的两组控制方程以及加载面和自由面的波动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波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应力波关于主波和次波的传播以及自由面上斜入射波的反射过程。偏应变在传播过程中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与体积应变共同传播组成主波,另一部分传播较慢形成次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冲击载荷下纳钙玻璃板中应力波的传播图像是完全符合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者苏黛瑞的《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农民工、国家与市场逻辑》一书,以公民权为切入点,揭示了在国家计划体制、市场与农村流动人口三方动态博弈过程中,农民工的流动路径、其城市居留形态的塑造及城市生存策略。作为一本美籍学者对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论著,对国内学界而言,其价值在于不仅提供了农民工研究的新视角,而且更新了流动人口的研究范式,对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有相当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维平面对称爆轰波的推进具有周期性.其冲击波前沿(该处未发生化学反应)对于波后是亚音速的,由于后续扰动不断追上而衰减.炸药微元被冲击波压缩和加热,经过延迟期,由快速放热而形成冲击波,称为"化学冲击波",追上原冲击波前沿,使之增强到初始强度,至此完成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7.
浅层水中爆炸水底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个装药浅层水中爆炸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近水底测点的压力时程曲线进行分析 ,研究水底反射膨胀波、水底反射冲击波 ,沿水底传播的前驱波、马赫波对流场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 ,对实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于1维等熵情形,利用激波极线和特征轨线,对同向疏散波和激波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互作用结束后受干扰的波和反射波的性质及其与初始时刻疏散波和激波相对强度之间的关系.另外,利用Riemann不变量以及各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变化趋势给出了相互作用区域内特征族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桥墩是三峡库区的重要建筑物之一,针对滑坡涌浪对桥墩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模拟涌浪的产生、传播以及对桥墩的作用,分析了滑坡体方量、初始浪高及库区水深等因素对桥墩所受冲击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位条件下,同一桥墩最大冲击波压分布规律有所不同,规范计算给出的分布规律不完善;前人运用孤立波的叠加来研究涌浪所得结论在一定水深条件下才适用,深水条件下呈现波动性多峰值分布,其结论并不适用。不同岸侧的桥墩,最大冲击波压的分布规律有区别且最大值的作用位置也有所不同,在工程设计中两岸桥墩应分开计算最不利荷载情况;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给出了桥墩的最大冲击波压计算公式,供工程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