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全面考察唐末五代词人心态与词风的嬗变轨迹,揭示出儒道传统的丧失、家国观念的淡漠以及无可奈何的乱世心态,为五代词创作的初兴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契机。通过多角度考察认为"花间词风"早在王建时代就已完全成熟,王衍、孟昶虽不免豪侈淫逸,却与"花间词风"关系不大。南唐一代是词体创作产生转折的关键时期,雅逸好学的社会风气,词人群体的学者化,以君臣欢会、高朋宴集为主的创作氛围,共同造就了南唐词从容淡雅的诗化景象。针对前人关于五代词创作与乱世君臣荒淫生活关系的论述,明确指出:放诞荒淫本身绝难造就五代词创作的初步繁荣。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序》的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序>是一篇被词学界深度误读的词论,其以艳为美崇雅斥俗以及词之价值娱宾谴兴的词学观,对后代的词学批评产生深远影响.以艳为美经后世的词学批评家们补充发展成本色论的重要内容,随着词的愈益雅化,花间尊前娱宾遣兴的小道薄技,渐渐发展成一种抒情文学样式,而失去了原来的低吟清唱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3.
韦庄,字端己,生于公元八三六年,卒于公元九一○年。唐末五代的词作“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欧阳炯《〈花间集〉叙》)在这样一种淫靡词风里,韦庄把词的创作,重新领回到民间抒情的道路上来,开了文人词抒写个人身世感怀的源流。这种不同于花间其他词人的创作态度,也形成了韦庄词艺术上的一些特色,下面简单谈谈韦庄词的结构和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4.
贺铸在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问范式"、柳永的"屯田家法"、苏轼的"东坡范式"之间寻找自我的主体风格.贺铸有趋向于"诗化之词"的一面.在"东坡范式"成为一种词学风格形态的北宋,贺铸是一位接受者.只在贺铸的接受视野中也是否呈现出"士大夫化"的自我表现方式.他本身又具有英雄气质,经历不同就必然会将自己的一面融入进来,形成新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5.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文廷式词风学步苏辛,追模花间,词论观戛戛独造,不主故常,在常州词派影响的晚清词坛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创作实践和词学思想特色的形成是其性情才力过人,学识修养深厚,能转益多师而又不拘一格、自辟蹊径的结果。其词作能远绍花间、东坡及稼轩,受其影响,确实具有花间与苏辛之神韵。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期之前,独<草堂诗余>广泛流行于文人雅士与市井百姓之中,嘉靖之后<花间集>始与之并行词坛.<草堂诗余>民俗性的分类、明人对词体言情浅俗的认同以及明人对总结词乐的热情,是导致<草堂诗余>在明代词坛极为盛行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明词创作的千篇一律,不善学<草堂>者使得词体创作中世俗气日益严重,于是更多一些文人情韵之气的<花间集>得以不断刊刻,成为除<草堂诗余>之外,人们作词效仿的又一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蔡霁萍 《科技资讯》2014,12(22):246-246
李清照的词在历史上一向享有很高的地位,她的咏花词更是为后人所赞赏.当时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经历,赋予了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气质和细腻、敏感的写作风格.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花”意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不度外美而注重内美具有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女性人物形象书写是花间词人创作的基本取向。但同为花间词大家的温庭筠和韦庄,其词风有着较大的区别。温词尤为注重名物装饰,韦词则常以舒畅、淡秀的笔触去描写女性的音容与情怀。温庭筠与韦庄词中所使用的语言,无论内容意识,还是外在形式,都带有强烈的女性语言特色。韦庄词以一种冷静旁观的角度去描写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往往是"被看"的"他者"和客体,而温词却与之相反,仍以闺阁女性的口吻述说着婉丽绮靡的相思愁怨。两种不同词风的形成,与他们的生活道路、师承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土生波斯”是我国古代对波斯人在华后裔的称呼,李洵为波斯人之后,当有此称。李洵在花十八家中有较大影响,表现在他能以广泛摄取形象的方法,创作出不同于花间词总体风格的许多词作,并以词见人,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词学人格  相似文献   

11.
周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50-54
张先作词注重意境的创造,一方面与晏欧等人交游往来,共创深婉凝聚的小令,另一方面从自己的生活空间环境出发抒唐五代词人所未发之情,与柳永共拓词境,创写慢词,白描铺叙,既不同于花间晏欧之“艳”气,又异于柳词之“俗”气,因此形成清丽婉约的词风,精美工巧,炼字炼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清新绝俗的意韵和华丽精美的语言正是张先词的艺术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豪放"只是东坡词貌."骚雅"才是东坡词骨.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北宋词所谓的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概言之,东坡词中的"骚雅"所寄者乃是其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张毅冯延巳是五代初词中大家,与晚唐的温、韦鼎足而立。他的词作虽仍有花间之余绪,却对之有明显发展,正如《人间词话》中评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词跟大多数的文学体式一...  相似文献   

14.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精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教学就会显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所以,在阅读课堂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品词析句"亮"起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科学地区分了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并且指出了在同形异义词这一范畴下"绝对同形异义词"和"部分同形异义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作为女性词家,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抒情大胆直率,而且所抒之情,真挚健康,感伤却不沉沦,她的词中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她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抒情过程中浓淡得宜,而且,她的词风刚柔相济、雅俗共赏,得花间之精髓而又脱出了花间的范域。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8.
词言志是清代词学一个核心命题,在词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生的原因则多归因于外部的时代背景.在把握时代变化这一宏观背景的同时,更应考虑创作主体所处的物质生存空间和内在精神空间的变化,这样才能探源导流,较完整地把握"词言志"在清代的兴起和发展.而"词言志"的凸显便是清代文人赋予词一种话语权利的功能,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一种话语权利的追索,这是词体功能的一次重大突破,在词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Tobii Pro GlassesⅡ眼动仪,以41名听障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词切分对听障大学生阅读的影响.实验设置正常无空格、字间空格、词间空格和非词间空格4种空格条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阅读汉语句子的眼动数据.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无空格文本相对容易;词间空格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听障大学生的阅读有促进作用,而非词间空格条件对听障大学生的阅读产生了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的中文文本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潜在语义模型使用统计的方法描述"文档—潜在语义—词"之间的概率分布关系,其实质是模拟了潜在的概率语义空间,并将文档和词映射到同一个语义空间.该文将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用于中文文本分类,一方面较好地处理了自然语言中的同义、多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概率潜在语义空间中向量的距离来获得文档间的类别信息从而达到文本分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