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渗透胁迫和激素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苗龄的离体小麦叶片为材料,本文研究了光、渗透胁迫和激素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低浓度的吲哚乙酸和激动素均可延缓小麦叶片的衰老;而脱落酸、氯化钠和聚乙二醇均可加速小麦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2.
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腐殖酸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在400-900mg/L浓度范围内均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中以700mg/L的腐殖酸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多种外源激素的不同浓度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情况,采用野生型水稻日本晴(NIP)和早衰突变体(esd1)为试验对象,通过外源喷施多种外源激素,包括生长素(2,4-D)、脱落酸(ABA)、赤霉素(GA3)、水杨酸(SA)、细胞分裂素(KT-30)、油菜素内酯(GR24),检测了NIP和esd1叶片中与衰老相关的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喷施2,4-D会增加NIP和esd1叶片中的w(叶绿素a∶叶绿素b),喷施GA3和低浓度的KT-30会降低NIP和esd1叶片中MDA的含量,说明喷施外源激素2,4-D、GA3和低浓度的KT-30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且都对esd1的延缓作用更为明显;而喷施ABA会降低NIP和esd1叶片中的w(叶绿素a∶叶绿素b),说明具有加速衰老的作用,对NIP的作用较明显;幼苗期喷施SA,发现NIP和esd1的叶片中SOD酶活性下降,但变化程度不明显;另外,喷施GR24对叶片衰老没有起到延缓的作用,但发现esd1对这2个激素敏感反应更大.本研究发现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延缓衰老具有可行性,这为探究激素生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水稻生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年来对一类具有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的观察和它们的冠温以及若干重要形态、生理、产量参数的测定,发现:(1)自然界存在很少数小麦其大部分茎生叶片的衰老顺序和一般小麦不同,即最晚衰老的叶片不是人们熟知的旗叶而是倒2叶;(2)和这种特殊的衰老状态相伴随,在结实后期出现了顶层叶黄、邻层叶绿的叶色结构,和一般小麦的顶层叶绿、邻层叶黄完全相反,另外,冠层温度表现出以冷收尾的显著特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也随着生育期的向前推进出现了叶片呈非顺序衰老者其旗叶被倒2叶反超的异常状况;(3)在上述生理过程作用下,粒重亦发生了变化,即叶片非顺序衰老茎上的籽粒明显较重,由此带动这类小麦的粒重亦比一般叶片顺序衰老小麦有普遍上升,这和不同于传统灌浆模式的“接力式”灌浆机制有密切关系;(4)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的发现对长期困扰小麦生产的早衰问题的解决、颇有希望的冷型小麦的培育以及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年来对一类具有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的观察和它们的冠温以及若干重要形态、生理、产量参数的测定,发现:(1)自然界存在很少数小麦其大部分茎生叶片的衰老顺序和一般小麦不同,即最晚衰老的叶片不是人们熟知的旗叶而是倒2叶;(2)和这种特殊的衰老状态相伴随,在结实后期出现了顶层叶黄、邻层叶绿的叶色结构,和一般小麦的顶层叶绿、邻层叶黄完全相反,另外,冠层温度表现出以冷收尾的显著特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也随着生育期的向前推进出现了叶片呈非顺序衰老者其旗叶被倒2叶反超的异常状况;(3)在上述生理过程作用下,粒重亦发生了变化,即叶片非顺序衰老茎上的籽粒明显较重,由此带动这类小麦的粒重亦比一般叶片顺序衰老小麦有普遍上升,这和不同干传统灌浆模式的"接力式"灌浆机制有密切关系;(4)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的发现对长期困扰小麦生产的早衰问题的解决、颇有希望的冷型小麦的培育以及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亚精胺对小麦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核酸和核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亚精胺(Spd),亚胺环己酮(CHM),5-氟尿嘧啶(5-Fu)与钙离子(Ca^2+)单独或配合处理小麦离体叶片表明,Spd对RNA含量和RNase活性不存在转录水平的调节,而主要是通过“电荷效应”抑制RNA含量降低,对RNase可能通过抑制其合成和由于“电荷效应”抑制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附体水稻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自然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从自由基诱发剂和清除除剂ACC转化为乙烯的影响,探讨了自由基对附体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小麦叶片生育后期衰老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以及抽穗期喷施氮肥、6—苄基腺嘌呤(6—BA)的影响。喷施氮肥、6—BA两处理明显地延缓了冠层叶片的衰老,促进基部小穗的灌浆,提高结实性。  相似文献   

9.
亚精胺对小麦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离本叶片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活力随之增加,36h达到最大值,以后缓慢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无变化,但谱带强度有变化,其趋势与其活力变化一致,亚精胺能显著抑制小麦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并使其同工酶谱带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mg/L、10mg/L、20mg/L、50mg/L、100mg/LSA 蔗糖2% AgNO3100mg/L)作保鲜液来处理玫瑰切花,测定叶片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叶片的含水量变化基本一致,都随切片叶片的衰老而下降,其中学浓度为100mg/L下降较慢,能延缓衰老;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浓度SA处理下均有增加,其中浓度为10mg/LSA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时期推后且大于其它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先略有下降,以后和对照趋于一致;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mg/L、50mg/L和100mg/L浓度SA处理下活性增加,20mg/LSA处理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这些变化与切花叶片衰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亚硒酸钠能提高转绿叶片的抗氧化作用,而有助于叶片内叶绿素的积累和其前体ALA的形成。但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范围较窄,若使用适量的亚硒酸纳有利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分析黑暗诱导衰老条件下3种内源抗坏血酸含量不同的拟南芥(GLDH基因超表达植株gldh236OE、哥伦比亚野生型Col和拟南芥抗坏血酸缺乏突变体vtc2-1)表型、抗坏血酸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抗坏血酸对暗诱导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胁迫后3种拟南芥抗坏血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Col相比,vtc2-1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叶片黄化速度明显较快;gldh236OE叶片黄化速度较慢;黑暗均引起了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降低,PSII的光合效率受到阻碍;也减少了vtc2-1非光化学猝灭(NPQ),外施抗坏血酸对植株热耗散能力显著增强(P005).研究表明,内源抗坏血酸含量的缺失会导致植株对黑暗胁迫的适应性降低,外施1 mmol/L抗坏血酸能部分缓解植物的黑暗胁迫.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汕优63中后期施Ca能提高旗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Ca还能增加植株的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谷产量,在始穗期前10d每盆施2gCaCl2比施1g好,1次施用比分两次施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30~ 10 0mg·L-1的烯效唑对盛花期的水稻叶面进行喷酒 .结果表明 ,烯效唑延缓成熟期间旗叶的衰老 ,表现在叶绿素含量增加 ,光合速率增强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 ,丙二醛(MDA)积累减少 .提高了水稻的千粒重及结实率 ,增产达 8.3%~ 13.6 %.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进程逐渐加快.用0.1%抗坏血酸处理春小麦植株,可降低旗叶的雨二醛含量,减少细胞内电解质外渗,对叶绿素的降解有抑制作用,因而有延缓衰老的效应.但抗坏血酸处理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钙对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叶绿素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下降作为衰老的生理指标,研究了Ca2+和Ca2+的螯合剂EDTA对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Ca2+能延缓杂交水稻离体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的下降,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酶活性;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的质量分数;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1~20mmol/LEDTA降低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降低AsA-POD和CAT的酶活性;降低AsA、GSH的质量分数;提高SOD酶活性,但对GR酶活性的影响不大.外加Ca2+可使EDTA的抑制作用减轻.  相似文献   

18.
五个不同的半矮杆小麦品种在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蛋白水解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全N含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只有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过早的提高与秸杆N的残留量和产量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培养基对小麦和小黑麦杂交后代进行花药培养,发现含2.4-D和6BA(V(2.4-D):V(68A)=2:1)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其再分化苗的绿苗率和染色体加倍年远高于其他培养基.说明杂交后代对不同的细胞分裂素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而6BA作为一种细胞分裂素,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这对花药培养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铅对小麦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远 《河南科学》2001,19(2):209-211
通过栽培污灌试验,研究了小麦幼苗在铅协迫下的脂质过氧化,膜系统伤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渗,叶绿素含量下降,由此揭示了铅对小麦幼苗危害与自由基代谢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