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深入研究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议和标签分配协议(LDP)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MPLS和LDP的 基本原理。并且在Linux的基础之上采用模块化思想实现了基于IPv6的IDP并完成了标签交换路径(LSP)的自 动建立和维护。最后结合一个具体的实现案例,给出了LSP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多协议标签交换 (MPLS)需要通过标签分发协议 (LDP)建立类似虚电路的标签转发路径(LSP),而卫星链路由于具有频繁断接性和传输大时延等特点,使得现有LDP难以在卫星网中有效运行。针对卫星网特点,对LDP被动响应拓扑变化的机制进行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拓扑驱动的主动响应算法来实现在卫星网中标签分发。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NS的MPLS网络仿真器(MNS),MNS支持标签交换、LDP、CR-LDP.它允许研究人员对LSP的建立和终结进行仿真。为了表示MPLS仿真器性能,对MPLS标准中定义的基本MPLS功能进行了仿真,比如标签分配计划、流聚合和ER-LSP。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MPLS网络建设中某些路由器不能升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LINUX操作系统下以软件实现部分的标记边缘路由器(LER)功能,配合这些路由器实现MPLS功能。该软件实现了对标签的各种操作,解决了标签的定义、FEC的分类、标签的绑定、标签的交换和转发、标签堆栈的操作等工作。标签分发协议LDP控制交换路由器之间交换标签与FEC绑定信息,协调LSR之间的工作,软件中对LDP相关功能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种移动IPv6与多协议标签交换融合的新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的移动IP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所需时延大、信令冗余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方案.该方案定义了一种新的IPv6逐跳可选报头——MPLS报头,来携带LSP的建立或维护信息,通过将MPLS报头包含在MIPv6的绑定更新消息中,使收到消息的网络节点可根据MPLS报头来建立或维护LSP,实现了绑定更新过程与LSP的建立或维护过程同时进行.此外,所提方案还能与微移动协议自然地融合,使LSP在主机发生域内切换后能快速地重建.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切换时延小于现有方案,其LSP建立时延随着通信双方距离的增大而增加的幅度也小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6.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是当前的热点技术,而环路问题又是实现MPLS有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难题之一。因此针对MPLS中的环路问题目前存在的几种解决方案作了介绍,并重点讨论了扩散算法和着色线程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松散模式下协议独立的组播协议(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中有关核心树组播标签分发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PIM-SM允许SPT和RPT两种组播树同时存在,亦存在(*,G)/(S,G)共存问题,因此在MPLS的标签分发中就不能以通常的单播方式进行,文中提出的上游隐性标签分发和下游按需标签分发方法可以解决存在共存问题时如何进行MPLS标签分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这项新兴技术,因其相对IP分组技术具有更高的质量保证和流量工程控制特性,在下一代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流量工程MPLS-TE(Traffic Engineering,TE)中,信令协议用以提高MPLS中流量工程的性能。该文对MPLS-TE中常用的信令协议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和基于路由受限标签分发协议(Constraint-Routing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CR-LDP),从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控制技术与光交叉连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光互联技术——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本文分析了MPLmS网络的基本原理,为了能在标签的分配中更好地体现QoS,重点对标签的分配策略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轮转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0.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可以在多种第二层协议上进行标签交换的网络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DS-TE网络中自适应抢占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TE网络中,抢占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当网络过载或者网络节点、链路发生故障时更加有效,为此提出了自适应抢占算法.该算法是通过增强链路上节点LSR对LSP的资源控制能力,来适应新LSP的带宽需求.为了避免对参数的设置,本文将自适应抢占算法区分为自适应最小中断抢占算法(A-minconn)和自适应最小优先级抢占算法(A-minpri).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抢占算法在抢占带宽、抢占优先级、抢占数目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MPLS的移动IPv6网络的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集成了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移动IPv6网络中设计了一种无缝切换方案,它通过限制标签交换路径(LSP)的重建范围和在切换时对主机双播数据来实现低时延和低分组丢失率的切换,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查找主机切换前后发送分组历经路径的最近公共点的算法,实现了LSP重建时延和双播冗余的最小化.此外,使用层次移动IPv6和2层触发信息来减少注册时延和路由器搜索时延,进一步加速了切换.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切换时延小于现有方案的时延,它能更好地支持主机的高速移动.  相似文献   

13.
原有V-PREPT(Versatile Preemption)算法关心的是抢占总代价最小化, 灵活性较好但带宽利用率不高。为此, 在研究DS-TE环境下的抢占机制及现行的抢占算法基础上, 提出了BH-PREPT(Bandwidth Preemption)算法。该算法能在最小化抢占总代价的条件下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在保证被抢占的总带宽满足需求带宽的前提下, 通过采取枚举法找出抢占总代价最小的LSP(Label Switching Path)组合, 且优先选择被抢占LSP数目最少的组合实施抢占。通过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 BH-PREPT算法在提高带宽利用率方面比V PREPT算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流量工程中一种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新的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以跳数、带宽碎片要求及空闲带宽比率为权重,给到达流量合理分配带宽资源.在MPLS网络边缘实现路径选择后,使用MPLS显示路由技术即可摆脱中间结点路由算法的影响, 建立起满足各种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LSP(Label Switched Path).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流量均衡,减小网络拥塞;通过减小带宽碎片和提高带宽利用率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通过改善丢包率等参数来实现一定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