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居易《池上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闲适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以“知足保和”情趣的“池上篇”闲适系列作品是他“独善之义”思想的反映。本文从“池上篇”系列作品入手,对白居易的诗歌中的闲适作品做深层次的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2.
邱鸣皋先生的《陆游评传》从思想家的角度研究陆游,自新创说:从宏观角度将历史背景与作家作品结合起来,透过作品观照其思想,深刻揭示了陆游思想和成长的历程;传论结合,夹叙夹评,对陆游的爱国思想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广泛收集和深入考证有关文献资料,考证辨析澄清了不少以前较模糊的看法;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诗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有缺点,但并不影响他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3.
赵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云南白族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学者和诗词楹联家。其诗词创作在数量上直逼陆游,风格以“筋骨思理见胜”,内容现实性强,感情真势。其论诗诗60首被称为缩略的云南诗史。其楹联创作分政论性、官箴性、闲适性3类500多副,也为世所重。  相似文献   

4.
试论陆游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艾伯寒斯认为,文艺批评有四个理论基点:作品、艺术家、世界、读者。通常,一个批评家只持其中的一个为论据的基点。由这四个基点又演变成四种内涵广泛的诗论:艺术论、表现论、模拟论和实用论。陆游一生作诗上万首,为我国文学史上之巨观。从宋代到清代,有关陆游的评价,拉拉杂杂散见于各家诗话的不在少数。今天我们来重读陆游,免不了要翻阅以前的“各家之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诗歌流传至今者近三千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白居易的作品,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由好友元镇协助,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当时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前三类都是古体诗,又按题材分为三类:讽谕诗注意反映种种政...  相似文献   

6.
南宋抗金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既有慷慨激昂、雷霆万钧的咏事感怀之作,也有信手拈来的写景咏物抒情小品.其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在:慷慨激昂,豪迈奔放;蕴藉深微,沉郁顿挫;活泼生动,笑骂成文;恬淡闲适,诗中有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陆游与王炎的汉中交游傅璇琮,孔凡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三月,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辟,陆游到达宣抚使司治所汉中,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同年十一月二日离去。汉中八月,在陆游一生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而王炎是这一时期陆游交游中的关键人物。现在,我们对王炎...  相似文献   

8.
张福勋先生的《陆游散论》,是近些年国内学术界研究陆游的一项可喜收获,《散论》以“四个结合”概括了陆游爱国诗的丰富内涵和鲜明风格,简明确切;《散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咏物诗、农村诗、诗论诗,都道前人之所未道;《散论》显示了著者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力。  相似文献   

9.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生活于蜀地的九年时间里,形成了他成熟的文论思想和主张。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论中的“文道论”、“文气说”,从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主张文学创作应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秉持公心的原则。陆游的文论充满了积极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是有其进步的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入蜀之行是陆游诗歌创作从山阴走向蜀中的过渡。在《入蜀记》中,陆游对前人的诗歌有所引用和考证。这些诗学考证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理趣,也影响了陆游的诗学认识。《入蜀记》中表现的诗歌认识在入蜀诗中得以呈现。入蜀诗融合自然、历史、情感,为后来陆游南郑创作的突破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因作家的创作技艺的独特与纯熟,而有了散文的意境,又因作品深蕴着丰厚的人生感悟,是灿烂至极之后的平淡闲适,加之文字清新自然,舒徐隽永,从而使作品散发出一种美的光泽,营造了极富层次与魅力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杨昇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4):116-119
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在陆游的“镜湖诗”中,关于绍兴地区市镇的描绘比比皆是,对当时市镇的类型、特点、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反映,这些作品为我们深入认识当时江南小城镇的发展形态和水平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台湾,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活动空间已被现代化进程侵蚀殆尽。高阳却以历史小说为工具,力图保有一份文人传统的优雅、闲适情致并争取社会的认同。他的历史小说既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又加以合理化修正和雅化处理,其作品对传统与现代、通俗与高雅的调适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菊花历来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观赏花卉,也是历代文人传统的讽诵题材.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菊花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菊花塑造了一种恬淡闲适的形象.唐朝末期的农民起义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虽然在《全唐诗》里仅留下三首作品,可是其中就有两首是写  相似文献   

15.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属感悟印象式一类,以其清新的文风、独特的随笔体式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健吾首先把文学批评作为一种人生方式,通过文学批评解释作家作品,解释人生,并完成批评文章的文本构造、他的批评是一种人生随笔,这种随笔体式主要来自于蒙田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一是“絮语”特征:散漫自如,闲适平和,语言富有形象感和色彩感;二是“简单化”的体式构造:简短、简明、简练、简静。  相似文献   

16.
色釉综合装饰艺术是景德镇陶瓷绘画中的常青树,青花斗彩艺术则是景德镇陶瓷绘画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明的山水系列陶瓷作品,欣赏其在色釉综合装饰的用釉方法和画面艺术效果,又通过他的婴戏图系列作品,欣赏他的青花斗彩艺术效果,从中发掘出道家安恬闲适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作者爱自然、爱生命、重人文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7.
明清八大家之一的曾国藩作为桐城派的中兴大将,在诗文作家论上提出"读书多,积理富"的观点,要求作家博览群书,善于借鉴历代作品的精华;认为作家必须具备放眼天下的宽广胸襟,培养"闲适之趣";作家还要有自己的个性,具有"倔强不驯之气"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丁的作品多以英国中上层阶级为故事主角,描绘了一幅幅闲适、优雅的阶级生活景象。她笔下的人物和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不谋而合。借助休闲学理论对奥斯丁作品中的人物及其休闲生活进行细读分析后发现,奥斯丁笔下的"有闲阶级"的休闲行为具有"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宫臻祥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94-95,98
南郑是诗人陆游践行人生理想之地。为此,他留下了三百余首诗歌、十首词来记录南郑那段令他魂牵梦绕的生活。这些"汉中诗词"闪现着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来种宗元丰三年,苏轼遭贬黄州后,其思想情绪十分复杂。不少学者认为,佛老人生哲学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其文学作品反映了一种闲适与消极的情绪。认真品味苏轼黄州时期的诗文,我们发现:那闲适与消极的情绪仅仅是一种表象,其思想情绪的主旨乃是积极用世的儒学精神,处处表现着他那边贬后的哀怨和英雄无为的激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