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香识偶     
大熊猫是对物种资源保护工作者极具挑战性的物种之一。人工喂养的大熊猫酣态可鞠讨人喜爱,但这种圈养的做法却有着潜在的危险。10年前,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圈养个体又难以雌雄配对,繁衍后代屡告失败。1996年,两只大熊猫从中国送到了美国。此后,受卧龙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和美国圣  相似文献   

2.
5月2日,福州动物园的大熊猫青青分娩二仔,成活一仔,取名“榕榕”。 6月1日,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欢欢产下一仔,东京都公开为幼仔征集名字,12月1日最终选考委员会决定命名为“童童”。 8月6日,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果果生育一仔,取名“冰冰”。30天后,因母兽腹泻不止,对冰冰进行人工哺育,并鉴别幼仔为雌性,这样早鉴定熊猫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我国的濒危物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其数量日趋减少,现存仅有不到1000只。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方略,每一物种的种群降至1000只以下,必须建立圈养种群,加强人工繁育。因此科学繁衍大熊猫已迫在眉睫,当今重点围绕圈养大熊猫的生殖与繁育研究已成为我国有关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单种群按年龄结构分布的莱斯利(Leslie)模型,并用于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动态研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基地三期工程建设以及有计划地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大自然的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1988年初,成都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强强患消化道疾病,无法进食,不治身亡。强强是近年来人工饲养条件下交配能力最强的雄兽,8年来,先后与成都、上海、重庆、昆明、福州等地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多次自然交配,使雌兽怀孕分娩达19胎之多。 6月23日,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欢欢分娩一仔,是用采自雄兽飞飞的新鲜精液经过3次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6.
成都动物园大熊猫的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能猫是四川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由于生育能力高度特化,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适应能力减退,数量日渐减少,分布范围缩小,濒于绝种边缘。本文根据成都动物园近30年工人饲养和繁殖大熊猫,特别对繁殖幼兽成活率高的成功经验,作了比较详细的报导,作者并根据国内外人工繁殖大熊猫的一些问题,从各个方面,尤其从大熊猫发情期卵巢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拯救大熊猫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31日,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全球第一只进行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祥祥在野外摔伤致死,它的尸体在深深的沟壑之中被发现.祥祥在被放归野外三年后夭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话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和磊 《科学之友》2005,(21):35-3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父权确定的DNA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及昆明动物园圈养繁殖的大熊猫14胎次,19只幼子,25只次参配雄兽个体的被毛,血液,精液,肝,甲醛固定组织细胞,以及粪,尿等样品,采用同位素与荧光素标记基因探针作DNA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了玫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和磊 《科学之友》2005,(11):35-3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不足20千米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因地震造成周围山体多处发生大型滑坡,致使大熊猫圈养、科研、后勤等基础设施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生活在这里的63只圈养大熊猫中有6只失踪,全部32套大熊猫圈舍有18套毁坏,14套严重受损,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这种转变的开天之作就是全球最大的熊猫基地———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创建,该基地于2005年8月底竣工。9月,世界最“排场”的大熊猫“迁徙”从卧龙中国保  相似文献   

13.
1983年邛崃山系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大面积开花枯死后,导致了这一地区分布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食物短缺,并有部份大熊猫因饥饿而死.这一问题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注意.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定点投给人工食料和修建圈养场收留病饿个体.几年来的工作证明:定点投食除了受投食区域与投食量的限制外,浪费特别大,投食的排骨、羊肉等食物投放后无人管理,多被其它动物取食或腐烂变质,真正被饥饿大熊猫  相似文献   

14.
物以稀为贵,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目前全球只剩1000只左右,而其中绝大多数或野生于或被人工圈养在中国。有科学家曾预言,未来一百年,大熊猫将会灭绝。2500万年前大熊猫与近亲黑熊分化,后因地球沧桑变化几乎绝迹。那么,当代大熊猫是怎么被发现和猎获的呢?笔者的家乡人、祖籍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翠亨村的杨帝泽、杨帝林兄弟于70年前在西南山地猎获了史载第一只活体大熊猫。杨氏兄弟的祖辈是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先生同村。现在在杨帝泽先生祖居的墙上还悬挂有美国四星上将杨帝泽将军的任命书、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15.
<正>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一直是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本刊特约“熊猫爸爸”张和民教授和熊猫保护专家谢浩高级工程师,以他们的亲历,给我们讲述大熊猫野放的故事……在长江上游,秦岭、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密林之中,生存着最后的大熊猫野生种群。800万年以来,大熊猫历经气候和环境的剧变,  相似文献   

16.
3月28日,六岁的成都动物园大熊猫苏苏因麻醉意外发生休克,停止呼吸三小时,昏迷一昼夜,后经抢救死里逃生. 5月23日到27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在福州召开大熊猫繁殖讨论会. 5月,四川首次采用“彩红外航空遥感技术”对平武县的箭竹情况进行调查,以制定保护大熊猫计划. 6月15日,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的大熊猫迎迎喜产双仔,其中一仔在迎迎哺育下成活.另一仔试行人工喂养未成功,只活了四天.从1980年以来,迎迎共分娩五胎,成活四仔. 6月22日,华盛顿国家动物公园的大熊猫玲玲产下两仔,可惜玲玲未能将它喂养成活.1983年和1984年,玲玲曾两次分娩,幼仔均未成活.  相似文献   

17.
当我向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冯文和教授约稿时,他给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里我把它作为我们特别策划的关于动物回归自然这个话题的开头: 1984年2月的一天,一只名叫“贝贝”的野生大熊猫闯进了著名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卧龙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此后它每天都到营地去取食2次。6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将“贝贝”圈养起来,不久后将它放到距离圈养场7公里的山野,以使其恢复过去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但一个星期以后,“贝贝’自动回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没有国兽,如果要举行全国人民投票的话,估计大熊猫、金丝猴都在候选之列。而印度是一个有国兽的国家——孟加拉虎,印度国兽是也!  相似文献   

19.
窝头——必须剪断的脐带 2003年7月,祥祥进入"一期圈",后面跟着一群人——几乎集中了卧龙各个方面专家的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小组.  相似文献   

20.
刘维新 《科学通报》1979,24(9):414-414
大熊猫是稀有珍贵动物,饲养条件下难于繁殖,原因之一是成年雄兽不易配种。因此,要开展大熊猫的繁殖工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解决配种问题,而且对探索大熊猫的繁殖规律也有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