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人畅 《科技资讯》2014,12(21):194-195
广告是当前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其中新媒体广告是随着新型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的网络广告,其次则是富媒体广告,最后则是数字媒体交互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发展使得广告类型也变得丰富、多元化,但广告从形式上仍旧可以分成软广告和硬广告,硬广告的表现手法较为生硬,采用强迫式的方式令大众接受信息,而软广告的互动性则相对较强,其内容植入采用非强迫手段.  相似文献   

2.
互动广告能够让受众参与情境体验,同时产生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交互行为,该交互行为是其区别于传统广告形式的主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文化渗透的互动广告打破了传统广告单一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模式的单向性,大大推进了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文章归纳总结了新媒体和交互广告的定义、发展背景和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新媒体互动广告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新媒体互动广告的设计优势。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传经,也促使广告行业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适应时代发展,变革广告教育策略,是提升我国广告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教育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借助本研究能够为新时期促进我国广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借鉴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原生广告凭借其独特的嵌入式宣传效果,在新媒体市场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媒体环境下原生广告能够实现广告主、受众以及媒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构,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对用户的定位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从内容来看,原生广告与新媒体信息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且其内容及传播过程难以被监管。原生广告可以从注重内容的精准性、严格内容把关等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实现我国广告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杜瑞源  秦祯研 《科技资讯》2014,(28):215-215
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进程带来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具互动性、精确性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载体的更新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平台。传统广告的传播依靠重复播放加深广告受众的印象,但是由于广告本身具有倡导性,广告背后具有说教的目的,这种重复播放造成的感官侵略性不利于平等、有效的传递广告内容。利用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探索观众更乐于接受的交互式广告表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发展来势凶猛,在信息的采集、发布、传播等发面发挥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作为传统媒体的大众期刊在期刊广告和读者数量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威胁,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期刊要取得不断地发展必须做到:功能定位明晰;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进行内容创新;整合已有资源,进行创意活动;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融合新媒体,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宋佳 《科技资讯》2012,(19):242-242
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与消费者市场的变革催生了传统广告创意理念的升级。数字时代的广告创意要以创意整合营销,让消费者在互动体验中接受广告信息,且要注重广告信息的可搜索性与可标签化。  相似文献   

8.
张丽珍  杨漪 《科技信息》2012,(34):439-439,43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了新媒体的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下,“分享”成为了信息传播传递的一个关键词汇,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各种新媒体形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全赖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高度共享。本文主要对时下流行的几种新媒体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来探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共享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利用新媒体进行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人新媒体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问卷等对316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曾利用新媒体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者占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组(OR=0.209,P=0.020)及教育程度(OR=2.982,P=0.000)进入老年人新媒体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回归方程。结论社区老年人新媒体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率较低;影响新媒体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植入式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作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新媒体对于广告的影响也很大,尤其对于植入式广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新媒体时代形势下植入式广告成功案例中比较典型的,所以该文将以这部电视剧为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概念加案例分析植入式广告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时钟"新媒体广告是一种新型的新媒体广告,主要以时钟样式来呈现,系统嵌入模拟时钟,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新媒体广告推广。系统设计采用前端与后端两部分,前端设计为启动、关闭、模拟、风格、准点、推送、循环、定位等功能,后端设计为管理登录、管理首页、时钟管理、风格管理、准点管理、推送管理、循环管理、定位管理等功能。系统完善后,将成为新媒体广告平台,可应用在酒店、公共、家庭等场所,作为新媒体广告的终端展示,提供新的广告受众渠道。  相似文献   

12.
<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内容、媒介、运营方式等方面皆发生了巨大变化,其驱动要素,毫无争议,自然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融入与改造。2014年,中国网民6亿人,手机网民5亿人,一跃成为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用电脑,手机看新闻,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知识的主流方式,且不可逆转。纸质媒体、电视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订阅量、广告量大幅下降。如何顺应市场变化、主动求变?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突围、变革、新生的唯一出路。因此,2014年,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新媒体融合元年"。然而,如何新生?新在何处?  相似文献   

13.
钟将  巩文凤 《华东科技》2024,(1):110-112
<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诞生了更加适应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内容以及速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以及新兴产品的发展都带来了更多机遇,但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负面的新媒体传播内容给新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如何正确引导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当代新媒体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是西方未来主义思潮又一流行词汇,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又一热点。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是继续生存还是走向衰落、灭亡,抑或被改造而发展,已成为发展传播学中争论不休的话题,也引起新闻业界的困惑与震荡。本文认为,媒介融合已使网络媒体、新媒体分化、分割了报纸的读者,并使后继读者群难以预料;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吸纳、褫夺了纸媒的广告,使纸媒的盈利根基发生了动摇;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加大了报业新闻生产的成本,报网互动在加大成本的基础上又使新的盈利模式陷入窘境,形成更为复杂的报业生态环境。因此,在报业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大的潮流中应向信息传播专业化、特色发展品牌化、受众市场细分化、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广告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广告受众产生分流,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新媒体会给广告业带来更大的蛋糕,会推动广告业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丁艳艳  赵甲平 《科技信息》2011,(12):185-18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交流的频繁,广告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其旺盛的生命力越加明显。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上。在词汇方面,广告用语要求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句法方面,常用简单句、祈使句、省略句等;修辞主要采用明喻、暗喻、拟人、双关等。广告英语其独特的特点使之不仅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还体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它已引发广告业从营销方式、传播理念、技术层面到广告效果测评、付费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为应对这一时代变革,更好地促进我国广告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政府、广告公司、人才培养机构多层面的努力和变革。  相似文献   

18.
从广告数字化信息沟通功能、广告中附着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以及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等三个层面分析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融入了消费者生活环境和媒体环境,在互动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媒体特征中,消解了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界限,其本质在于让广告成为融入生活的一种信息形态,并以广告为中心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协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生活共同体。广告本质的这种变化和转型,顺应了时代和消费语境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地区受众新媒体科普信息接触、使用状况等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河南省农村新媒体科普工作存在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新媒体科普信息传播活动重视不足、科普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村科普平台建设,拓展传播渠道;坚持内容为王,注重科普语境;树立业务权威,打造科普品牌;提升农村受...  相似文献   

20.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预防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主要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措施的创新角度,浅析新媒体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根据新媒体的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做好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新媒体传递信息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新媒体传播信息具有简、短、精的特点;新媒体能够发挥群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