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京燃气公司与日本特殊陶业公司正在共同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专用的小型制氢装置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做准备,计划2015年开始示范试验,2020年前后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传递机理。典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的。概括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认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网络通信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决定燃料电池汽车性能的关键,动力系统各个零部件之间采用的是CAN总线的通信方式.文中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网络通信节点的设计方案.该设计能够保证在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各个控制单元之间可以安全通信.通过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网络通信协议,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节点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燃料电池根据有无氧化还原介体的参与分为两大类: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概括了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和工作方向。最后展望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t|YSZ|Ag固体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出管式Pt|YSZ|Ag单体电池,设计组装了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在300-650℃范围内用甲烷燃料气体测试了电池开路电压随温度及燃料气体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燃料电池研究和开发的历史和发展前景,介绍了我国燃料电池研究与开发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今后燃料电池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兼容特性问题,参照GB/T 18655—2018在电波暗室内针对实际的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搭建了实验系统,对其进行传导发射以及辐射发射实验,获得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正常工作时各线缆端口的干扰电流和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然后,通过测量获取实验系统中各部件的几何参数,建立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电磁仿真模型,将传导发射实验获取的干扰电流作为电磁仿真模型的激励信号.将该仿真所获得的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与辐射发射实验所获取的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且高频段时的平均误差在5 dB左右,仅在低频段精确度相对较差,该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仿真模型较为可靠.最后,利用该电磁仿真模型对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辐射抗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场强度为30~100 V/m的平面波干扰情况下,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正常工作不会受到影响,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与环境适应性,基于等效燃料消耗最小策略,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与优化算法的研究。首先,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出的输出功率或制动回收功率,计算系统的等效燃料消耗,并将其作为优化目标,以期实现经济性最优的功率分配;其次,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工况,基于等效因子的实际物理意义,提出了随蓄电池荷电状态变化的可变等效因子,使燃料电池汽车能在更好地维持荷电状态的同时,可更充分地利用蓄电池空余能量。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和CATC(China automobile test cycle)等标准行驶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可变等效因子的等效燃料消耗最小策略,可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氢耗、保持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功能,实现了能量管理与优化,具有较好的工况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天津科技》2005,32(6):48
日本国土交通省近期修改了在《道路货运汽车法》中的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以改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和环境性能。新标准是世界上首部燃料电池汽车(FCV)标准,已于5月31日生效。对标准的修改使压缩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模型有可能获得许可。修改过的条款在氢气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规定了一些技术要求,如: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电气公司(NEC)近日宣布,该公司将于2004年推出一种使用燃料电池的笔记本电脑,这种电脑的连续使用时间可达5小时,高于目前使用锂电池的笔记本电脑。NEC研制的上述燃料电池内含一个装有甲醇的容器,电池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产生电能。在燃料用尽之后,用户须重新加注甲醇或是更换新的甲醇燃料筒。除NEC外,东芝、索尼、日立和卡西欧等公司也在大力研制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由铅酸电池、氢镍电池、燃料电池,发展到锂离子电池.缩短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增加动力电池的充电容量是充电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魏崴 《华东科技》2009,(12):64-66
短短几年,电动自行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中国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使用电动机动车最多的国家。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胶体电池、镍氢电池,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让我们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国内某些电动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所进行的盲目发展也阻碍了该产业前进的步伐。今后的路如何走好,选择何种电池作为电动机动车前进的动力,业界仍在思索。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的研制在我国获得突破。将它用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时间至少可持续5个小时,不必关机更换电池,只要填充甲醇水溶液(甲醇电池盒),就可以继续使用。将它用来驱动汽车,不仅燃料成本低,还可以做到“零排放”。它的名字叫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概述各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领域.分析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因素,讨论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以期为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源动力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专业从事燃料电池产业化开发和推进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股份制公司,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相关零部件的生产销售、样机的研制出售、承接国家科研开发任务,相关工程技术的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氢源技术产品研发等为主营业务。现有股东上汽集团、大连化物所、宜兴四通家电、长城电工、南都电源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动车代替汽车可以彻底根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开发电动车的核心问题是电池。比较实用的电动车电池有:镍 -金属氢化物 (Ni-MH)蓄电池、金属燃料电池、氢 -氧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介绍了这些电池的结构、原理,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改  相似文献   

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启动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及清洁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电站和移动型电源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PEMFC的发展简史及研究进展。探讨了PEMFC的应用情况。从催化剂和电解质等关键材料,膜电极的性能,燃料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以及电池的寿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PEMFC的主要技术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PEMFC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现在国内外电动汽车的蓄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锌一空气电池、银锌蓄电池、燃料电池等数种,其中燃料电池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发展方向,因与其他电池比较,燃料电池具有功率密度高,工作温度低、起动性能好,运动部件少,安全可靠,污染少,噪音低等多项优点。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流的电池,只需氢和氧两种元素,利用这两种元素通过媒介作用转化为电流。氧气可直接以空气中提取,关键是提取氢气的方法。氢气从汽油、甲醇、乙醇等燃料中提取,燃料电池也因此得名。 燃料电池作为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燃料电池的发展。世界上第一辆燃料电池作动力的轿车是由奔驰汽车公司制造,于1996年5月在德国柏林向公众展示。这款称作“Necar”的轿车不会产生污染物,它向空中排放的是纯水蒸气,不含任何物质,甚至没有二氧化碳,使用甲醇做燃料。而美国的Abl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是使用汽油做燃料的,这种车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由汽油箱、转化器、燃料电池、电动机组成。其中转化器是将汽油转化为氢气的设备,把汽油加热,直至处于汽化状态,然后输入一个有点火功能的金属反应缸内,在低氧状下通过“不完全燃烧”产生氢,然后将氢输送到燃料电池。由于燃料电池构造复杂,生产成本高昂而无法推广。直至近年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燃料电池轿车在价格上与普通轿车相比约高10%-15%,已居有一定发展价值。 近几年,我国已有一些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在进行燃料电池车的探索。然而,对燃料电池的研究从未间断。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国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被我们借鉴和吸取,我们也应结合自身发展把这一领域的研?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2020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财建[2020]394号),截至2021年年底,国家先后批复了5个城市群开展示范工作;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推向高潮。示范城市群政策和国家氢能规划的覆盖对象有所差异,前者主要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对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后者强调“大氢能”的概念,是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不仅限于燃料电池汽车所在的交通领域,而且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同时提出发展目标和方向。二者在未来将发挥协同效应,依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率先在交通领域上逐步验证、突破氢能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逐步推动构建全面、系统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虞铭  翁正新 《科技信息》2011,(10):I0106-I0106,I0107
燃料电池汽车因其低油耗、低排放、商品化相对容易,是将来二十年内新能源汽车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普遍采用蓄电池组与燃料电池系统并联驱动的电-电混合动力,合理地选择动力系统的各个部件对燃料电池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三个主要部件电机、动力蓄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选型和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选型原则,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