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司 《科学大观园》2011,(22):39-41
在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着一则关于魔方的传言。著名数学家约翰·康威的一个研究生在玩魔方时不小心把胡子卷了进去,结果慢慢地整个人都被拽进了魔方。如果能把魔方还原到他被困住之前的状态,他就可以回来。于是康威让剑桥的所有电脑都开始运算,希望能找到匹配的状态,以求在屏幕上看到失踪的研究生。可最终仍无法算出,那个可怜的人被永远地困在了魔方里。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的哲学意味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因素在一次组合完成其系统功能以后的重新整舍。“还原”的方法与“系统”的方法是重新整合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在这些过程中通过经济因素的重新整合实现经济系统整体效益的完成。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重实现论题,夏皮罗构造了一个两难:在一个多重实现案例中,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同一种类型,那么功能类型实际上被单一实现,功能类型应该被还原为物理类型;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真正不同的类型,那么不存在任何经验定律能够将这两种物理类型归为同一种功能类型,功能类型应该被取消.无论是还原还是取消,研究功能类型的特殊科学的自主...  相似文献   

4.
量子测量是量子理论乃至整个物理学的一个最敏感部分,对它的研究激发了许多哲学上的争议。其中,关于还原的争议就是典型的一例。绝大多数人认为,量子测量理论表明了还原之路走到了终点。其中心理意识的介入、测量仪器及其量子属性的突生论以及量子纠缠显示的整体性构成了还原进路的三大死结。然而,还原真的就此寿终正寝了吗?本文将明确提出几种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案:放弃强还原、寻求弱还原,重释还原概念的内涵,撇开理论还原、坚持问题还原,以达到继续坚持还原进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突现是系统哲学、科学哲学和心灵哲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整体不等于部分和的整体主义思想。通过突现概念诠释的整体主义经历了强、弱、中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典突现主义通过不可还原强调突现的强整体性;心灵哲学中还原论的两次挑战力图消解突现而形成可分解的较弱的整体性;复杂系统突现则在强整体论与强还原论之间寻求张力,侧重研究突现历时生成的动力学机制,形成了兼容与超越还原的突现观。这种具有中间道路特征的"兼容与超越还原"恰恰表达了突现整体主义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1999,(4):35-36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技术针对我国废钢资源短缺并严重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的局面,着手对以煤作为还原剂的海绵铁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及设备进行探索,在吸纳了回转窑、隧道窑等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优点的基础上,反复试验和改进,并开展生产试验,成功地完成了XSH-A煤基法海绵铁还原新工艺,其中部分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该项技术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在物理主义的框架中复兴和发展平行主义。我尝试论证,平行主义是非还原物理主义者解决排斥问题的一个最好进路。此外,我还表明,还原物理主义的一种最可行的版本—这种理论把心理属性等同于高阶物理属性而非基础物理属性—也会面临排斥问题的挑战,而还原物理主义也最好诉诸于平行主义来回应这一挑战。这就是说,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在关于排斥问题上处于相同的境遇。那么,排斥问题不应再被视为支持还原物理主义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还原论一直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但是对于还原概念本身的综述分析却相对较少。本文试图梳理了语言还原、理论还原、学科还原、微观还原、本体论还原、方法论还原、知识论还原、说明还原等诸多还原概念,从而对相应的还原论给出了简评。根据概念分析,并结合当今生物学哲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语言还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会遇到整体论问题;理论还原、学科还原、微观还原以及说明还原和知识论还原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恐怕难以实现;本体论还原目前是比较能够接受的观点;方法论还原在现阶段也很有实践意义,但是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9.
Affordance是动物(在环境中)行动的生态性基础。如果从Affordance视角对"制造"和"使用"这种人类特有的行动进行审视的话,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能会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通过Affordance视角来探究技术创新活动会发现,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Affordance的"读写"过程,其中,"书写"Affordance的过程是通过对某次特殊的Affordance遭遇进行物理还原和加工得以完成;而读取新的人工物的Affordance过程则是通过对人机界面的Affordance以及情境Affordance进行"读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理论还原:一个被打破的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奈格尔等人的观点,通过在彼此独立的科学理论之间建立逻辑导出关系,可以最终实现科学统一。本文指出,这种理论还原不可能实现。首先,还原论者自己就在不断弱化他们的命题,现在已经退到理论代替和组成还原这条最后的防线。第二,在经典遗传学还原为分子遗传学这样的事例中,更基本的理论并不能独立于较高层次的理论。第三,理论还原的形而上学前提──本质主义的终极解释和齐一性原则等──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多重实现性和解释的自主性对传统解释还原思想构成挑战.斯特雷文斯认为,虽然他的因果解释理论带有一种解释还原的思想,但他的理论却能克服多重实现性和解释的自主性对解释还原思想构成的挑战.但是,根据本文研究,斯特雷文斯的解释还原思想也不成功.根据他的观点,科学解释模型一定是聚合性的;但是,不仅聚合性的定义并非清楚明白,而且在科...  相似文献   

12.
围绕心-身问题,当今心灵哲学中最具影响的两派——非还原的和还原的物理主义——有着一个共识,即心灵依赖于身体,其主要根据是"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相应地,这两个派别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对于意识这个最为重要的心灵现象表现出无能为力。本文提出"休谟-康德因果关系"的概念,并据此重新审视因果闭合原则和心-身问题,在接受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还原-突现的方法二元论。  相似文献   

13.
在非还原物理主义下,金在权用排他性论证说明了目前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或不令人满意,或不稳固,他推断了其可能的坍塌方向,即副现象论或还原物理主义,但该论证本身又有缺陷,如做修正,则得到四种可能的立场,即还原物理主义,分别预设物理因果封闭律和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两种副现象论,和过决定论。文中的论证指出只有预设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副现象论为可取,且这一立场也能和当今的心理-生理学的经验科学研究相吻合,即心理-行为因果只是大脑为行为提供的解释,而不是真实的,物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原子化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模型。古典原子论开创的解释模式包含三个要点:有限还原的自然、机械化的自然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化。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图景中,沿着"物质原子——意义原子——概念原子"这一认识线索,古典原子论的思想遗产获得了充分的彰显。然而原子化的模型终究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最多只能是认识的跳板,不能提供本体实在。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提出了用符号逻辑的演算来表达思维的心智计算思想,这一思想具有还原式、符号化、通用型三个特征。莱布尼茨计算思想的还原式、符号化特征意味着他创建了一种心智的符号表征—计算模式,通用特征标志着他勾画了一幅用字符计算来统一认知的心智计算主义图景。莱布尼茨本人没有完成这幅计算主义图景。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的发展继续推进了这一图景,但也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如形式与内容难题、计算的概念问题、计算的范围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不否定概念是理性批判的一个重要对象的话,那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对概念的内部预设探讨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提出心灵预设的概念框架和范畴模型,并通过对它们的还原。确保概念的理解和命题推论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5,(3):46-47
<正>通常,我们说一个人不爱说话,常与性格内向有关,又或者更严重的说,这个人可能有自闭症。可再想一想,又不尽然,特别是网络流行的今天,"不爱说话"这个现象也是更为普遍的。那么,说话时干什么的呢?它是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情感的,是完成内心思维意识化的一个工具,也是完成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手段。而不爱说话的人,难道就是不需要表达?没有内心想法、感受和情感的吗?当然不是,说话作为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心理因果性难题,心灵哲学家们围绕还原主义和反还原主义展开了激烈争辩。一方面,非还原物理主义哲学家利用各种方案挑战还原主义,另一方面,辩护心身还原主义的代表人物金在权,则试图在超越内格尔还原的基础上建构功能还原的模型。与内格尔和马热斯的还原定义相比,功能还原不仅能有效回应解释鸿沟问题和多重实现论证,也能克服桥接律则的局限,同时承诺与物理主义主张更为一致的实现关系。但是,由于心理感受性的困扰,功能还原仍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胡克和比克尔提出了HB还原模型,旨在解决经典理论还原在生物学中面临的困境.HB还原模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豌豆表现型的还原案例中,被还原的理论实际上是被修改的理论TR*.但在TR*层级上依据TB重构的类型与TR层级的原始类型并不同一.并且随着TB的进步,TR*和TR层级类型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因...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目标或目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赋予行为目的论的解释。然而,在心灵哲学领域内相当一部分自然主义者认为这种目的论的解释应该被还原为心智主义的因果解释。但这样的还原是可靠的吗?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通过对近二十年来认知领域内对儿童的目的论解释现象的研究的分析来说明目的论的解释模式是人类天生的自然倾向,像默认的设置一样无法被消除,从而近一步指出通过引入心智状态而对行为的目的论的解释进行因果还原也许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