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专家们所依据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社会适应标准,一是医学标准。大多数专家倾向于用社会适应标准衡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有专家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是: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  相似文献   

2.
<正>男人们总说女人猜不透,其实不然,只是她们在恋爱中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这是她们自我保护的一种状态。今天就为大家解密女人恋爱时的4个奇怪心理。1.女人喜欢用假意来转移真心女性在恋爱时,常常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说:"亲爱的","没有你和我在一起,我很寂寞","我永远离不开你"等甜言蜜语。然而男性很少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6,(23):44-45
更年期(来源于希腊语,指梯子的一级)是人体由成熟向衰老的过渡阶段.妇女更年期是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过渡时期.不少医生认为,平安地度过更年期,妇性将迎来第二个青春.如果更年期度得艰难,妇女面临的将是老态龙钟.所以,更年期保健非常重要.更年期保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心理保健要做好"四自",即自我认同、自我宣泄、自我辨病、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98-103
在当今的众多自我理论中,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巴尔斯提出的语境论自我理论,是最具原创性的自我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意识与自我具有内在统一性,自我就是任何意识获得其解释的深层语境;但这种语境并不是虚拟的建构,而是有其脑中的实在基础,所以,自我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实在的。巴尔斯的这种语境论自我理论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对自我的本质作出了合理的回答,但在自我的建立机制、自我的社会属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大卫·伯恩斯博士设计出一套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这个自我诊断表可帮助你快速诊断出你是否存在着抑郁症。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3。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  相似文献   

6.
涤烦忘忧录     
《科学大观园》2006,(7):48-50
“涤烦忘忧”一词,摘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诗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录:本文收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自我控制情绪的人和事,故称:录.取名:涤烦忘忧录,其意希望本文能使人洗涤烦恼忘却忧愁.当前世界上最流行,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森田疗法等。而本人认为:除了合理情绪疗法,森田疗法这两种理论容易让一般人弄懂之外(这两种疗法将在本文中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其它的疗法都是患者自己需要一定的技巧或者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或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能有所疗效的,而本文非介绍专业的心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数字身份是网络时代人的一种新的身份类型,它建构于网络空间中,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多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是主体在使用数字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异化现象,主体沉溺于虚拟实践的体验或对多重的数字身份过分关注,具体表现为将数字身份塑造成虚拟自我以满足虚荣心或获取尊重,以数字身份倾吐隐私、过度宣泄情绪,以及以数字身份在网络上放纵个人行为、伤害他人或造成恶劣影响。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反映了主体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的伦理困惑,直接影响了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宝宝为什么那么爱哭呢?其实,宝宝爱哭,为的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啊.哭泣可是他们寻求关注的法宝. 宝宝哭泣的可能因素 表达能力欠缺:这是比较常见的因素,当孩子遇到问题而不能正确表达意愿的时候,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沟通方式来表达需求. 社会交往能力贫乏:在和小伙伴的相处中,难免会发生种种状况,他们会委屈、受伤、不满等,所以他们选择哭泣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哭让孩子成为注意力的焦点:通常孩子一哭家长就会特别关注,才会顾及孩子当下的状况,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哭泣时他们寻求关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1.力争自我成长; 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3.人生观的统一; 4.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5.人生成长所需要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相似文献   

10.
新客 《科学大观园》2007,(20):55-56
变色龙是这样一种灵物,它用坚持来面对周遭的一切,用色彩来宣泄内心的情感。马达加斯加的变色龙正努力用灵性和动感的身躯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当你迈上这座岛屿时,请不要带有色的眼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3,(9):74-75
1、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2、休闲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如果要从众多哲学概念中找出几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自我无疑将位在其列。对自我概念有意无意地使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哲学层面上,自我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对自我概念的不同理解将不可避免地辐射和影响至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以及语言哲学等哲学核心分支领域。纵观整个哲学史,自苏格拉底借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knowing thyself)"呼  相似文献   

13.
心灵理论意指认知主体根据自己的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来归因、解释、预测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能力;然而,其在哲学上却遭遇到难以逾越的"解释鸿沟",即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如何通达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解释和预测。具有认知神经科学背景的实验哲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揭示了心灵理论存在的神经基础,即人类在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进行归因、推理时,会有共同的脑区被激活。实验哲学的研究成果,为跨越这一"解释鸿沟",提供了一条助探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我暗示法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可稳定情绪,改善心理、行为和生理状态.当遇到烦恼时,学会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破财免灾"、"知足常乐"等,这样心情就会轻松,头脑就会冷静. 小事糊涂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么借酒消愁,吸烟解闷;要么以牙还牙或破罐子破摔,更有甚者会轻生厌世,这些都是一些错误的做法.小事糊涂既能使非原则性的矛盾悄然化解,也可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变得缓和些. 宣泄释放 心中有忧愁、委屈、烦恼时,可向同事、朋友倾诉,以求得到劝解与帮助,或哭出来,或一吐为快,不可闷在心里,积聚成一颗迟早要爆炸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5.
休谟在《人性论》的附录中承认,自己之前对个人同一性问题的说明存有缺陷,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因此陷入困惑。这个反省引发了一个问题:休谟的困惑究竟指的是什么?一种解释认为,困惑的根源是休谟意识到自己在说明个人同一性问题时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本文将对这种解释作出修正,指出休谟对个人同一性的说明为什么需要区分自我与他人,他又在多大程度上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本文将表明,休谟的困惑并不在于他完全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而在于更弱一点的困难:他有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出这个区分,但是仍然留下无法区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展现为三个层次:技术器物的转移、技术制度的转移与技术观念的转移。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内在具备在时间上永远向前,空间上永远扩张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消除摩擦的策略在于弥合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裂痕,重建技术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重建人的发展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1.转移及引进绿色技术;2.转移及引进人性化技术;3.走技术的民族性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发现自己     
正人生,也许就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谁能找到自我、发现自我,谁就能用智慧点燃生命之火,让生命创造出更大价值。对任何人来说,只有走对自己的路,选对自己的发展舞台,成功和胜利才会属于自己!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  相似文献   

18.
1、通过运动宣泄情欲 跑步、瑜伽、跳舞、健身都是比较好的方式,既宣泄了情欲又锻炼了身体,还能减肥,保持身材.可惜很多女性不喜欢运动,每天摄取的能量只够上班和做家务,对于结婚的女人而言,这一招并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0,(5):45-45
<正>一、自我中心及其表现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点"本我"的私心,只不过有些人只有"本我",没有"他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Maslow,Mittelman)认为,心理健康有10条表现: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度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