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word”、“词”和“字”是英汉语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对比“word”与“词”、“word”与“字”,探讨它们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揭示这些对应性和非对应性存在的原因,对于廓清概念及汉语和汉英对比研究都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立"——从"三十而立"到"安身立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命”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个代表”与“与时俱进”的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与时俱进的典范。“三个代表”是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可以从思想路线、创新、精神状态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史载虞舜时期开始设官分职,见于《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应是较为可信的史料,其中所涉及到的官职名称有10个,最有争议的当属“牧”、“士”和“纳言”三职。本文据甲骨文、金文和文献的有关记载,分析这3个官职名称的字形和字意的演变,并结合有关考古资料,论证这3个职官实际职掌分别是:牧为部落中小的氏族首领;士(大理)为处理氏族部落内部违反风俗习惯的事件的主管人员;纳言为氏族部落之间事务的联系人。此三职官只是部落内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并不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和阶级分划加强的反应。虞舜时期设官分职的记载不能作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早期国家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人类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基因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可以是有益的、中性的或有害的;其中一些被保存下来,导致不同种族、群体和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那就是遗传多态性。人类遗传多样性寓于世界民族和各遗  相似文献   

6.
成就一项事业,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爱和毅力。热爱是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程,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会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让热情转变成了热爱,而对事业热爱的人,终究会有成功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茆琛  朱彬 《科技信息》2004,(11):31-32
用毕生心血和全部积蓄换回的治疗绝症的专利,因为缴不起每年的专利年费而无奈放弃。近日,面对催交的4000元专利年费单和弟弟催要7000元学费的电话,重庆民间专利发明人彭昌前的大儿子彭华荣一筹莫展,父亲的专利竟成了"烫手山芋"。几经考虑之后,彭华荣告诉记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父亲的专利尽早走向市场,他将放弃专利的所有权,把专利无偿捐赠给有开发实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形态与空间是一个现实和抽象的概念,是物质视觉到非物质感受的移动和延续。这种空间形态不仅创造了现实与客观的物态,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基本精神一样。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度统一与完美。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双关"与"歧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中,双关与歧义都是具有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义的特点,因而常被混淆。本文试从Hill教授的“双关”三要素的角度来揭示“双关”与“歧义”的各自特征和辨别方法,旨在提高我们正确地运用和辨析双关辞格的能力,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0.
在加勒比海上,有个小岛,那里的土著居民的身材都非常高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9米,女子也超过1.74米,人们称这个岛为"大人国"。原来,这座岛上蕴藏着大量的放射性矿藏,能使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体长高。  相似文献   

11.
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对当时的抗战经济及整个抗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文人从"明清易代"的历史中找到熟悉的叙述和表达方式以言说自己的处境。作为一种"隐微修辞"策略,《古今》杂志文人通过言说"晚明"历史来阐扬心曲,塑造自身"遗民"的形象。通过考察以《古今》杂志为中心的文人对"晚明"的再叙述,可知"晚明记忆"成为沦陷区的文人曲折表达自己心声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3.
"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要求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的思想.就"商战"思想的整体而言,它已经具备了"国货"思潮的基本内容,因此,"商战"思想是"国货"思潮的一部分.但是早期"商战"思想只是当时极少数先进人士的思想,面窄、影响小,不具有普遍性.相比之下,"国货"思潮具有普遍性,是大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商战"思想只是"国货"思潮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满洲占有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为日本占领东北制造理论依据,经济上替日本筹划掠夺东北的自然资源;他的“中日共存设想”狭隘霸道,充满着侵略扩张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满洲占有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为日本占领东北制造理论依据,经济上替日本筹划掠夺东北的自然资源;他的"中日共存设想"狭隘霸道,充满着侵略扩张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一战和30年代大危机之间的关系:1、一战破坏了战前资本主义世界金本位制,战后虽恢复了金本位制,但极不稳定,30年代大危机是战后国际经济失调的结果;2、一战冲击了世界贸易格局和贸易体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国际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资本说义世界生产过剩;3、一战加速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等不平衡发展,增加了战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埋下了大危机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而实际上<西线无战事>比其更具代表性,因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鲜明深刻地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两个主题:迷惘与厌战情绪.它不仅深刻地表现了青年士兵的迷惘情绪,而且展示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抓住年龄等因素深入分析了青年迷惘的原因;小说还通过对战场残酷景象的自然主义描绘,从人"生"的本能以及人道主义的立场等多个角度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合理性,表达了极度的厌战情绪.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及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其中他提出的"中日合作联盟论"充满着侵略扩张主义的思想意识,主要目的在于为日本占领中国制造理论依据,并替日本筹划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9.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被称为“战争三部曲”,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悲观主义思潮的语境下,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使其美学特征与特定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趣味发生了严重错位,使作品超越了狭隘的审美时空而获得了更为恒久的价值。而悲情与人性相互交织的特性成为了解读“战争三部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前半生以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实业救国”理想为己任。然而,出身于一个传统手工业者家庭的马寅初之所以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与他于1897至1904年7年间在上海求学的特殊经历不无关系。在这里,他主要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观念:其一。认识到强的基础在于富;其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结合在一起,主张发展经济实现救国的目标;其三,确立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竞争达到救国、富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